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個年齡段婦女都會遇到的問題:我摸到了乳房腫塊,怎麼辦?

乳腺科醫生彭淑蓮教授 發佈 2020-05-22T07:13:34+00:00

我們說,當我們發現乳房腫塊的時候也不必過於緊張,因為大多數是乳腺增生、良性的腫塊,當然,即使是得了乳腺癌,也有高達80%的治癒機會,所以不必驚慌。

各個年齡段的婦女都會遇到這個問題:我摸到了乳房腫塊,怎麼辦?

我們說,當我們發現乳房腫塊的時候也不必過於緊張,因為大多數是乳腺增生、良性的腫塊,當然,即使是得了乳腺癌,也有高達80%的治癒機會,所以不必驚慌。其實最好的方式是交給專業的乳腺科醫生諮詢診斷。


X線檢查H常用的有兩種方法,鉬靶乳房攝影和干板攝影。此外,乳腺超聲檢查,可發現不規則塊影;結合專業醫生的臨床檢查,診斷符合率可達95%。

乳房自檢最好安排在月經結束後的3~7天,因為此時乳房充血量少、柔軟,比較容易摸到腫塊。首先要看雙側乳房是否對稱、外形是否異常、皮膚有無炎症樣改變及橘皮樣水腫等,然後用左手檢查右乳,右手檢查左乳。用手指指腹,平壓在乳腺上,觸摸順序是由乳房內上象限開始,依次為內下、外下、外上象限、乳暈區,最後觸摸腋尾部。

觸摸時不能用手抓捏,否則易將正常乳腺組織誤認為腫塊。之後用手指擠壓乳頭,看有無異常溢液。最後用左右手交叉觸摸腋下及鎖骨區淋巴結,看看有無腫大及紅腫疼痛。

乳房自檢時若觸到高低不平的組織塊,片塊狀或顆粒狀,有彈性感,大小可從數毫米到1厘米不等,很可能為正常的乳腺小葉塊,通常月經前可大一些,月經後縮小,有時有觸痛,不要把它當作腫瘤。



腫塊的性質

很多女性朋友發現自己的乳房有了腫塊,都驚慌失措,乳房腫塊的患者大多為年紀在30到50歲之間的女性。乳房腫塊的成因很多。但是,絕大多數都是無害的,或者是問題不大的。

月經之前,腫塊更是比較可能出現。稍後,腫塊的大小可能會發生改變。曾經,人們會認為乳房出現腫塊是一種病態,甚至稱它為「纖維囊型乳房疾病」,但是,隨後科學證明了這個情形其實是很普遍的,因而它得以正名。更年期後,通常就不會再出現乳房腫塊的,但可能出現另外成因的乳房腫塊。



囊腫型腫塊

這類腫塊是因為乳房內生有含有膿的囊腫。在手指按摩腫塊處,會感到很平滑。這類型的腫塊會引起比較大的疼痛,但有些情況,也不會引起疼痛。調節月經的荷爾蒙分泌失調可能就會導致囊腫型腫塊。50歲以上的女性通常不會生長這種腫塊,而這類型的腫塊也並非癌性的。通過專業抽膿,可以消除疼痛與腫塊。

皮脂囊腫

是由毛囊的導管堵塞而引起的。它的觸感與囊腫型腫塊大致一樣。荷爾蒙的刺激或者外傷都會導致情形惡化。如果該類腫塊不引起其他併發症,那麼就不需要進行治療。如果要進行治療,只需要在突出處開一個小孔,把堵塞物抽離就可以解決。

膿腫

膿腫是因為乳房內感染而產生的。這類腫塊會有疼痛感,除此,乳房表面的皮膚也會發紅髮熱。你也可能全身發熱。通過服用抗生素,或者開刀抽取感染組織,可以治癒。

脂肪腫塊

這類情形只是乳房的脂肪正在發生改變,因而變成圓形的腫塊。這類腫塊的觸感會比較硬。而表皮也可能會變紅。通常這類這類腫塊都會不治而愈。

腺瘤

腺瘤並非癌症,只是乳房的腺組織肥正常增長而已。很多時候,20歲左右的非洲女性比較容易會出現這類情況。用手指感受,可以感到腫塊比較圓、硬,甚至可以左右移動。

導管內乳頭狀瘤

這類腫瘤是乳房導管內有瘤生長。它們通常生長在乳頭下面,甚至導致乳頭出血。更年期附近的婦女可能會有一邊乳房出現這類情況。而年輕的婦女可能兩邊乳房都會出現這類情形。

通常是乳房出現很硬的硬塊,形狀沒有規律性。而它會黏附著皮膚或者深層的組織。因此,你不能用手指推動這類腫塊。但是,乳癌的腫塊是不會引起疼痛的。

以上列舉了乳房腫塊的常見病因,如果你有了乳房腫塊,專家提醒,只是用手指觸感並不能確認所有的乳房腫瘤的成因,應該去乳腺專科檢查就醫。



怎樣辨別乳房腫塊的良、惡性?

乳房腫塊是女性較常碰到的問題。由於乳房腫塊有良、惡性之分,因此患者自身根據腫塊的位置、大小、質地、形狀、活動度做個初步判斷是很重要的,可為惡性腫瘤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爭取時間。

乳房良性腫塊常見的有乳腺小葉增生、纖維腺瘤、導管內乳頭狀瘤,還有漿細胞性乳腺炎、結核、瀦留性囊腫等。良性腫塊具有發展較慢,邊界清楚、規則,活動度大的特點。纖維晾瘤好發年齡為15―30歲,通常不痛,也不隨月經周期變化而變化。乳腺小葉增生在育齡期間多發,常在月經來潮前出現乳房脹痛與分泌物,檢查時好象平時觸摸盤子裡的豆子一樣。當乳腺導管里液體積聚,形成囊腫,檢查可發現散在的大結節,邊界比較清楚,質地比較軟,有時還有波動感。漿液性乳腺炎常在乳暈周圍出現結節或腫塊,並有輕度乳頭凹陷,急性期表面多有紅腫,腫塊有觸痛,質地也比較軟。



乳房惡性腫塊最常見的首推乳腺癌,腫塊往往發展速度較快。約有10%左右的腫塊可發生疼痛和觸痛。如果腫塊侵犯到乳腺懸韌帶時,使韌帶縮短,便可引起腫瘤表麵皮膚凹陷,人們戲稱為「酒窩征」。若腫塊長在乳暈或乳頭後時,又會引起乳頭凹陷。有的腫塊長大後,會使乳房表面靜脈擴張。形如蚯蚓。

假如腫塊造成淋巴管回流受阻,皮膚便發生腫脹,但由於局部毛囊和皮脂腺處的皮膚與皮下組織比較緻密,使皮膚呈點狀凹陷,醫學家們稱之為「橘皮征」。如果腫塊向後方累及胸嘰筋膜,使得腫塊的活動度受到限制,就不易推動了。5%一10%乳腺癌患者還會發生乳頭排液現象,常是一個乳晾導管排出水樣、漿液樣、漿液血性或血性液體。

乳房是表淺器官,容易檢查,如果每個婦女能定期自查,辨別其良惡也不是一件容易事,就像你不能判斷明天股市是否會漲一樣,如今的醫學發展方向是專業化個體化,有專業的乳腺科治療乳腺疾病。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