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血清/漿療法"是否可以治療新冠?

小析姐 發佈 2020-05-08T06:28:02+00:00

現階段,血漿療法已經在不少國家和地區推廣,部分患者臨床指標和症狀都有改善,但也存在治療性血漿來源有限、不同人血漿中的抗體濃度及活性不盡相同、血漿中的非中和性抗體可能助長細胞因子風暴和其他安全性風險等局限性。

疫情暴發至今,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在人類中表現出極強的傳播能力。各個國家都在積極找出有效的治療方案以及加速研發疫苗。由於當前沒有任何一種藥物臨床試驗證明能有效治療COVID-19,「血清/漿療法」開始走入人們的視野。

中國深圳南方科技大學附屬醫院劉應霞博士領導的團隊研究發現,五名重症患者在接受輸血後十二天,其中四位患者已從能致命的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ARDS)中康復。截至三月底,三名患者已出院,其他兩名患者目前情況穩定。

與此相隔不久,韓國Severance醫院表示,在對兩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注射痊癒者的血清後,患者的症狀已有好轉,目前兩人均已治癒,其中一人已經出院。


國家衛健委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中,也增加了「恢復期血漿治療」,並建議適用於病情進展較快、重型和危重型患者。


那麼,血清/漿治療的原理是什麼?該療法能否出奇制勝?對捐獻者來說會不會有身體損害?


這裡要說明一下血清、血漿是什麼。採血後,抽出的血液靜置(未加抗凝劑),血液發生凝固,其表面會產生少許淡黃色液體,此為血清。將抽出的血液加入抗凝劑,通過離心的方法將血細胞沉澱,可以獲得不含細胞成分的上清液,即為血漿。


血液和血漿中含有抗體成分,同時也含有激素、酶等多種產物,組份複雜,直接用於治療會可能會引發各種風險性。在病毒研究和抗體治療領域,更多使用的是血清。因為血清成分相對而言較為簡單,且同樣具有抗體,把血清抗體注入對應血型以及相應疾病的患者身上達到治療,這就是醫學上早就存在的「血清療法」。「血漿療法」的原理與「血清「類似。兩者真正起作用的成分是針對病毒的特異性免疫球蛋白。而至於血清和血漿,在對冠狀病毒的治療中幾乎沒有差異,只是製備過程和成分不一樣而已。


最早的康復期血漿治療嘗試可以追溯到100多年前。1890年,德國科學家埃米爾·馮·貝林(Emil Von Behring)和日本科學家北里柴三郎(Kitasato Shibasaburo)將脫毒的白喉毒素(白喉桿菌釋放的一種蛋白質)或破傷風毒素(破傷風桿菌釋放的一種蛋白質)免疫動物後,在動物血清中發現一種可中和毒素的物質,將其稱為抗毒素(即我們現在所稱謂的抗體),可以阻止白喉或者破傷風毒素的致病性。同年12月16日,法國的細菌學和病理學家查理·里歇特從注射了結核桿菌的狗的血液中,製備出血清,在巴黎第一次嘗試採用狗血清注射,用於治療肺結核,並取得成功,標誌著人類可以採用血清或者血漿來治療傳染性疾病。

在此基礎上,1891年,在柏林大學附屬診療所的兒科病房,貝林給一位白喉病患兒注射了含有白喉抗毒素(即抗白喉毒素的抗體)的血清,第二天,患兒的病情出現明顯好轉。而採用此方法,使得1892年柏林兒童醫院白喉患兒死亡率從48%降至13%。


現階段,血漿療法已經在不少國家和地區推廣,部分患者臨床指標和症狀都有改善,但也存在治療性血漿來源有限、不同人血漿中的抗體濃度及活性不盡相同、血漿中的非中和性抗體可能助長細胞因子風暴和其他安全性風險等局限性。因此,在缺乏疫苗和特效治療藥物的前提下,血漿治療只是一種探索性治療方法。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血漿治療目前僅建議用於重症患者,並要對可能的風險進行密切監測。

此外,當前新冠肺炎逐漸在世界範圍內蔓延,且不排除有轉成慢性冬季傳染病、從此與人類長期共存的危險。在現有療法的基礎上,積極探索有效的潛在治療手段,這也是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重要方向。

對捐獻者來說會不會有身體損害呢?正常一次獻血200-400毫升,僅僅占人體總血量的5%-10%,一般獻血後,人體所失的血漿和無機鹽可在1到2小時內由組織液滲入血管內得到補充,血漿蛋白也可以一天內恢復,紅細胞和血紅蛋白需要3到4周恢復。對康復後的患者獻血對其自身沒有特別的影響,獻血時無需有過多擔心。

(內容來源:生物谷 由小析姐整理編輯)


與小析姐交流請添加微信:

18201399725

投稿請發送郵件到

zhaomin@vogel.com.cn

(歡迎業內人士踴躍投稿,將您的文章分享給大家)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