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V疫苗與宮頸癌預防

名醫在線網 發佈 2020-04-13T14:27:57+00:00

2008年諾貝爾醫學獎授予發現 HPV與宮頸癌關係的德國科學家 Harald zur Hausen,他首先發現了HPV導致宮頸癌 ,科學家還對HPV導致宮頸癌致病機制進行了大量深入研究,最終證明人 感染HPV ,病毒整合入機體細胞是引起宮頸癌發生的主要病因。

中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CFDA)於2016年7月18日宣布葛蘭素史克(GSK)人乳頭狀瘤病毒疫苗二價疫苗希瑞適獲得上市許可,成為中國大陸首個獲批的預防宮頸癌的HPV疫苗,宣告需要打HPV疫苗的再也不需要去香港了。針對疫苗上市,我們專訪了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子宮頸癌首席專家周琦教授。

什麼是HPV疫苗?

HPV中文名稱為人類乳頭瘤病毒,是一種主要通過性傳播,進入生殖道、口腔或咽喉,從而導致粘膜皮膚感染的病毒。研究發現,99.7%的子宮頸癌都是因感染HPV造成的。HPV是常見的性傳播疾病, 單純HPV感染不容易被發現。



HPV 疫苗是人類首次嘗試通過疫苗接種減少感染從而消滅一種癌症,具有劃時代的意義。1999年HPV 疫苗被發明,2006年正式批准應用以預防HPV感染,可分為預防性疫苗和治療性疫苗,治療性 HPV 疫苗正在研發階段,還沒有上應用於臨床。HPV疫苗是利用病毒外殼的抗原性刺激機體產生抗體,使機體對HPV的抵抗。控制HPV感染也就減少或不發生宮頸癌了。

HPV感染與宮頸癌的關係?

幾乎所有(99.7%)的宮頸癌組織中都能檢測到 HPV 感染,不同類型的病毒引起宮頸癌的風險也不同。HPV 有200多種亞型,大約有14種HPV可以使宮頸發生癌變稱為高危型HPV。大部分的 HPV 感染在感染後的數月至 2 年內被機體的免疫系統清除,不會導致宮頸癌發生。只有高危型 HPV 的持續感染,才會進展為宮頸癌前病變或惡性病變。



根據我國的研究統計表明,這14種高危型HPV在我國女性的感染率是14.2%。HPV16和HPV18型感染造成了全世界大約70%的宮頸癌,而這個比例在中國更高,大約是86%。但值得注意的是還有大約5-10%的宮頸癌與高危型HPV感染無關,而且治療效果不好。

為什麼HPV疫苗注射後可以預防宮頸癌?

2008 年諾貝爾醫學獎授予發現 HPV與宮頸癌關係的德

國科學家 Harald zur Hausen,他首先發現了HPV導致宮頸癌 ,科學家還對HPV導致宮頸癌致病機制進行了大量深入研究,最終證明人 感染HPV ,病毒整合入機體細胞是引起宮頸癌發生的主要病因。理論上講預防 HPV 持續感染,就可以預防宮頸癌。HPV出感染宮頸上皮外,還可以感染陰道,外陰,口腔甚至食管,目前認為直腸癌、胃癌也與HPV感染相關。

注射HPV疫苗可以預防HPV感染,有研究表明,注射疫苗後HPV感染率明顯下降,也就阻斷了宮頸癌的發生。



HPV疫苗注射的適宜人群?

適合接種 HPV 疫苗的年齡,各個國家有不同的建議,HPV疫苗的適用人群是沒有感染過HPV的人群,由於HPV病毒通過性接觸傳播,接種人最好沒有過性生活,此次在中國國內獲批的疫苗適用於9-25歲的沒有性生活的女性。兒童的免疫機制比大人好,注射了疫苗產生的抗體會比成人要高,月經初潮前後接種效果最佳。

如果女性一旦有了性生活,感染HPV的機會大大增加,一般不推薦再接種HPV疫苗,而是定期進行宮頸篩查預防宮頸癌。已婚婦女也可以接種HPV疫苗,但人群注射疫苗的有效性隨著年齡增加而下降。注射HPV疫苗前無需檢查HPV感染狀態。



HPV疫苗的副反應有哪些?

HPV疫苗是非常安全可靠的。HPV疫苗是基因工程裝配合成的病毒殼疫苗,不含病毒DNA所以不致病,製成的病毒樣顆粒VLP,刺激免疫細胞產生抗體,保留了病毒的抗原性,但沒有感染性,只有病毒DNA整合入宿主、複製引起病毒感染,因此疫苗是安全的。全球已有超過5700萬人注射接種了HPV疫苗,其耐受性好,副反應輕,疫苗在其他國家地區上市後記錄的副反應中,以局部的紅腫痛為常見表現,噁心、嘔吐、乏力、頭暈、暈厥、虛弱等可見,一般情況不需要特殊處理。也有些觀察發現,個別接種疫苗後出現暈厥情況,所以建議接種後在應觀察15分鐘。這種暈厥不是HPV疫苗獨有的特性,在青少年中接種其它疫苗後,也可以有這種暈厥的表現。據文獻報導,截止2011年有72例注射後死亡發生,其中34例得到確認,並沒有發現這些死亡和疫苗注射有關。

由於我國人口眾多,社會經濟發展不平衡,國際醫學爭議協會將針對中國HPV疫苗上市,很快在中國要召開HPV疫苗國際會議,專門針對中國如何使用好HPV疫苗進行討論,形成相應規則,為中國宮頸癌的防控做貢獻。



HPV疫苗注射後就可以杜絕宮頸癌嗎?

我們的回答是:不能!

HPV l6 和 18 型是最主要的高危型 HPV,70%的宮頸癌都是由這兩型HPV導致的,所以目前的 HPV 疫苗主要是針對這兩型 HPV,目前已經上市的3種HPV疫苗(二價、四價和九價)疫苗均不能覆蓋所有HPV病毒,換句話說二價疫苗可以預防大約 70% 的宮頸癌。我們還提醒:接種過 HPV 疫苗,可以減少HPV感染,但依然要定期做宮頸癌篩查。



正確的宮頸癌預防措施

這裡我們必須強調的腫瘤的三級預防,宮頸癌的三級預防是:一級預防:注射HPV疫苗,預防HPV感染,主要適用人群為9-26歲的無性生活的女性;同時還需要提倡健康生活方式,包括不吸菸,避免不潔性生活,減少生殖道感染等。

二級預防:21歲以上的女性或者有性生活3年以上的女性,提倡每2年做一次宮頸細胞學或TCT檢查的宮頸篩查(即使接種了HPV疫苗也要做),如果以上檢查發現高危型HPV陽性或細胞學異常,需要做陰道鏡檢查,必要時取子宮頸上的組織,做病理組織學診斷,以判斷宮頸是否有癌前病變。



三級預防:對宮頸上皮高級別病變,應該正確、及時干預,如採用宮頸錐切等,判斷是否為更嚴重的宮頸上皮內瘤病變或存在宮頸早期浸潤癌、宮頸浸潤癌等,一但確診宮頸有癌前病變,或者任何期別的宮頸癌,應由婦科腫瘤醫生進行合理規範的治療。可以說,疫苗注射,定期防癌檢查,可以及早阻斷子宮頸癌前病變發展成宮頸癌,從而消滅宮頸癌。

宮頸癌防治的任務與策略

根據中國國家癌症中心公布的最新數據估計,2015年我國子宮頸癌新發病例約為98,900例,死亡病例約為30,500例。據全國腫瘤登記中心數據,近10年來我國子宮頸癌發病率、死亡率總體呈上升趨勢。在我國第二次人口高峰(1962-1977年)出生的婦女目前正處於40-60歲,這正是宮頸癌發病率的高峰年齡段。我國面臨著嚴峻的子宮頸癌防治形勢。加強宮頸癌篩查,提高宮頸癌篩查的人群覆蓋面,提高篩查質量,是宮頸癌防控的重要措施。儘管HPV疫苗接種是宮頸癌預防的重要一步,而合理有效的宮頸癌篩查依舊是預防宮頸癌的最有效方法。事實上,在全面接種HPV疫苗10-20年後才會出現HPV感

染率下降,進而宮頸癌發病率下降。


宮頸癌的發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現在的宮頸癌篩查技術(其中包括HPV檢測)已經相當成熟,所以已婚育齡期或35歲以後定期宮頸癌篩查十分重要。目前我國宮頸癌篩查的覆蓋率不到適齡女性的14%。降低子宮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還需要接受篩查的女性達到一定人群覆蓋面。另外高質量的篩查技術,以及對經篩查發現的子宮頸病變及早期子宮頸癌及時正確的干預和治療,才能降低宮頸癌的死亡率。綜合國內外子宮頸癌篩查的最新進展,結合我國國情,可以根據當地經濟情況、技術的水平和可及性,選擇細胞學或高危型HPV檢測。在部分資源缺乏地區,可以採用肉眼觀察的方法進行初篩。中國陰道鏡與子宮頸病理學會已經形成了專家共識,將建立一套適合我國國情和不同地區的子宮頸癌篩查指南和管理規範,以促進我國整體宮頸癌篩查和診療水平的提高。

老百姓應該知道的宮頸癌防治知識

宮頸癌是所有人類腫瘤中唯一病因明確,可以預防和早期治療甚至通過控制感染而被消滅癌症。

接種了HPV疫苗,不代表就100%預防了宮頸癌,因為當前的疫苗未能針對全部致癌的所有病毒亞型(目前批准上市疫苗只能針對其中16、18型,即使是九價疫苗也只涵蓋16、18、31、33、54、58型高危型和2種低危型),所以HPV疫苗不能替代定期的宮頸癌篩查!從宮頸癌感染HPV到癌前病變再發展為宮頸癌大概需要5-10年的時間,我們可以通過檢查發現癌前病變,治療癌前病變,就可以杜絕宮頸癌的發生。



周琦教授介紹:

周琦,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重慶市腫瘤學學術技術帶頭人,重慶市腫瘤學首席專家工作室首席專家,重慶市腫瘤轉移與個體化診治轉化研究重點實驗室主任。

現任中國抗癌協會常務理事,中國癌症基金會理事,中國抗癌協會婦科腫瘤專委會主任委員,全國子宮頸癌防治協作組副組長,中國醫師協會腫瘤分會常務委員,中國臨床腫瘤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老年學

和老年醫學協會婦科分會副主委、腫瘤學分會理事,重慶抗癌協會副理事長,重慶市醫師協會會長,重慶市宮頸癌早診早治專家組組長。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