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反應遲鈍:也許是分泌性中耳炎惹的禍

306醫院醫學科普 發佈 2020-03-02T22:22:10+00:00

——世界愛耳日主題"保護聽力,終生受益"特輯(四)龔敬李保衛 張曉麗 屈昌北 劉紅丹,戰略支援部隊特色醫學中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醫研部醫學科普中心 編輯臨床上經常會出現這種情況,家長帶著孩子看病,家長說呼叫孩子的時候,孩子經常會反應遲鈍甚至沒有反應,甚至有的家長還懷疑孩子是不是得

——世界愛耳日主題"保護聽力,終生受益"特輯(四)

龔敬 李保衛 張曉麗 屈昌北 劉紅丹,戰略支援部隊特色醫學中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

醫研部醫學科普中心 編輯

臨床上經常會出現這種情況,家長帶著孩子看病,家長說呼叫孩子的時候,孩子經常會反應遲鈍甚至沒有反應,甚至有的家長還懷疑孩子是不是得了自閉症,到醫院仔細檢查後才發現其實是分泌性中耳炎惹的禍。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積液及聽力下降為主要特徵的中耳非化膿性炎性疾病,以耳悶脹感和聽力減退為主要症狀。在小兒的發病率較高,是引起小兒聽力下降的常見原因之一。由於患兒耳痛不明顯,主訴不清,在小兒聽力受到影響時家長才發現就診,常常延誤診斷和治療。

孩子為什麼容易得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在兒童多見,是和兒童的中耳、鼻腔結構有關的。我們都知道,中耳和外界的通道是一個叫做咽鼓管的結構,這是中耳與外界環境溝通的唯一通道。正常情況下,在咽鼓管的調節下,中耳內、外氣壓基本相等。由於各種原因咽鼓管的通氣功能發生障礙時,中耳的氣體被黏膜吸收而形成負壓,導致中耳黏膜的靜脈擴張,管壁通透性增加,血清漏出並聚積於中耳,開始形成積液。

1. 兒童特別是3歲以下的幼兒耳部結構尚未發育完善,咽鼓管的發育也不完善,咽鼓管又短又直,管腔比較寬,管道接近水平位,容易誘發分泌性中耳炎。

2. 咽鼓管在鼻腔內的開口靠近鼻咽部的腺樣體,嬰幼兒時期的腺樣體較大,影響咽鼓管開口通氣、引流。

3. 兒童易罹患感冒。感冒後鼻腔黏膜受到刺激後,導致連接中耳、咽喉和鼻腔的咽鼓管腫脹,從而使內部通路變窄、積液排流能力降低。

4. 此外,嬰兒吐奶、嗆咳及不正確的擤鼻涕方式,也容易導致細菌從咽鼓管進入到中耳,從而引起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有哪些表現?

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冬季多發。孩子發病前大多有感冒史,主要表現為耳痛,耳鳴、耳堵,耳悶脹感,嚴重時伴有聽力下降。嬰兒的語言表述能力差不容易被發現,孩子表示耳朵不適,或者反覆抓撓自己的耳朵,情緒煩躁或對外界反應遲鈍;出現嚴重耳痛時還會以哭聲向家長發出警報等等。

幼兒可表現為言語發育遲緩,學齡前兒童常表現為對父母的呼喚不理睬,家長誤認為其注意力不集中;學齡兒童則以學習成績下降,看電視時音量過大為主要表現。

分泌性中耳炎如果未能得到及時治療,耳內的液體沒有被吸收,則會導致鼓室硬化、粘連性中耳炎、膽固醇性肉芽腫等繼發疾病,造成永久性聽力下降。因此,及時發現分泌性中耳炎是非常重要的。

兒童分泌性中耳炎的預防

1. 預防感冒:感冒易誘發鼻竇炎,加之由於不正確的擤鼻方法,細菌極易進入中耳,引發中耳炎。

2. 家長應細心觀察患兒睡眠時是否有打鼾、張口呼吸等症狀。如果打鼾症狀明顯,建議家長帶孩子到醫院做鼻咽鏡檢查,是否有腺樣體肥大、鼻竇炎、鼻息肉及鼻咽部腫物等疾病並及時對症處理,必要時還需要手術。

3. 患兒如有連續打噴嚏,揉鼻,流清水涕伴有呼吸不暢,懷疑有過敏性鼻炎,也應及時控制過敏症狀。

總之,對於孩子的分泌性中耳炎,家長一定要重視,保護孩子的聽力,讓孩子耳聰目明,擁有健康的聽力、美好的人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