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患者必備參考:北京腫瘤醫院肺癌專家分享你所關心的肺癌問題

抗癌衛士 發佈 2020-05-08T07:33:54+00:00

在十大常見癌症中,肺癌無論是在男性群體還是在女性群體中,都是最高發的癌症!抗癌衛士寄語: 肺癌雖然死亡率相當高的一種惡性腫瘤,但是只要我們對肺癌有正確的認識,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全力配合醫生的治療,那麼我相信,帶瘤生存十年、二十年還是有很大希望的!

在十大常見癌症中,肺癌無論是在男性群體還是在女性群體中,都是最高發的癌症!那麼很多朋友就會關心得了肺癌怎麼辦?肺癌如何治療?肺癌的惡性程度高嗎?肺癌能活多久等等這些問題,而今天抗癌衛士也有幸採訪了北京腫瘤醫院胸外科「康曉征」醫生,對大家最關心的肺癌相關問題做了一個專業的解答!

抗癌衛士:肺癌的適應症和禁忌症都有哪些呢?

康曉征:作為外科的適應症,我們要兼顧兩部分內容,第一部分是從肺癌腫瘤學的角度,那麼現在目前國際和國內的專業學會都推薦的是TNM分期。TNM分期主要涵蓋了包括腫瘤原發灶本身、淋巴結的轉移狀態,還有遠處臟器的轉移狀態,這三個部分組成,是目前最經典的評價實體瘤的一個指南,包括各個癌種都會有相應的TNM分期。

在肺癌的手術適應症這部分當中首要的一個內容就包含了我們外科醫生需要評估術前病人的影像學的表現,是否能夠在TNM分期的原則上屬於可切除的病例。除此以外,還有因為本身人是一個整體,那麼病人在患有腫瘤的同時還會有一些合併症。我們作為外科醫生,在真正實施手術之前,還要評估病人,除了腫瘤以外的其他合併心血管系統、消化系統或內分泌系統的種種疾病,是否能夠對我們的手術乃至術後的恢復,造成一些潛在的影響。

所以術前要對病人進行非常詳細的心肺功能的評估,血壓和心率、血糖這方面的評估,還有結合病人既往曾經進行的其他的一些手術,來給予相應的一些評估,在必要的時候會請相應的專科來做會診。

抗癌衛士:肺癌手術如何分類?

康曉征: 根據病情累積的範圍,我們胸外科目前的手術大概分成4大類,第1類是最經典的,也是歷史最悠久的全肺切除。當然了,目前全肺切除因為要考慮手術併發症及病人的實際的病情,正在逐漸的退出歷史的舞台。我們現在主要的一個主流的手術方式是採用肺葉切除的方式,無論是經過胸腔鏡輔助,還是傳統的開胸的這種方式,此外還有包括亞肺葉切除,這裡還包括解剖性的肺臟切除,還有就是肺楔形切除。他們所實施的目的既有進行活檢的目的,也有去除病灶,根治性手術的這種目的。那麼要根據病人不同的病情,還有他的分期來非常謹慎的選擇手術方式。

抗癌衛士:肺癌術後併發症如何處理?

康曉征:手術後的併發症與病人的預後是密切相關的,而且在手術緩解以後所引發的併發症,是由多種因素導致的。我們現在所沿用的併發症的評估體系,是沿用了美國胸外科醫師協會資料庫所規定的併發症的項目,簡單的說包括按系統分類,比如心血管系統,那就要看是否有心律失常、血壓升高或降低等變化。還有就是呼吸系統,比如術後的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症、術後持續的肺漏氣、戴管時間超過五天、肺部的感染,膿胸等。

除此之外還有比如經過淋巴結清掃之後導致的喉返神經的麻痹,導致病人術後出現聲音嘶啞,或者是在手術的根治過程中出現的膈神經的麻痹,造成的膈肌的活動異常,這些都是肺手術相關的一些常見的併發症。還有一些少見的併發症,包括有胸導管的損傷造成的乳糜胸。還有的就是在肋間神經損傷後造成的病人的持續性的肋間神經的疼痛等等。

我們在術後會針對性的給予相應的評估,同時根據病人術後的併發症的表現不同,會選擇不同的藥物來進行對症的處理。最常見的我舉兩個例子,一個是跟心血管系統相關的,因為我們做胸科手術,在操作過程中不可避免的要跟肺本身毗鄰的重要器官打交道,比如心臟、大血管,還有周圍的一些臟器,而這些器官都跟我們人體的生命活動密切相關,而且是非常至關重要的一些臟器,所以在手術過程中乃至術後的手術刺激都會造成病人出現心率的變化。

最常見的併發症就是心律失常。病人在術後可以出現失常性心率過速,嚴重的病人會出現心房、心顫,一旦發生的話,如果處理不當,嚴重的病人會有生命的危險。所以我們在術後會在病床旁放置心臟心率和血氧乃至血壓的醫用監護儀器。同時我們也會在手術後通過監測病人的血中離子的水平,來評估病人是否存在有潛在的隱患。而一旦病人發生心律失常,我們會積極地給予一些靜脈用藥和口服用藥,來抑制併發症的發生,來儘量的促進併發症的轉歸。

抗癌衛士:姑息治療跟常規治療的區別?

康曉征:所謂的姑息治療理念其實在隨著外科技術的進步在不斷的演變。在過去,所謂的姑息治療就是在病人通過單純外科難以完全清除所有病灶的情況下,在很無奈的狀態下,採用主要病灶切除的方式。也有的醫生稱其為「減瘤手術」,目的是減輕病人的痛苦,緩解病人的症狀。這方面,通過手術的方式來解決。但是從腫瘤的角度來說,體內腫瘤的負荷並沒有完全被清除,所以從腫瘤的角度評估治療並不徹底,而只僅僅是出於緩解症狀的目的,來給病人進行這種姑息的手術切除。

但是現在隨著目前腫瘤生物學等學科的進步,包括外科技術的進展,我們現在的腫瘤胸外科,對於轉移的狀態有了重新的認識,我們對其中非常突出的一個「亞組」,我們稱其為「寡轉移」,就是雖然病人的病情已經在遠處臟器發現了有轉移的病灶,但是他在一段時間之內仍然處於一個比較穩定的狀態。在單一臟器內,或者是在可數的臟器內有可數的病灶,經過藥物治療的共治,或者是本身就處於一個穩定狀態。在這段時間內,我們積極的給予外科的干預,能夠在病人的預後方面給予很大的幫助。所以我們對於寡轉移的亞組病人,會積極地採用外科治療。

即便是很多傳統的觀念認為我們的內外科治療是姑息性的,但是我們仍然有在越來越多的臨床的國內外專家的治療經驗中收集的數據表明,這種處理方式能夠幫助這類病人改善預後,能夠延長病人生命。而切除主要病灶之後的其餘的病灶,隨著目前的各種抗腫瘤藥物的問世,新的藥物的研發,全身治療的效果會逐漸的提高。我們有以外科手術聯合放療和藥物治療這種綜合治療模式,能夠幫助很大一部分寡轉移的患者延長他的生命。

所以在手術的角度講,我們可能會給予病人姑息的治療,但是從腫瘤的角度來講,外科手術其實是綜合治療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其餘的病灶可以通過藥物的治療和放療來進一步的消除。

抗癌衛士:做過外科手術之後復發了,是否還需要做手術?

康曉征:針對肺癌的患者,我們在腫瘤醫院的角度會考慮術後每三個月要進行一次影像學的評估,目的就是在早期發現病人在術後是否存在有復發的狀況。這種情況我們要延用兩年,在第3年到第4年,我們會每半年複查一次,從第5年開始是每一年複查一次。因為根據既往的腫瘤研究的數據顯示,術後早期復發的患者多數都發生在術後兩年的時間窗之內,所以是一個高危的時間窗。一旦在這個時間窗之內出現了復發,我們還要對復發進行評估,是肺內孤立的復發灶、轉移灶,還是縱膈多發多轉的淋巴結的轉移,還是是否存在有遠處的,比如說肝臟、骨骼、腦腎上腺的轉移?

根據轉移類型的不同和部位的不同,有個別情況的案例,我們會積極的採取二次手術的方式。同時所謂的二次手術也兼顧著提供更多的組織標本。病人在手術後的不同的時期,隨著腫瘤的治療,病人會在接受手術治療之後,進一步接受化療或者是靶向治療。那麼腫瘤的細胞的克隆隨著這些藥物的治療,其實它是存在一個外源性的環境篩選,也就是說腫瘤的本身細胞也是在不斷演變的。那麼在若干年之後,術後的某一個時間點,病人在出現新發病灶的情況下,他當時的轉移或復發的細胞的克隆的類型,跟當初的原發灶的類型有可能是完全迥異不同的兩個類型。

那麼通過手術治療能夠提取更多的組織標本,為進一步的基因檢測或二代的基因測序,尋找敏感的藥物和靶點,提供了非常可靠而且非常充足的組織的標本,也是為下一步的治療奠定了一個非常良好的基礎。所以針對復發的病人,根據他復發的病灶範圍和部位,還有類型,以及下一步治療的目的,我們腫瘤外科醫生會協同我們的內科同行和放療科的同行一起來制定治療方案。那麼因為治療的需要,提取足夠量的組織的情況下,我們會積極的給病人考慮,採用手術的方式來進行二次手術。

抗癌衛士:肺癌患者術後需要注意什麼?

康曉征:腫瘤患者術後如何康復、如何進行修養,目前國際和國內有很多專家也致力於這方面的探索,針對病人如何來設計他的飲食,他的作息時間,以及他手術後恢復的當時所處的一個環境,很多的專家都有自己不同的觀點,從腫瘤專外科專業的角度,我們現在採用的多是微創的手術方式,目的就是為了減少對病人的生活質量的影響,希望讓病人儘早的恢復到術前的生活狀態。那麼在這個過程中,適度的一些運動,然後戒掉不良的生活習慣,包括吸菸、飲酒、熬夜,以及高壓力的工作狀態,使自己的內在的生理和心理都處於一個比較平和的狀態。我們認為這是對於腫瘤患者術後的修養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

此外在心情和活動方面,我們建議病人仍然以一種積極的狀態和態度來面對生活,能夠積極的參與各種各樣的社會活動,而不是僅僅把自己孤立在自己的家裡、小房間裡,跟社會其他人的交往和情感的交流,也是對於腫瘤患者術後康復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所以我們歡迎很多術後的患者能夠積極的參與到社會活動當中。因為很多的抗癌明星的生活狀態和精神面貌,如果要是初次見面的話,完全無法辨識他就是一個腫瘤患者,因為他通過自身的調節,將心理的狀態和生理的狀態都跟正常的人調和到了一個水平。

所以我們也歡迎手術後的患者多來腫瘤醫院從事一些志願者的活動,來多跟其他的病友進行交流,將自己心理的或者思想上的負擔進行有效的緩解,這樣能夠幫助病人更好的進行康復。當然我們醫院也會組織一些病友之間的活動,包括郊遊,包括做一些社會的志願者活動,來讓大家有更多的機會同社會接觸,然後來調節自己的心情和生活方式。

抗癌衛士寄語: 肺癌雖然死亡率相當高的一種惡性腫瘤,但是只要我們對肺癌有正確的認識,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全力配合醫生的治療,那麼我相信,帶瘤生存十年、二十年還是有很大希望的!如果大家有困惑、有疑難,想發泄、想傾訴,都可以私信抗癌衛士,我們的醫療管家團隊和龐大的癌友社群會儘可能的幫助大家抱團抗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