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干後軟」是便秘先兆!如何在1周內讓寶寶重回黃金軟便?

胖爸爸小兒推拿 發佈 2020-02-03T03:07:04+00:00

便便前干後軟,說明已經有宿便的形成,排便有些難受了。前端乾燥,是因為排便不及時,便便停在腸道時間比較久,因腸道吸收了過多的水分而變得干硬。

有寶媽問:孩子便便前干後軟是什麼原因?

便便前干後軟,說明已經有宿便的形成,排便有些難受了。

  • 前端乾燥,是因為排便不及時,便便停在腸道時間比較久,因腸道吸收了過多的水分而變得干硬。
  • 後面變軟了,並不是正常了,而是身體濕氣比較重,使大便出現軟黏的狀態,這個部分容易粘馬桶,不易沖乾淨,擦屁屁的時候,也要用很多紙。

偶爾單次出現前干後軟的時候,往往跟當時的飲食、環境、情緒有關,及時調整就可以了。 但如果長期的前面干硬,很容易發展成羊屎便,這就是便秘的前期表現了。

便秘不僅指排便次數減少,更主要的表現是排便費力、排便困難,寶寶是極其難受的。所以要在前干後軟的早期就制止住,不讓它再發展下去。

接下來的3個方法,寶媽可以馬上給寶寶用上,一周內讓寶寶重新回歸到香蕉軟便的理想狀態。

1、多吃膳食纖維,順暢便便

膳食纖維在小腸里不會被消化掉,而是像一團棉球捅洗著腸管,棉球表面又像抹布一樣擦洗腸道壁,「鼓動」便便儘快排出。 膳食纖維還能幫助腸道吸收更多的水分,從而使得便便濕潤柔軟。


一般堅持食用兩三天就能看到明顯的改善。 含有膳食纖維的食物有:胡蘿蔔、紅薯、山芋、木耳、燕麥、蘋果、菠菜、芹菜、黑豆、黃豆、紅豆等等。

根莖類蔬菜和豆類都是富含膳食纖維的,以下就用根莖類蔬菜代表——紅薯,以及豆類代表——豆腐做一道好吃的輔食,8個月以上的寶寶就可以食用了哦。


紅薯豆腐羹

食材:紅薯粒2勺,豆腐1/4塊,生粉1/2勺

步驟:

1、紅薯洗凈、去皮後切粒,煮15分鐘至徹底軟爛。

2、豆腐劃成小塊後倒入鍋內,和紅薯粒一起繼續煮5分鐘。

3、取適量水將生粉調配成芡汁備用。

4、邊攪拌邊將芡汁緩慢倒入鍋內,使湯汁濃稠即可。


2、不喝水,一切白搭

大腸經常會從便便中抽取水分補充給身體,在寶寶發燒的時候更容易體現。

小寶寶發燒時,會蒸發掉身體很多的水分,身體水分不夠用,又要從腸道里汲取,以至於吃下去的東西一直卡在腸道里,大便乾燥。


所以很多寶寶發燒的那幾天,排便會跟平時不一樣,規律的排便時間往後移,或者暫時便秘。這就體現了喝水的重要性。


原本便便前干後軟的寶寶也不用擔心。如果便便已經夠柔軟了,喝再多的水,便便也不會變得更軟。

但如果便便前端已經很硬了,還不多喝水,那就會變的更硬! 在便秘的時候,水一定要比平時喝得更多,這樣才能把流失的水分補回來,讓腸道更順滑。

3、一定不要憋大便

告訴寶寶有便意的時候一定要去廁所,尤其是到了他平時上廁所的那個點。

這是我們和腸子之間定的不成文的規矩。當有排便反應的時候,寶寶硬是憋了回去,就算是壞了規矩。

這時,腸子只能把便便往回運,等待下次機會。經常反覆這樣,在這個點把便便往回運就變成了新規矩,再改過來就很麻煩了。

雪上加霜的是,便便在等待區的時候,腸子還會回收些水分,所以等待的時間越長,便便就越硬,上廁所就會變得越艱巨。

便便前干後軟也就是在腸道時間太長,水分被吸收過多引起的。這三個方法,操作起來還算簡單,也夠用。

如果寶寶情況再嚴重一點,還可以結合小兒推拿、適當運動來調理。在便秘前期就做好這三件事,把情況遏制住,不然嚴重了,就比較費事了哦。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