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帝國的軍事巔峰,滅高句麗,設置「安東都護府」

國史拾遺 發佈 2020-05-07T06:34:13+00:00

唐朝是中國封建王朝最為巔峰的時候,這不僅體現在超強的政治、經濟、文化影響力,還體現在軍事實力的強悍上,大唐王朝巔峰時期,對周邊部族的支配力可謂中古時代的巔峰,其在西邊影響力遠達波斯,而在東部,唐王朝再度君臨朝鮮半島。

唐朝是中國封建王朝最為巔峰的時候,這不僅體現在超強的政治、經濟、文化影響力,還體現在軍事實力的強悍上,大唐王朝巔峰時期,對周邊部族的支配力可謂中古時代的巔峰,其在西邊影響力遠達波斯,而在東部,唐王朝再度君臨朝鮮半島。

中華帝國控制朝鮮半島的歷史可追溯至秦漢時期,這一時期中國剛剛統一便體現出了強大的力量,公元前108年,漢帝國便征服了朝鮮半島政權衛滿朝鮮,控制了朝鮮半島北部和中部,只不過由於此地偏遠,鞭長莫及,所以半島南部的土著(韓部族)不斷北進,最後這一地區中原王朝的勢力被蠶食,公元4世紀前期,中原王朝在朝鮮半島設置的最後一個郡——樂浪郡被滅。

而朝鮮半島則陸續產生了3個國家:南部有韓人建立的百濟和新羅,北部則是跨境的高句麗,高句麗橫跨中國東北和朝鮮半島北部,實力最為強大。

高句麗對於中原王朝是極大的地緣威脅,於是6-7世紀,隋朝和唐朝兩個朝代都對高句麗進行了大規模攻伐,最終在近百年持之以恆的努力下,高句麗終於在公元668年被唐王朝與新羅聯軍所滅。

唐王朝的這一武功可謂威風赫赫,當時整個東北亞地區最強大的地方部族高句麗被直接滅國,充分顯示了中國的強大,唐王朝控制了高句麗和百濟兩處,名義上統治了大部分朝鮮半島,近400年來,中華的君主再度顯示了自己的權力。

而當時,唐王朝設置的控制高句麗的機構,便是安東都護府。

都護府,唐王朝為督察邊境各民族而設置的軍事機關,唐王朝設置了六大都護府,管理東南西北各地邊境民族,可謂萬邦來賀。

而安東都護府便是唐王朝在高句麗故地建立的有極強征服行政的軍政機構,公元668年滅高句麗後,根據《新唐書》記載,唐王朝「剖其地為都督府者九,州四十二,縣百。復置安東都護府,擢酋豪有功者授都督、刺史、令與華官參治,仁貴為都護,總兵鎮之」。

安東都護府管理九都督府,14州(初置42州,史書記載其名的14州),中央朝廷派遣官員和將領去管理高句麗遺民,甚至遷徙了大量高句麗貴族到內地,而高句麗的舊貴族則處於被支配的地位,配合大唐的管理。

當時唐王朝在這裡的權威是名將右威衛大將軍薛仁貴,他為檢校安東都護,領兵二萬鎮守其地,然而,強龍不壓地頭蛇,唐王朝在朝鮮半島的擴張遭到了當時勢力新羅的反擊,新羅和唐朝這對舊盟友立刻翻臉了,隨即爆發了羅唐戰爭。

這一仗唐朝沒有打贏,其主要原因在於吐蕃崛起,唐王朝國防重心到了西線,主要對手變動後,劉仁軌、薛仁貴、李謹行等東征主帥全部調到西部防備吐蕃,留守部隊很有限,但唐軍戰鬥力仍然能鎮服四方,新羅以全國之力,仍不能徹底擊退唐軍,終於決定和解,其向唐朝進貢並且謝罪。

唐朝也樂於接受,據《資治通鑑》記載,「新羅乃遣使入貢,且謝罪,上赦之,復新羅王法敏官爵。金仁問中道而還,改封臨海郡公。」,至於土地問題,當時達成了協議,唐朝承認了新羅「多取百濟故地,遂抵高句麗南境為州郡」的事實。

即,舊百濟領土(百濟於公元660年被唐所滅,唐朝設立了熊津都督府管理)和高句麗南部歸屬新羅,北部歸屬大唐。之後數年,新羅挫敗了高句麗和百濟王族意圖通過唐朝力量復國的預想,統一了大同江以南。

儘管唐王朝意圖全面控制朝鮮半島的企圖再度落空,但仍然保住了大部分勝利果實,儘管之後由於契丹叛亂,唐王朝在東北邊疆的勢力再呈現萎縮態勢,渤海國興起,但唐王朝仍然保住了最重要的果實——遼東半島,遼東以及鴨綠江南北的高句麗故地其主體部分仍然屬於中原王朝。

這仍然是唐朝強大武力決定的,渤海國不敢忤逆唐朝,大臣直言「唐,大國,兵萬倍我,與之產怨,我且亡。昔高麗盛時,士三十萬,抗唐為敵,可謂雄強,唐兵一臨,掃地盡矣。今我眾比高麗三之一,王將違之,不可。」

安東都護府存在的時間不長(鼎盛時期不超過十年,安史之亂後被廢止),但意義重大:其使得中原王朝勢力即晉朝以及南北亂世數百年後重新深入東北以及朝鮮半島地區,並牢牢控制了東北大部分地區,即使之後滄海桑田,中國東北地區也再未完全陷入外國的合法統治當中,而始終牢牢歸屬中國政權(渤海國是完全屬於中國歷史範疇的地方政權,遼,金等都屬於中國朝代,而高句麗情況複雜,大體可認為屬於中國和朝鮮半島的共同歷史)。

這,便是大唐留下的遺產。

但,同時也是中原最後一次直接統治朝鮮半島大半地區。

作者:雲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