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心慌胸痛,反覆檢查不見心臟問題,醫生直言:根本不是心臟病

王藥師心血管講堂 發佈 2020-05-23T04:33:53+00:00

小李今年38歲,是一名健身教練,身體一直很健康。心理治療:患者要積極的進行自我調整,保持心態平和,可以適當增加一些娛樂活動,如外出旅遊、進行體育運動、參加集體活動、看電影、逛街等等,也可以找朋友傾訴,或者是向心理醫生諮詢,尋求幫助。

小李今年38歲,是一名健身教練,身體一直很健康。最近他因投資失利,整天唉聲嘆氣,情緒十分低落。

某天夜裡,小李突然感覺心慌難耐,胸口刺痛,呼吸困難,而且全身都在冒汗。家人見狀,立即把他被送進醫院急診科。經過心電圖、心臟彩超、心肌酶譜、肌鈣蛋白等一系列檢查後,並沒有發現任何的心臟問題。在急診科觀察了一晚上後,第二天小李的症狀完全消失了,醫生建議出院觀察。

一周後,小李再次出現同樣的症狀,而且情況更嚴重,胳膊都在抽搐,他又一次被送進了急診室。結果還是一樣,各種檢查都沒有發現心臟問題。最終,醫生判斷,小李得的是心血管神經症。

什麼是心血管神經症?

心血管神經症也叫神經性血循環衰弱症或焦慮性神經官能症,它其實是一種神經症,但是以心血管疾病的相關症狀為主要臨床表現,可兼有神經官能症的其他表現。這個病好發於中青年群體,20-50歲比較多見,女性患病率高於男性,更年期婦女是易患人群。

心血管神經症有哪些病因?

心血管神經症的病因不是很明確,可能與性格、環境等因素有關,任何影響患者情緒、心情、精神的因素都可能導致疾病發作,如焦慮、抑鬱、多愁善感、憂愁等情緒可能誘發該病,工作壓力大、身心疲憊、精神緊張等因素也可能導致發病。

心血管神經症有哪些症狀?

心血管神經症的典型症狀以心血管疾病症狀為主,也可伴有其他神經症的症狀,具體表現為:

1. 心前區疼痛:疼痛多在安靜狀態下發作,性質類似針刺或刀割,疼痛時間可長可長,通常情況下持續時間較長。通常情況下,服用硝酸甘油無效。

2. 呼吸不暢:患者感覺胸口憋悶,呼吸困難,想要開窗戶通風或者是吸氧,部分患者常常通過深呼吸來緩解不適症狀,殊不知這麼做容易導致呼吸性鹼中毒,加重症狀。

3. 心悸:俗稱心慌,是一種心臟跳動不舒服的感覺,具體表現為心跳速度加快,當患者精神緊張、焦慮不安、情緒激動或受到外界刺激時,心悸更加明顯。

4. 神經症的症狀:失眠、多夢、多汗、雙手震顫、心煩、焦慮、食欲不振、頭暈、耳鳴、尿頻等等。

心血管神經症如何治療?

隨著醫學水平的進步,治療心血管神經症已經不再單單依賴藥物治療,更多的是以心理治療為主,輔助以藥物治療。

  1. 心理治療:患者要積極的進行自我調整,保持心態平和,可以適當增加一些娛樂活動,如外出旅遊、進行體育運動、參加集體活動、看電影、逛街等等,也可以找朋友傾訴,或者是向心理醫生諮詢,尋求幫助。合理安排工作與作息時間,勞逸結合,避免過度勞累。
  2. 藥物治療:焦慮症狀明顯者可選擇奧沙西泮等抗焦慮藥物;伴有精神抑鬱的患者可選擇阿米替林等抗抑鬱藥物;失眠患者可使用安神補腦液等有助睡眠的藥物。β受體阻滯劑適用於心率過快的患者,能夠患者心悸、心慌等症狀。

心血管神經症不屬於器質性病變,不會對壽命造成影響,大家無需過分擔心。但是該病症狀較多,如果不積極治療,會影響患者的工作和生活,降低生活質量。因此,患者還是要重視治療,儘早干預。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