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針灸對三焦辨證的運用

青年中醫李鐸 發佈 2020-01-11T10:05:51+00:00

它是按機體軀幹上、中、下三大部位把溫熱病劃分為上焦溫病、中焦溫病、下焦溫病三類病證予以論治,在很大程度上與衛氣營血證治有相同之處。

三焦證治也是溫熱病的辨證論治方法之一,由清代溫病學家吳鞠通所倡導。它是按機體軀幹上、中、下三大部位把溫熱病劃分為上焦溫病、中焦溫病、下焦溫病三類病證予以論治,在很大程度上與衛氣營血證治有相同之處。上焦溫病包括肺(經)、心(經)、心包(經)的病變,多為溫熱病的初期階段;中焦溫病包括脾(經)、胃(經)、大腸(經)的病變,多為溫熱病的中期階段;下焦溫病包括肝(經)、腎(經)、膀胱(經)的病變,多為溫熱病的末期階段,十二經脈在進入人體與臟腑相聯時,不是屬一個髒、絡一個腑,就是屬一個腑、絡一個髒。在屬絡表里臟腑的同時,也與其他相關臟腑發生聯繫,都離不開三焦的範疇。所以,三焦證治與經絡學說也有著直接的關係。

(一)上焦證治

1.肺(經)症狀:肺(經)主氣屬衛,與皮毛相合而統衛氣。溫邪上受,首先犯肺,病變類似衛分和氣分兩類證候,如惡寒發熱、頭痛、咳嗽、咽喉疼痛、口微渴、舌苔薄白或薄黃、脈浮數。

治則:宣肺調衛、清熱解表,只針不灸,瀉法。

處方:太淵、列缺、魚際、少商、尺澤、合谷、曲池、外關、大椎、肺俞等。

2.心和心包(經)症狀:心(經)主血屬營,心包在生理上代心行事,病理上代心受邪,治療上代心用穴。心(經)和心包(經)的病變與營分病證類似,且更深重。症見發熱夜甚、煩躁不眠、神昏譫語或舌謇、語言失利、舌質紅絳、苔黃燥或黃膩、脈細滑而數。

治則:清泄熱毒、醒腦開竅,只針不灸,瀉法或三棱針點刺出血。

處方:神門、通里、大陵、中沖、勞宮、內關、合谷、曲池、太沖、水溝、十二井穴等。

(二)中焦證治

1.胃(經)症狀:胃為陽土,喜濕惡燥,以降為順。溫邪傷胃,易從燥化,症見高熱、面赤、心煩、氣急而粗、汗多、口渴(喜冷飲)、小便黃、大便干、舌紅苔黃、脈洪大而數。

治則:清泄陽明、生津止渴,只針不灸,瀉法。

處方:二間、合谷、曲池、頰車、內庭、外關、大椎、廉泉、金津玉液等。

2.脾(經)症狀:脾為陰土,喜燥惡濕,以升為順。溫邪傷脾,易從濕化。症見身熱不揚、頭重如裹、身重倦怠、胸悶、脘腹脹滿、納呆、噁心欲吐、小便不利、大便不爽或溏泄、苔白膩、脈濡緩。

治則:清熱利濕、宣暢氣機,針灸並用,平補平瀉。

處方:合谷、內關、外關、太白、商丘、三陰交、陰陵泉等。

3.大腸(經)症狀:大腸屬金,乃脾胃之土所生。如為溫邪所傷,則胃腸燥熱與糟粕內結,形成燥屎,致氣機阻滯、腑氣不通。症見身熱、汗出、小便黃赤、大便秘結不通、腹部脹痛拒按,甚或煩躁、譫語,苔黃燥、脈沉實有力。

治則:瀉熱通便、通調腑氣,只針不灸,瀉法。

處方:合谷、曲池、內關、支溝、中脘、天樞、大橫、內庭、足三里、上巨虛等。

(三)下焦證治

1.腎(經)症狀:腎為寒水之髒,主藏陰精。溫邪耗傷腎陰,則見低熱、咽干口燥、五心煩熱、失眠、精神倦怠、耳鳴、耳聾、舌紅少苔、脈虛大或遲緩。

治則:滋養腎陰、平降虛熱,只針不灸,平補平瀉。

處方:太溪、照海、湧泉、復溜、經渠、勞宮、三陰交、腎俞等。

2.肝(經)症狀:肝為風木之髒,賴腎水以滋養。熱入下焦,灼傷腎水,除上述腎陰耗傷見症外,又因肝木失其所養,則引發虛風內動。症見肢體抽搐、手足蠕動、肢厥、卵縮、心動悸而痛、舌絳少苔、脈象細數。

治則:養血滋陰、柔肝熄風,只針不灸,平補平瀉。

處方:太沖、肝俞、腎俞、太溪、照海、湧泉、復溜、三陰交等。

3.膀胱(經)症狀:濕熱之邪阻滯下焦,致膀胱氣化失司,水道不通。症見小便不利、頭脹、身重而痛、口乾不欲飲或兼噁心嘔吐,苔白膩、脈濡滑。

治則:清熱利濕、化氣行水,多針少灸,瀉法。

處方:中極、三陰交、陰陵泉、委中、委陽、膀胱俞、三焦俞等。


感謝大家的耐心閱讀,歡迎留言評論一起探討中醫藥文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