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胰島素針的三大注意事項,要不要掌握一下?

小侃大夫的話 發佈 2020-06-11T04:37:21+00:00

有統計認為,在我國的2型糖尿病患者人群中,有一半的人不知道血糖控制穩定後,仍然需要繼續服藥,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患者能夠合理正確地使用降糖藥和胰島素,甚至還有超過一半的患者並不知道,由於自己的糖尿病,已經使得腎臟、視網膜、心腦血管等身體的其他系統或器官受到了牽連和傷害。

在胰島素被發現之前,糖尿病的治療幾乎無解,這使得糖尿病成為一種令人恐懼的疾病。

不要以為現階段,有了眾多降糖藥物以及各種胰島素及類似物,人們就成功降服了糖尿病。有統計認為,在我國的2型糖尿病患者人群中,有一半的人不知道血糖控制穩定後,仍然需要繼續服藥,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患者能夠合理正確地使用降糖藥和胰島素,甚至還有超過一半的患者並不知道,由於自己的糖尿病,已經使得腎臟、視網膜、心腦血管等身體的其他系統或器官受到了牽連和傷害。

胰島素作為降服糖尿病的終極武器,同時也是一種高危藥品,在打開注射筆扎進肚皮之前,對它的脾氣秉性是不是已經了解到位了呢?使用胰島素時的三大注意事項,是不是都已經知曉了呢?


注意事項一:高血糖不會立即置人於死地,但低血糖卻可以置人於死地。低血糖反應,不得不防!

人體是爐子,葡萄糖是煤,胰島素就是爐子底部那聒噪個不停的鼓風機。

鼓風機不好好工作,葡萄糖沒辦法被燃燒,在血液中瞎轉悠,表現出高血糖。胰島素相對不足導致的血糖升高,就是2型糖尿病。

人體自帶的鼓風機不夠「奧利給」,可以借外源性的胰島素吹吹風,把游離的葡糖糖燃燒掉,血糖就會降低。這是胰島素維持血糖水平的簡單原理。

外援來的鼓風機,風量可得控制好了,風太小效果達不到倒也罷,短時間不會給爐子造成致命的傷害,如若風太大,體內的游離葡萄糖一下子全部給燃燒殆盡,後續的葡萄糖供應沒接上,就像爐子裡的煤瞬間都燒沒了,司爐工在一旁刷抖音忘記往爐子裡添煤,結果會怎麼樣?結果是爐子很危險,會熄火!

看出來沒,患者使用胰島素,為了防止低血糖反應的出現,要做到:一,鼓風機不能開得太大(掌握好胰島素的用量);二,備著點兒應急用煤(隨身攜帶糖塊)

造成低血糖反應的原因有很多,有很多細節會增加低血糖反應的風險,尤其是在剛剛開始使用胰島素製劑的時候,應當在醫師的指導及有效的血糖監控下,循序漸進增加劑量直至將血糖控制到理想的區間。

使用胰島素,要做到時間准、計量准、按期監測血糖。若每次低血糖在同一時間發作,則需重新制定治療方案或飲食。

血糖突然下降的現場會顯得頗為兇險,人會像麵條一樣失去知覺,甚至來不及呼救。因此,隨身攜帶的除了糖果,還應當帶上一張卡片,寫上病情以及使用胰島素的情況。哪怕只用上一次,也許就為搶救贏下先機。


注意事項二:長期皮下注射胰島素,皮膚組織增生,血糖控制不佳,因為沒有做到這三步

過了「新手期」,也順利闖過了低血糖這一關,在連續用上了一段胰島素針後,有的患者會出現注射部位的皮膚發紅、皮下出現結節、局部皮膚出現組織增生等情況。

本來光滑細膩的皮膚出現這些問題,摸著看著不舒服忍了吧,但是,皮膚的這些反應會影響到胰島素的吸收,進而影響血糖的控制,這下就不得不去探究一下,造成皮膚增生等問題的緣由以及解決方案。

說起原因,可能是下列三步中的某一步沒有走踏實。

第一步,要搖勻筆芯。

在使用預混胰島素時,例如某30R、50R筆芯等,將筆芯安裝到注射筆之前,應當先將筆芯在手掌間水平滾揉十來下,再上下搖晃十來下,必要時重複進行,直到藥液呈現出均勻的白色霧狀為止。此後的每次注射,也應該先搖勻。

養成習慣,用前搖一搖。

第二步,換一個地方,捏起皮膚,再打針

胰島素筆,是皮下注射,不是肌肉注射。不論是腹部、大腿、或是胳膊的內側,在注射之前,務必將皮膚捏起來,再將針頭扎進皮膚,注射,停留6秒以上,這才算是完成了一次。

捏起皮膚,目的就是防止把胰島素打進了肌肉里,影響胰島素「鼓風」的效率。

皮下注射,注射到哪裡去了呢?說來可能不信,是脂肪組織。

皮下脂肪包裹了一團胰島素注射液,忍著淚慢慢消化掉,同時不可避免會對自己造成一些損傷。這些損傷可以修復,除非,薅羊毛只往一隻羊身上薅,不更換位置反覆注射,就會造成局部的脂肪代謝障礙,直至皮膚形成硬結或脂肪萎縮。

為了防止把某隻羊給薅禿了,每次注射胰島素的部位,應當隔開至少1厘米。

第三步,記得及時更換針頭。

雖說針頭是金屬做的,比皮膚和皮下脂肪要硬的多,但為了減少注射的疼痛感,胰島素針頭都很細,「啪嗒」地一捅,說不定就會出現變形或彎曲,再次使用的話,就會增加對皮下組織的創傷。

皮下組織受到了創傷,會做出反應的。除了疼痛增加,另一個結果就是促進了皮下硬結的出現。

因此,請在每次注射之後,更換新的針頭,不要重複使用。


注意事項三:總有那麼幾個人,對胰島素「無動於衷」,怎麼辦?

少數患者,沒有酮症酸中毒,只是為了將血糖控制在合理的水平,從零開始漸漸增加胰島素的用量,直到全天的用量增加到了200個單位,仍舊沒有把血糖控制得很理想。

就像是能把酒精用「內功」逼出體外的奇人,喝多少酒都不會醉,這位是用多少胰島素都沒有啥作用。

這是因為有的人對胰島素產生了耐受,原因可能是身體內有感染、使用了糖皮質激素等藥物,或是身體內產生了胰島素抗體等原因。

怎麼辦?

除了堅持常規的治療方案,在胰島素的種類上可以做出調整,同時配合使用其他口服降糖藥,此種「天賦秉異」並非無解。


除了以上三大注意事項,使用胰島素製劑的時候,還應當注意可能會出現的蕁麻疹、血管神經性水腫等過敏反應。

使用胰島素是為了控制好血糖。更進一步說,是為了防止出現糖尿病的各種併發症,提高生活質量,延長健康壽命。

打胰島素不可怕。掌握胰島素的脾氣秉性,正確使用胰島素製劑,馴服胰島素,讓胰島素踏踏實實地為健康服務,才是最終目的。


#健康科普排位賽##青雲計劃#

參考文獻:石敏,張日東,陳剛,錢乾,徐長都,汪麗平,張紅.社區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處方實施情況調查[J].中華全科醫師雜誌,2019,18(2):196-198.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