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人口大國,為何中國滿世界買糧食,印度卻不斷出口賣糧

百曉生侃中國史 發佈 2020-02-13T11:49:07+00:00

幾千年來,中國的農業歷經從原始農業到傳統農業再到現代農業的發展,已經形成以種植業為主,以牧業、林業、漁業和副業為輔的現代農業體系。

我國自古以來就是農業大國,創造了燦爛的農業文明。早在新石器時期,在我國的黃河和長江流域,就出現了以旱作農業和水稻種植業為主的農業生產方式。幾千年來,中國的農業歷經從原始農業到傳統農業再到現代農業的發展,已經形成以種植業為主,以牧業、林業、漁業和副業為輔的現代農業體系。

「民以食為天」,糧食問題,始終是關乎國計民生的重大問題。在我國古代,國家的糧食收成,直接影響到封建王朝的穩定性。風調雨順的年份,百姓的糧食收成較好,人民也就安居樂業;如果遇上自然災害,糧食大大減產,甚至顆粒無收,就會出現大量的流民,甚至爆發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可以說,我國作為人口大國,糧食問題的解決始終是一大難題。

直到新中國成立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糧食緊張的問題一直沒有得到改善。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成功培育和試種出雜交水稻,使水稻產量大量增加,解決了我國十多億人的吃飯問題。不僅如此,還為世界人民解決糧食問題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即使是這樣,我國現在仍然是世界上的糧食進口國。然而在世界上,還有一個國家,其人口僅次於我國,但是卻是糧食凈出口國。這個國家,就是印度。這又是為什麼呢?

印度與中國一樣也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國,兩個國家人口加起來有27億之多。在印度獨立以來,政府曾經為解決國人的吃飯問題,度過國內的糧食危機而殫精竭慮。在早期,印度的農業主要以小農經濟為主,每一個農戶的經營規模較小,而且科技化程度並不高,糧食產量並不高。因此,其實獨立後的早期,印度並不是一個糧食有富餘的國家。

1965/66年度和1966/67年度,印度東部地區發生了嚴重旱災,造成農業大幅度減產,糧食危機空前嚴重。糧食供應狀況非常困難,整個國家靠吃進口糧過日子。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印度政府意識到糧食供應的重要性,於是開始實施一些新的農業發展項目,制定新的農業發展戰略,發起了「綠色革命」。這也是印度開始走向糧食出口的主要原因。

在印度政府的努力之下,在國內興建了大量的農業基礎設施,改善農業技術,使得糧食的產量有了大規模的提高。1990年印度的糧食生產增至1.7億噸,基本上實現了糧食的自給自足,還有餘糧出口。在此之後,藉助當地適宜的氣候條件,印度的糧食產業有了長足的發展。尤其是大米、小麥等糧食作物,得以大量的出口國外。其實印度糧食產業的對外貿易,經歷了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

早期的農產品出口,規模並不大,而且是具有「飢餓出口」性質的農產品貿易。即用糧食產品來換取經濟的發展,來換取其他產業的發展升級。而如今,在全世界範圍內,都可以看到從印度進口的糧食產品。而中國為何又在滿世界的進口糧食呢?其實現如今,我國的很多地方,都已經實現了農業的現代化。在我國的東北、華北地區,就擁有許多的商品糧基地。我國進行糧食的進口,更多的是考慮糧食的戰略儲備問題。

除此之外,在產業結構加快調整的今天,農業的比重正在下降,產業結構正在優化。在能夠解決溫飽,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的基礎之上,糧食進口,成為不錯的選擇。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