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開心:研究發現長期消極思維加重痴呆症

醫學科普顧事 發佈 2020-06-11T16:30:58+00:00

不開心可能「傷腦」,研究發現長期消極思維與痴呆症風險有關。研究團隊認為,長期消極思維可能通過影響血壓等壓力相關指標而增加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有其他研究發現,生理壓力也可能導致tau蛋白和澱粉樣蛋白的沉積。


不開心可能「傷腦」,研究發現長期消極思維與痴呆症風險有關


「做人呢,最重要的是開心。」這句經典台詞常常被當作「雞湯」,但從身心健康來看,可能不無道理。根據阿爾茨海默病協會( Alzheimer’s Association)旗下期刊《阿爾茨海默病和痴呆症》(Alzheimer's & Dementia)近日發表的一項研究,對於隨著老齡化進程而日漸高發的阿爾茨海默病,長期「不開心」也是潛在風險因素之一。


在這項由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研究人員領銜的研究中,長期消極思維與後續認知能力下降、以及阿爾茨海默病的大腦病理表現密切相關。據研究團隊介紹,這是「首次有數據支持了『長期消極思維是痴呆症風險因素』的原理驗證」。


截圖來源:Alzheimer's & Dementia


近幾十年來,人們已經注意到不少與認知功能下降、阿爾茨海默病有關的心理危險因素,比如抑鬱症和焦慮症。有假說提出,與之相關的長期消極思維可能也在疾病發生髮展中起到了作用。


為了驗證這一點,研究團隊納入了360名中老年人。在兩年時間內,受試者回答了一系列問題,闡述他們通常如何看待負面體驗。研究人員重點關注了他們的持續性消極思維,例如對過去的反思和對未來的擔憂。此外,受試者還完成了抑鬱和焦慮症狀的評估,以及認知能力(包括記憶、注意力、空間感知和語言能力)的評估。其中113人還接受了大腦PET掃描,評估tau蛋白和澱粉樣蛋白的沉積——這兩種蛋白的異常沉積是阿爾茨海默病的標誌性病理表現。


研究人員觀察到,更多表現出持續性消極思維的人群,在4年隨訪期間認知能力下降更明顯,尤其是短期和長期記憶力下降,而這正是阿爾茨海默病的早期徵兆之一。而且,他們大腦中的tau蛋白和澱粉樣蛋白沉積更多


同時,抑鬱和焦慮症狀也與後續的認知能力下降相關,但與tau蛋白或澱粉樣蛋白的沉積無關


研究團隊推測,這提示,抑鬱和焦慮增加阿爾茨海默病風險,其背後的原因可能更在於長期消極思維。


圖片來源:Pixabay


研究通訊作者,倫敦大學學院精神病學Natalie Marchant博士表示,「結合其他抑鬱症和焦慮症與痴呆風險關聯的研究,我們建議將長期消極思維視作痴呆症的潛在危險因素,它可能以獨特的方式促進痴呆症的發生。但我們不認為有證據表明短期挫折會增加痴呆症風險。」


研究團隊認為,長期消極思維可能通過影響血壓等壓力相關指標而增加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有其他研究發現,生理壓力也可能導致tau蛋白和澱粉樣蛋白的沉積。


接下來,研究團隊計劃在一個大型試驗中評估冥想等干預措施是否可以通過支持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而幫助降低痴呆症風險。


英國阿爾茨海默病學會(Alzheimer's Society)研究與影響總監Fiona Carragher女士表示,「了解可能增加痴呆症風險的因素,對於加深疾病認識、制定預防策略至關重要。這項研究的發現很有意思,儘管我們需要通過進一步研究來更好地理解這一點。心理健康可能是痴呆症預防和治療的重要手段,更多研究將揭示心理健康的影響程度有多大。


參考資料

[1] Natalie L. Marchant, et al., (2020). Repetitive negative thinking is associated with amyloid, tau, and cognitive decline. Alzheimer's & Dementia, DOI: 10.1002/alz.12116.

[2] Repetitive negative thinking linked to dementia risk. Retrieved June 9, 2020, from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0-06-repetitive-negative-linked-dementia.html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