重慶優秀科學家風采展|向仲懷:絲綢之路上的「大漠駝鈴」

華龍網 發佈 2020-05-07T23:11:21+00:00

向家在涪陵縣城開有中藥鋪,向仲懷從小就在座堂中醫閒時逗玩中誦讀《四書》《五經》,至今向仲懷對中國古文化仍情有獨鍾,書法繪畫是他的業餘愛好。

編者按:

為弘揚科學家精神,營造尊重科學、尊重人才的良好社會氛圍,在第4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到來之際,由市委組織部、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科學技術協會主辦的「重慶優秀科學家風采展」特別推出聆聽科學家故事系列報導,現場展示將於5月29日至6月30日在重慶科技館舉行。主要展示在渝「兩院院士」及重慶英才·優秀科學家的精彩事跡、主要成就等,向全社會講好科學家故事,讓廣大市民走進科學家的豐富內心世界。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5月7日6時訊(記者 伊永軍)「絲綢之路」以其對人類經濟文化發展的偉大貢獻而光耀青史。我國是蠶絲業的發祥地,現今全國仍有1000多萬農戶養蠶。由於家蠶具有宏大的產業基礎、豐厚的資源和科學積累、誘人的發展前景,家蠶基因組研究成為國際性競爭熱點。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南大學教授向仲懷帶領團隊主持完成了世界上第一張家蠶基因組框架圖,並不斷在家蠶基因組研究中取得突破,引領蠶桑產業轉型升級。但他自己卻謙遜地表示:「我只是絲綢之路上駱駝隊中的一個駝鈴。」

蠶農家蹲點4個多月 找到蠶病病因

向仲懷1937年出生於重慶涪陵一個中醫藥世家,其父一生從事中藥材生產與加工,曾獲衛生部頒發的「老藥工」稱號。向家在涪陵縣城開有中藥鋪,向仲懷從小就在座堂中醫閒時逗玩中誦讀《四書》《五經》,至今向仲懷對中國古文化仍情有獨鍾,書法繪畫是他的業餘愛好。傳統文化的浸潤,特別是慎思、明辨、篤行等為學之法,對向仲懷日後的成長產生了重要影響。

1954年,西南地區高等農林院校招收農校應屆畢業生,涪陵農校選送3人報考,向仲懷因成績優異被選中,錄取進人西南農學院蠶桑專業,從此與蠶桑結緣。

四年大學學習,向仲懷已有了一定的遺傳學知識基礎。1958年大學畢業留校任教。20世紀50年代,四川省射洪縣等川北蠶區,春蠶期蠶病暴發,災情連年,蠶農損失巨大,專家數度調研均不明病因。

1959年3月,向仲懷被抽調為四川省農業廳蠶病工作組成員,派往射洪縣金華區書台公社蹲點。他帶了相關書籍和顯微鏡等器材,前往重災區住進蠶農家中。開始時,眼睜睜看著一批批蠶死去,始終找不到原因。4個月的艱苦探尋過去了,還是了無結果。一天下午,向仲懷在用顯微鏡檢查一份標本時,意外地發現了一個腹部膨大的小蟲,經查閱資料,確認了這是壁虱。這次發現為肆虐川北的蠶病找到了防治的關鍵,很快,該地區產繭量由每張5千克左右增至正常的25千克左右。數月的艱苦工作給年輕的向仲懷極大的鼓舞和鍛鍊,他說,當年的這次經歷不但讓他體驗到了科學發現源於細微、成功源於堅持不懈的快樂,更重要是受到了一次科學實踐的磨練,對他後來的研究工作有重要影響。

主持完成世界上第一張「家蠶基因組框架圖」

1962年,向仲懷開始系統地從事家蠶遺傳育種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向仲懷虛心地向老一輩科技工作者請教,很快掌握了家蠶遺傳資源保存和研究的方法,同時還開展了家蠶人工誘變和突變基因遺傳分析等研究工作。

進入20世紀80年代,向仲懷把目光轉向了當時在蠶業科技實力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的日本。1982年4月,向仲懷作為教育部選派留日人員赴日本信州大學纖維學部家蠶遺傳及發生學研究室學習。

在兩年學習期中,向仲懷對日本蠶業科學的現狀與趨勢、產業技術發展等有了深入的了解,對振興中國蠶業科學和產業充滿信心。

1984年,向仲懷回國後,開始著手培養學術隊伍,在此後的十年中,向仲懷集中精力於學科建設,組織帶領青年教師爭取國家攻關課題。

1995年,向仲懷聯合中國科技大學李振剛教授提出了中國第一個家蠶基因組研究的建議書。對中國而言,家蠶基因組計劃對於蠶業發展、農林害蟲的防治、生物反應器以及民族文化均具有重要意義,向仲懷和他的團隊油然而生一種使命感。他們在極為困難的條件下,2003年6月8 日緊急啟動測序工作,當年11月15日,正式對外宣布,世界上第一張「家蠶基因組框架圖」由中國科學家完成。

科研育人兩不誤 助力構建現代蠶桑產業技術體系

在獲得輝煌成果後,向仲懷內心很平靜,他說:「科學研究沒有盡頭,只有不斷地探索,所以我們不能停下來。」

此後,向仲懷帶領他的科學團隊又取得了系列新的研究成果:基因晶片研發成功;中日合作繪製完成家蠶全基因組精細圖譜;繪製完成40種蠶類基因組變異圖譜;成功開發出中國第一個轉基因新型有色繭實用蠶品種;繪製完成家蠶重要病原微生物——微孢子蟲基因組精細圖譜;繪製世界第一張桑樹基因組框架圖等。

尤其是近年來,向仲懷作為首席科學家主持國家蠶桑產業技術創新體系,這是中國構建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作為享有盛名的科學家,同時也是蠶業科學教育家,向仲懷在盡心盡力搞研發的同時,不忘著力培養學生,他的學生遍及大江南北,使得蠶學研究隊伍不斷壯大,為中國構建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源源不斷地輸送人才。

面對眾多榮譽和廣泛的讚譽,向仲懷十分謙遜地說:「我只是絲綢之路上駱駝隊中的一個駝鈴。」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