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退休大學教師的生病日誌,能救90%腦梗患者的命

神經科謝主任 發佈 2020-05-07T18:52:33+00:00

【編者按】本文節選自一位退休教師的生病日誌,記錄了他從突發腦梗到康復出院的感受、見聞,附專業點評。 2019年8月11日 今天天氣炎熱,我特地起了大早,想在太陽出來之前散散步,但是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我起床後卻突然感覺右邊手腳發麻,但還能勉強走路,「可能是昨晚睡覺壓的吧。

【編者按】本文節選自一位退休教師的生病日誌,記錄了他從突發腦梗到康復出院的感受、見聞,附專業點評。

2019年8月11日

今天天氣炎熱,我特地起了大早,想在太陽出來之前散散步,但是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我起床後卻突然感覺右邊手腳發麻,但還能勉強走路,「可能是昨晚睡覺壓的吧。」雖然自己認為問題不大,但我還是告訴了老伴。



「老頭子,看樣子不對勁啊,咱還是趕緊去醫院看看吧。」到了醫院後,醫生很快診斷腦梗,趕緊安排我住院。我有點蒙,只有一個感覺:就在這段短短的看病時間裡,我右邊手腳越來越麻,一點勁也沒有。

【點評】

腦梗發病前6小時是黃金時間,越早治療越有利。如果懷疑有腦梗,要毫不猶豫趕去醫院救治。因此,也十分有必要了解一些腦梗的常見症狀,比如出現言語含糊、口角歪斜、一側肢體麻木無力、視物障礙、走路不穩,可伴隨有頭痛及噁心嘔吐等。總結起來,記住一句口訣「言語含糊嘴角歪,胳膊不抬奔醫院」。

我很快住進了急診病房,醫生讓我馬上做個頭部CT檢查。但這時,我和老伴有些猶豫,平時住院做檢查基本都可以通過醫保報銷,但在門診急診做檢查卻都不能報銷,那可又是一筆不小的費用啊!救命要緊,不考慮那麼多了,聽醫生的吧。

【點評】

前面說到,腦梗救治需要爭分奪秒。急診CT可以馬上區分是腦出血還是腦缺血,如果排除腦出血,到住院部就可馬上展開治療。在條件較好的醫院,可以等辦理住院後直接在卒中中心一條龍檢查,但一般的醫院如果按常規住院程序,等辦理住院再開檢查單,來回折騰就會白白浪費黃金的搶救時間。所以,無論怎樣,都要聽從醫生安排,第一時間做頭部CT。

急診CT的結果很快出來了,醫生說根據檢查結果,考慮腦缺血,醫生建議我溶栓。但是,根據規定,沒有患者同意,醫生不能強行治療,也就是說,需要簽字。但緊接著問題就來了,醫生說:溶栓雖好,也會有風險,比如溶栓可能出現大出血,也可能溶不通白花錢。

我老伴聽了一遍,勉強聽明白了,但拿不定主意,就打電話給遠方的子女商量,時間也在一分一秒過去。

子女們很果斷,立即簽字,爭取搶救時間,老師的病情被控制。



【點評】

治療與風險是並存,沒有絕對好壞。如果是在腦梗超急性期(3到4.5個小時以內,最長不超過6小時),一般時間越早,效果相對好,出血風險小,醫生會積極建議溶栓治療。溶栓確實不是百分之百安全,但患者只要有積極治療的意願,了解了獲益與風險的意義,就不應反覆糾結浪費時間,果斷決定,為溶栓治療爭取時間。

2019年8月15日

由於搶救及時,我的病情被控制住了,醫生說我住院觀察一段時間,就能出院了。這是我病倒以來聽到的最好的消息了。心情也跟著這天氣一樣,晴朗了起來。

但我的病友老張就沒我這麼幸運了。50歲的老張與我同一天入院,他說,那天他在開長途車的過程中,突然感覺左手不靈活、頭暈目眩,憑著職業本能,老張把車開到目的地,安全的停了下來才來的醫院。但等他來到醫院檢查神經內科時,時間已過去12個小時。



接下來幾天,他的病情進一步加重,左手開始只是不靈活,後面抬離床面都很困難了。

【點評】

由於老張延誤了搶救時機,導致急性期未能溶栓成功,堵塞的血管就再也無法暢通。這個堵塞的血管引起的腦組織缺血壞死,在一周之內往往會因水腫加重而加重,所以腦梗塞患者即使錯過特殊溶栓治療期,仍然有必要住院度過急性水腫期,有的大面積惡性水腫甚至還可能需要手術減壓。

2019年8月16日

今天,是我入院的第五天,我的情況越來越好,但病友老張卻出現了一些狀況。他開始出現短暫的抽搐症狀,醫生告訴他,這是腦梗塞後並發了癲癇。於是,除了常規使用抗血栓藥,醫生對他同時開始抗癲癇治療。

【點評】

腦梗塞急性期有可能出現各種併發症,常見的有癲癇、腦疝、肺部感染、下肢血栓等嚴重併發症,這些併發症的危害有時比腦梗塞本身還大,所以就算過了腦水腫急性加重期,仍不可掉以輕心。

2019年8月22日

今天,我終於可以出院了,雖然下著小雨,但也阻擋不了我回家的步伐。而病友老張,經過這麼長時間的治療,依然落下了後遺症。老張每天看著自己的手,曾經那麼靈活,一次腦梗以後恐怕再也不能開車了。「以後還怎麼養家餬口啊」。

正在他垂頭喪氣時,主治醫生給他了個建議,繼續做康復治療,找專業的康復師來做。



【點評】

神經元屬於不可再生細胞,理論上損傷細胞不會再修復,有症狀的腦梗患者基本都會留下後遺症。但臨床實踐過程中,腦梗患者通過自身康復及藥物治療可實現部分機能代償,少數患者甚至接近痊癒,具體恢復程度與梗塞範圍、年齡、血管基礎條件等多因素有關。

所以,腦梗癱瘓後仍要儘自己所能去做康復治療,可有效避免後遺症的出現。

我是一名神經科醫生,任何關於腦血管疾病、脊髓損傷、神經損傷的診治和康復治療問題,您可以私信或評論區留言,我看到後會第一時間為大家免費解答。#健康真相館# #健康科普排位賽#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