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焙百科書 | 麵包發酵與鬆弛的講究

全球烘焙指南 發佈 2020-04-12T16:06:18+00:00

做麵包是個用心的過程,你熟悉了麵包製作的每個步驟,還要了解每個階段麵包的狀態,根據不同的狀態加以分辨是否繼續下一個步驟。比如發酵和鬆弛,在麵包製作中很關鍵的步驟。在清楚麵包發酵與鬆弛的狀態很重要,也需要理論做基礎。

做麵包是個用心的過程,你熟悉了麵包製作的每個步驟,還要了解每個階段麵包的狀態,根據不同的狀態加以分辨是否繼續下一個步驟。

比如發酵和鬆弛,在麵包製作中很關鍵的步驟。在清楚麵包發酵與鬆弛的狀態很重要,也需要理論做基礎。

還是「微瀾行動」,邀請了向潤東老師帶我們深入麵包發酵與鬆弛的平衡點。

內容簡介

一、發酵原理、麵包里的基礎醒發

排氣對麵糰有什麼樣的改善?

二、中間醒發、最後醒發

三、影響醒發的因素

四、為什麼麵糰需要鬆弛?

五、麵糰鬆弛究竟需要多久?

六、麵糰鬆弛的溫度、濕度

七、解答問題

發酵原理

酵母會分解麵粉中所含的澱粉和糖,從而產生二氧化碳和乙醇

而產生的二氧化碳氣體又會被麵糰中形成的麵筋所包裹,無法排出,所以就會讓麵糰膨脹,並在內部形成均勻細小的氣孔。

發酵的流程:第一次發酵→中間醒發→第二次發酵

麵包里的基礎醒發

麵糰攪拌完成後,將其整體揉成光滑一團,按壓平整後用薄膜密封確保表皮不會風乾,放在最適合酵母生存的溫度環境中。

醒發到一定的標準後就可以進行分割、揉團、鬆弛、成型,通常這個醒發的階段叫做基礎醒發

但這個醒發的階段在後面的幾個階段里也一直在延續。

怎樣判斷基礎醒發是否完成?

通常麵糰所含水分的不同和對麵包造型、風味要求的不同,基礎醒發的操作標準也會有所不同。

麵糰攪拌溫度為26~28°C、醒發環境溫度28°C,一般甜麵包、甜吐司類的基礎醒發完成的時間在30分鐘左右,麵糰體積會增加一倍。

但歐式麵包類的基礎醒發完成時間為60分鐘左右,中間時段還需要一次翻面、排氣的操作,體積也增加更大一些。

基礎醒發完成判斷方法:

第一種 用手指沾點粉在麵糰上戳一個洞。

如果發現這個洞出現快速回彈的現象,那麼就代表這個麵糰還沒有發酵完成,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放到溫度比較充足的地方加快它的發酵速度。

如果說戳下去的洞就保持那樣的狀態,說明這個麵糰的發酵已經到位了,我們可以進行接下來的操作。

而如果戳下去的洞出現萎縮、塌陷的現象,說明這個麵糰本身就已經發過了。這種情況麵糰後期烘烤出來的口感就會比較酸。

第二種 通過拍擊麵糰表面,從聲音來判斷。

如果說是發酵好的麵糰,拍打的時候,發出的聲音很空,而且觸碰的時候,感覺麵糰內部非常膨鬆,就好像是熟透的西瓜一樣。

如果是沒有發酵好的麵糰,那麼拍擊的時候,觸感很緊實,麵糰沒有蓬鬆感。同時,它的聲音也會比較低沉。

第三種 從麵糰的體積來判斷。

一般來說基本發酵完成的麵糰,體積都是未發酵好之前的2倍左右。但是,這個數值並不是絕對的。

向潤東老師建議,可以將三種方法結合起來,通過各個因素來衡量這個麵糰是否已經基本發酵完成。

排氣對麵糰有什麼樣的改善?

基礎醒發的這個階段中,麵糰中的酵母生命活動活躍,產生的二氧化碳氣體充滿麵糰,膨脹到一定的程度後再將氣體排出去,這個過程將會改善麵糰的性質,對麵包的品質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改善一、 將麵糰中的生氣體形成的大氣泡分散成更多的小氣泡;酵母再一次進行了更加深入分布,使麵包的結構更加細緻。

改善二、使其麵糰筋度中的彈性增加,強化麵包內部組織結構,使麵包外形更加堅挺。

改善三、通過排氣釋放酒精類物質,酵母也接觸新了鮮空氣,使發酵活性增加、效率提升產生更多二氧化碳,有助於麵包的體積增大,還能是最後的發酵時間縮短。同時也有助於對麵包酸度的控制。

中間醒發

事實上,中間醒發就是一段麵糰靜置的過程,它是在麵包麵糰經定量分割揉圓後,在做型之前所進行的一道工序。

亦即在麵糰經分割揉圓後,不要急於做型,而是先放置一段時間,然後再去做型。

這樣做的目的是使在揉圓過程中受力而緊張的麵筋,經中間放置過程得以鬆弛緩和,恢復其彈性,使酵母適應新的環境並恢復活力。

同時調整麵筋的延伸方向,使其定向延伸,增加麵糰持氣性,使麵包坯表面光亮,外形端正,不易粘附在做型機的滾筒上,便於下道工序進行。

據了解,日本、美國的麵包生產工藝中都十分重視中間醒發工序,我國現行的麵包生產工藝中也都加入了中間醒發工序。

因為該工序具有能夠明顯改善麵包內部的紋理結構,縮短麵包生產周期,並使之易於機械做型等優點。

中間醒發時間一般為12~18分鐘,在此期間應控制好相應的溫度與濕度,這一點很關鍵。

最後醒發

最後醒發就是把成型好的麵糰放入發酵箱,使麵糰中的酵母重新產生氣體使麵糰體積增大,最後醒發的溫度為30~35℃,相對濕度是為80~85%。

如果溫度過高麵糰內外的溫差較大,使麵糰醒發不均勻,會引起內部組織不好。

過高的溫度還會使麵糰的表皮的水分蒸發過多,過快面是造成表面結皮,成品表皮會很厚。

溫度如超過40℃,還會使麵包產生酸味,因為乳酸最佳的繁殖溫度是40~45℃,如果在這溫度下醒發,乳酸菌會迅速殖而使麵包變酸。

溫度過低則醒發過慢,時間較長,還會使產品扁平。

醒發時要注意,不要使麵包的醒發過度,醒發過度的麵包內部組織粗糙,形狀不飽滿等。

其實麵包的烘烤:體積並不是越大越好。一般醒發到成品體積的80~90% 。有些產品醒發到70%就可以了。

影響醒發的因素

1. 酵母菌

酵母菌的含量越高,發酵速度就越快。但並不是越多越好,過多的酵母會影響麵包的風味。

2. 溫度

溫度越高,酵母菌就越活躍,但溫度不能高於60℃,否則酵母菌就會被殺死。

3. 鹽

鹽的含量如果超過麵粉總量的2%,就會明顯減弱酵母菌的活力。

4. 糖

原料中少量的糖(少於麵粉總量的7%)會增強酵母菌的活力,但如果太多(多於麵粉總量的10%)就會減弱酵母菌的活力。

5. pH值

麵糰的pH值為4~6時酵母菌最活躍,pH值高於或低於這個範圍都會減慢發酵速度。

6. 原料

一些特殊的原料(如肉桂粉)等超過一定比例的話會明顯減慢發酵速度。

總之,影響麵糰發酵速度的因素,本質上就是影響酵母菌活性的因素,控制了發酵速度。

為什麼麵糰需要鬆弛?

叫鬆弛,也是有放鬆之意,就像人一般,工作勞累時,難免想去放鬆一下緊繃的神經。

麵糰也一樣,經過多次分割、滾圓的「勞累作業」,當然需要時間來憩息一下。

滾圓過後的麵糰,麵筋彈力過強,並不利於後期整形,鬆弛恰好讓麵糰「緊繃的神經」稍微放鬆一下,就能繼續後面的作業。

麵糰緊縮起來了,自然會導致後期整形麵糰的表面乾燥與斷裂。

麵糰鬆弛究竟需要多久?

在鬆弛的時候,我們可以清楚看到,即使是5~10分鐘,麵糰都會稍微有膨脹的趨勢。

麵糰會膨脹,是因為酵母寶寶依然不斷地運動,二氧化碳不斷產生。

隨著麵糰膨脹致使麵筋不斷延展,從而降低彈性,讓延展性更好。但在這裡,這只是個延展過程,並未達到整形足以不干不裂的形態。

在眾多的麵包師傅的經驗可得出:建議的鬆弛時間是在15~20分鐘。

若你還對這個時間有所保留,不妨試下以下的驗證手法:用手指輕輕按壓麵糰,只要有稍稍慢慢反彈上來,這個麵糰的鬆弛就完成了。

若是立刻反彈,這代表了麵筋組織還非常緊繃,即使直接擀卷也會斷裂。

你說你試了並沒有斷裂?即使如此,在二發、烘烤的時候也會因為太緊繃而炸開。

麵糰鬆弛的溫度、濕度

在鬆弛的時候,溫度、濕度固然是有要求的,若溫度太高了,可以選擇縮短鬆弛的時間,但是麵糰會在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就發過了。

而溫度太低了,當然也可以延長鬆弛時間了,只不過也會有可能導致發酵不足的情況。

這時候,你有兩個選擇:可選擇不斷去檢驗麵糰鬆弛程度是否完成;更推薦你在正常的室內環境中(26~28℃),蓋上保鮮膜進行操作。

抑或是放置在發酵箱來管理。確保麵糰的穩定性,萬無一失。若沒有發酵箱,但是環境溫度太冷或太熱,也沒關係,可以放在烤箱的密封環境中,蓋上保鮮膜進行鬆弛。

放在室外或者冰箱保鮮膜是非常必須的,這是為了讓麵糰表面不容易風乾。

因為麵糰靜置,難免會與空氣接觸,保鮮膜包裹則很好地避免了麵糰與空氣接觸的機會,防止了麵糰水分迅速蒸發。

基礎發酵時濕度控制在75%為宜。如果濕度低於70%,麵糰表面由於水分蒸發變干極易導致結皮。

一旦結皮,會影響麵糰的發酵膨脹,使麵包成品組織不均勻。

中間醒發時對濕度的要求和基礎發酵時相同,要求濕度在75%左右。

如果濕度過大,在醒髮結束時,麵糰表面是濕粘的,那麼在整形時,必定要用一些手粉,手粉一旦使用過量,麵包組織自然受到影響。

最終發酵時的相對濕度為80%-85%比較適合。

如果發酵濕度較低,那麼麵糰表面結皮太快,表面失去彈性,影響麵糰進爐後的膨脹,麵包成品顏色也不佳,表面沒有光澤感。

如果發酵濕度過高,麵糰表面形成氣泡,經過烘烤,成品表面也會有很多特別小的氣泡,並且麵包表皮韌性過大。

水質對麵包發酵的影響

硬水

水質的硬度太高,易使麵筋硬化,過度增強麵筋的韌性抑制麵糰的發酵,麵糰的體積小,口感粗糙,易掉渣。

在工藝上可採用增加酵母用量,減少麵包改良劑的用量,提高發酵溫度,延長發酵時間等方法。

軟水

易使麵筋過度軟化,麵糰黏度大,吸水率下降。雖然麵糰內的產氣量正常,但麵糰的持氣性卻下降,麵糰不易起發,易塌陷,體積小,出品率下降,影響效益。

國外的改良軟水的方法主要是添加酵母食物,這種添加劑含有定量的各種礦物質,如硫酸鈣,碳酸鈣等鈣鹽,達到一定的水質硬度。

解答問題

Q

乾酵母和濕酵母發酵有區別嗎?

濕酵母發酵會快一些。

Q

如果添加的餡料比較濕,怎麼避免麵包塌陷?

可以加點豪斯粉,對餡料的濕度有幫助。

Q

吐司中間出現較大的空洞跟發酵有關嗎?

有關,和整形也有關係。

Q

麵包邊上組織不好是為什麼?

側邊組織不好是整形原因。

圖片 |網絡

文案及編輯 | 文子

45天綜合全能創業班/15天麵包職業全能班/15天蛋糕創意全能班/15天翻糖婚禮甜品台班/7天法式西點精品班/7天麵包研修班/7天麵包精品班/7天爆品網紅班/7素食烘焙班/5天糖霜餅乾綜合班

學習烘焙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