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中風從開始到搶救不到1小時,究竟是怎麼做到的?

當代名醫 發佈 2020-03-14T06:56:56+00:00

據調查,全國每年有150萬~200萬人發病。就在幾天前,58歲的曹先生中風送到醫院搶救,從中風到開始溶栓治療,用了不到1個小時。

10月29日是世界腦卒中日。腦卒中,也就是常說的中風。據調查,全國每年有150萬~200萬人發病。平均每21秒,就有1人因中風死亡。死亡率這麼高,主要原因是時間上被耽擱了。

4個半小時,什麼概念?

這是中風有效搶救的極限值,而最佳的黃金搶救時間是3小時內。

就在幾天前,58歲的曹先生中風送到醫院搶救,從中風到開始溶栓治療,用了不到1個小時。這麼快,怎麼做到的? 

事情發生在深夜10點左右,曹先生突發中風,家屬趕緊撥打了120。幾分鐘,急救車就趕到。可能是晚上,路上車不多。送到醫院,大約是10點半。曹先生很快被推進急救室,那十幾分鐘裡,幾個醫生刷刷跑進手術室,還有一個醫生來專門找我談話。差不多到了10點50分,曹先生就被送上了手術台。

做好這5點,搶救速度才夠快!

1

120打得快

針對中風的"高危人群",家人要了解中風的症狀,一旦發病,就趕緊打120。

2

送對醫院

儘管附近有醫院,但是家屬還是選擇了稍遠的邵逸夫醫院,因為不是所有醫院都能做溶栓的(中風後的搶救技術)。

了解家及單位附近哪些醫院能做溶栓治療很重要,避免轉院耽誤時間。


3

路上沒耽擱

呼籲大家,路上遇到急救車,開車的朋友都能避讓下,這是救命的事兒。

4

簽字不猶豫

做溶栓,存在3%左右的風險,可能致殘或死亡。因此,一些患者家屬簽字時,躊躇不定,甚至拒簽,這樣耽誤時間的情況都經常有。

在美國,不溶栓才要簽字,溶栓是不簽字的,因為這是正常醫療。

5

院內急救給力

這指的是院內搶救動作快。"我們醫院的腦卒中中心,是國內第一家通過國際JCI認證的。按照國際指南要求,患者從進入急診室到開始溶栓,時間儘量控制在1小時內。

案例:

無獨有偶,近日邵逸夫醫院病房內一位風濕性心臟病患者在和親戚聊天時,突然不會說話,右側手腳不能活動,主管醫生立即聯繫神經內科醫生會診,判斷患者可能為心源性腦卒中。醫院腦卒中搶救綠色通道緊急啟動,經檢查,證實患者左側頸內動脈、大腦中動脈均已經被血栓堵塞。

時間就是大腦,CT檢查完後,神經內科呂文副主任醫師及張丹醫生立即啟動靜脈溶栓,同時積極準備動脈溶栓相關工作。隨後,患者立刻被送入介入室,經腦血管造影證實腦血管堵塞部位後,鄭偉良主任醫師將超微導管插管至被栓子堵塞的左側大腦中動脈及其分支內,緩慢注入溶栓藥物,奇蹟出現了,患者被堵塞的一根根動脈陸續恢復了血流,瀕臨壞死的腦細胞獲得了新生。從患者發病到整個搶救過程結束總共歷時僅3個半小時!

次日清晨,患者麻醉清醒後,右側手腳能正常活動了,言語功能基本恢復。2周後,患者出院時,基本未留後遺症。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