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總是一發現就是晚期,這些漏診原因你知道嗎?

肺癌學堂 發佈 2019-12-30T16:34:48+00:00

究其誤診漏診原因有:1、肺癌起病隱匿大多數肺癌患者早期症狀輕微,咳嗽,多為乾咳,繼發感染時可伴少量痰,部分患者可伴胸痛、咯血、氣喘等,往往首先考慮呼吸道一般疾病,以及止咳對症治療而了之。

據統計,在我國超過70%的肺癌病人被確診時已經進入中晚期。其最重要原因就是醫患雙方對肺癌發病原因多樣性、臨床表現複雜性認識不足。究其誤診漏診原因有:


1、肺癌起病隱匿



大多數肺癌患者早期症狀輕微,咳嗽,多為乾咳,繼發感染時可伴少量痰,部分患者可伴胸痛、咯血、氣喘等,往往首先考慮呼吸道一般疾病,以及止咳對症治療而了之。


2、影像學表現不典型


由於肺癌與肺炎、肺結核、支氣管擴張等疾病在X線胸片表現方面很相似,特別是細支氣管肺泡細胞癌與肺炎、肺結核在胸片上都表現為肺部瀰漫性斑片狀或結節狀陰影,因此肺癌常被誤診為肺炎、肺結核等。


3、肺癌肺外表現多樣化



部分肺癌患者首診時症狀不明顯,因累及中樞神經系統、周圍神經、肌肉等而表現為副腫瘤綜合徵。肺癌胸外轉移常轉移至腦,引起顱內壓增高,表現為頭痛、噁心、嘔吐、精神異常等。肺癌胸外轉移也可轉移至骨骼,引起骨痛和病理性骨折,還可轉移至腹部和淺表淋巴結。


4、被其他病症狀所掩蓋


有研究表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肺結核是肺癌的危險因素。一方面,這部分患者多有吸菸史,而吸菸既是COPD、肺結核的促發因素,又是肺癌的確切病因。同時,肺部的慢性炎症,組織細胞在增生修復的過程中,易惡變形成腫瘤。


因此,當既往有COPD、肺結核病史的患者,無明顯誘因出現原有症狀、體徵加重時,臨床醫生應警惕新發肺癌的可能,避免漏診和誤診。


5、肺癌的高危人群缺乏警惕



肺癌的高危人群包括:大於55歲以上的中老年人,肺癌發病率逐漸上升,到了75歲~80歲時達到最高峰。40歲以上的長期吸菸者。平時抽菸每天達一包以上,煙齡超過20年的人,患肺癌的危險愈大。經常接觸煤煙或油煙者,煤氣、瀝青、煉焦工人,體內外接受過量放射線照射者,職業上接觸無機砷、石棉、鉻、鎳等的人,肺癌發病率要比一般人群高。


肺癌的早期信號


1.聲音嘶啞


據統計,約有20%~30%的肺癌患者可在疾病的不同時期包括早期出現聲音嘶啞,其中央型肺癌可高達40%。


2.發熱



肺癌所致的發熱原因有兩種,一為炎性發熱,但多在38℃左右,很少超過39℃;二為癌性發熱,以此首發症狀者占20%~30%,此種發熱抗炎藥物治療無效。


3.咯血


痰中帶血或咯血亦是肺癌的常見症狀,以此為首發症狀者約占30%。肺癌咯血的特徵為間斷性或持續性、反覆少量的痰中帶血絲,或少量咯血,偶因較大血管破裂、大的空洞形成或腫瘤破潰入支氣管與肺血管,也導致難以控制的大咯血。


4.咳嗽



肺癌最常見的症狀,以咳嗽為首發症狀者占35%~75%。對於吸菸或患慢支氣管炎的病人,如咳嗽程度加重,次數變頻,咳嗽性質改變如呈高音調金屬音時,尤其在老年人,要高度警惕肺癌的可能性。


5.胸痛


肺癌以胸痛為首發症狀者約占25%。常表現為胸部不規則的隱痛或鈍痛。肩部或胸背部持續性疼痛提示肺葉內側近縱隔部位有腫瘤外侵可能。胸痛大多在肺癌的中晚期出現,但若癌腫靠近胸膜可較早出現胸痛,多為不規則隱痛或鈍痛,若癌腫侵犯胸膜則可出現銳痛,並在咳嗽和呼吸時加重。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