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針灸得氣感與補瀉的關係

青年中醫李鐸 發佈 2020-01-09T21:08:24+00:00

張桐卿根據《針灸大成》在有些穴位的刺法中有「得氣即瀉」一語,給瀉法下了這樣的定義:「氣至就是瀉,並無複雜的手法敘述。」

張桐卿根據《針灸大成》在有些穴位的刺法中有「得氣即瀉」一語,給瀉法下了這樣的定義:「氣至就是瀉,並無複雜的手法敘述。」這是一種誤解。所謂「」,在這裡不能做判斷詞「是」講,而應做時間副詞「隨即就」講。「得氣即瀉」的本義是說,某穴在針刺得氣後,隨即就施以瀉的手法如果把得氣即瀉」理解為得氣就是瀉法的話,那麼,針灸名言「氣至而有效」,豈不成了針灸治療只有施行瀉法才有效嗎?這顯然是一種錯誤的認識。

根據「得氣即瀉」的本義,可以從中領悟出得氣與補瀉的關係。那就是得氣在前,補瀉在後。得氣是補瀉的先決條件,補瀉必須在得氣的基礎上實施,才能收到良好的治療效果。而補瀉手法的實施,反過來又可促進和加強得氣之感。

針刺補瀉的實施,不但要根據不同的患者、病情和病位靈活處理,而且還要把握一個時機的問題,即在什麼時候施行補瀉手法,才能更快地產生和更好地發揮其補瀉作用。《難經正義·七十九難》中說:「欲為補瀉,當先候針下之氣。」《針灸大成》也說:「氣之未至,或進或退,或按或提,導之引之,候氣至而方行補瀉。」(注《標幽賦》)「未得氣者,若魚之未吞鉤既吞得氣,宜用補瀉……察其氣以為補瀉,候氣至然後迎之隨之。」從文獻所記載古代針灸醫家的大量臨床實踐體會看,得氣是補瀉的前提和先決條件,針刺補瀉必須在得氣的基礎上進行,才能收到治療疾病的預期效果。不得氣而行補瀉就很難收到治療疾病的預期效果。補瀉手法的實施,反過來又可加強得氣之感,最後達到陰陽平衡、虛實得調的目的。

得氣包括酸、麻、脹、重、痛、走等多種感覺。這些感覺有時是綜合出現,有時則是單一出現的。針刺有些穴位如十宣、十二井、人中、素髎、耳尖及耳穴等,均可產生較強的疼痛,從而治療熱病、昏迷、中暑、癲狂等疾病。在這種情況下,疼痛不但是針感,而且具有較大的刺激量。而毫針淺刺、沿皮透刺、皮膚針叩刺、腕踝針刺法,患者均只有輕微的觸覺,同樣有治療作用,仍屬於有效刺激。針刺補瀉刺激量的大小,古代針灸文獻早有類似記載。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云:「血實宜決之,氣虛宜掣引之。」意即實證可用刺血療法(顯然是瀉法),刺激量大;虛證只宜輕刺,導引其氣,刺激量小,而為補法。《靈樞·五禁》提出「五奪不可瀉」,說明機體在極度虛弱的情況下,不能施以刺激強度大的瀉法。否則,「經氣太虛……瀉之則真氣脫」(類似暈針現象)現今臨床上,針刺提插、捻轉補瀉中,頻率慢、幅度小、用力輕、時間短的,刺激量就小;反之,刺激量就大。而開闔補瀉中,瀉法要求搖大針孔,也就是一種加強刺激量的手段。再從《靈樞·背俞》關於艾灸補瀉的論述中也可清楚看到,補法不吹其火,等其自燃,取其火性平和;而瀉法速吹其火,使其快燃,要求火力強烈。至此,補與瀉的刺激量孰強孰弱也就不言而喻了。

感謝大家的耐心閱讀,歡迎留言評論一起探討中醫藥文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