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地筆記|東莞醫生DIY改造吸氧裝備,助病危患者轉危為安

東莞時間網 發佈 2020-02-04T14:21:08+00:00

東莞醫生DIY改造的吸氧裝備,幫助病危的患者轉危為安,設計有望用於搶救更多患者;東莞護士護理的病房,又有兩名患者康復出院;東莞醫生治療的患者病情有所好轉,隊員們的工作逐步進入正軌…

太陽升起,又是全新的一天。

東莞醫生DIY改造的吸氧裝備,幫助病危的患者轉危為安,設計有望用於搶救更多患者;東莞護士護理的病房,又有兩名患者康復出院;東莞醫生治療的患者病情有所好轉,隊員們的工作逐步進入正軌……

從武漢「戰地」頻頻傳來好消息,東莞市支援湖北疫情防控醫療隊的隊員們太棒了!

病人求生渴望 醫患生死相交

張麗華:市松山湖中心醫院

2月1日晚上班,巡查到病重的12床。這是一位有糖尿病病史、有心衰症狀的老太太。她有點興奮地告訴我們,「醫生,我的眼不腫啦,腳也不腫了」。

我心中油然升起一種複雜的感情,聽到病情好轉的喜悅感,一種想盡力幫助她的情緒,一種責任感,一種戰勝疾病的鬥志。我馬上溫和地回應,「會慢慢好起來的,你要多休息,少活動,有不舒服隨時,呼叫我們」。

病房裡的病人,基本都很配合我們的治療工作,眼神里透著感恩,讓我心裡暖暖的。雖然穿著防護服行動不便,在隔離病房工作起來仍心情很好。是的,在這種生死相交的醫患情誼下,工作的危險性不值一提。

還有個好消息。2月3日上班,我們東莞隊的吳格立醫生,在病房條件有限的情況下,積極想辦法,改造呼吸管道,提高氧療效果,幫助病人渡過了難關。其他醫院的呼吸科醫生很受啟發。大大點讚!

當時,這名患者血氧飽和度僅為50多,已經下病危通知了。吳醫生多番嘗試,花費了兩個多小時,才把管道改造好,病人血氧飽和度終於提升上來。

在此過程中,病人很煩躁,也不配合,吳醫生過了交班時間,還不撤離隔離病房,硬是把管道改造好,患者病情穩定才離開。

本來我們穿著隔離服在病房工作4個小時已經讓人精疲力盡,還要進行各種操作,對體力和腦力的消耗可想而知。為了病人的生命,他從沒說過放棄。

吳醫生對吸氧裝備的技術改造,也得到了同班二線醫生的肯定:今早我們班吳醫生改裝的上無創,U5病危病人值班期間血氧飽和度上升到90左右,也請大家看看這是否可做為一種搶救模式,包括我們應做的防護級別。

我們不遠千里來武漢援助,就是來幫助武漢人民的,請你們也一定要加油,我們陪你們一起共渡難關!

值完班留下今年「最美裸妝」

田亮:市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主管護師

2月3日0點,我們下班,交接完畢,差不多0點25分。排隊更換防護服,留守最後清理完組員的所有醫療垃圾,差不多0:40分。

進病房前,權哥提了一句:留張照吧,就差你的了。寫好名字,互相檢查防護服是否全部安全。所以,就有了這組照片。

今天下班比之前已經快了不少,更換防護服不能急,必須排隊來,緩衝間一次最多進兩個人才能保證安全。更換完衣物,同組的燕君說:我來給你留張照吧。然後,就有了今年的「最美裸妝」。

回到住處,時間已經到了凌晨1:15,已經比之前快了不少了,我們越來越適應了。從酒店到房間,還要經過層層消毒。酒店門口就要經過噴洒消毒,不能把細菌病毒帶回我們的住處。

大概1:40分消毒完畢,開始回房間,打開門第一件事就是沖涼洗澡。在武漢洗澡,非常講究,必須保證半小時以上的熱水澡,眼耳口鼻全部都要衝洗到,才能保證安全。

本來想剪頭髮,可戴口罩和帽子會滑動,更不能保證固定在位,容易導致頭髮雜亂。想出個新招,拿女兒扎頭髮的小皮筋揪了滿頭的小辮子,固定防散落。

2月3日,收到了東莞寄過來的「溫暖牌」戰衣。大家穿上後,瞬間精神抖擻了許多。感謝我們的後援團!

因為這次疫情,病房裡的供氧需求增加。這個時候,像炮彈形狀的氧氣筒派上了用場。很久沒有使用這麼大的氧氣筒了,平時在科室里,使用的是小號的,需要更換時都是找男同事過來幫忙。但來到這裡,也顧不了三七二十一了,自己拿起扳手就更換。

從來沒發現,自己有這麼大的力氣,挪得動一人高的氧氣筒。計算了下,一小時一瓶氧氣,就這樣更換下來,同組的小妹妹們瞬間個個變成了「女漢子」!也好,強身健體。

由於剛剛接手病房,沒辦法馬上解決患者各種需求,他們會著急。經過我們的耐心解釋,叔叔和阿姨們都開始理解,情緒逐漸平復。

這個床的阿姨可以安心的吃飯了,那個床的叔叔可以安靜地躺在床上接受治療了,另外一張病床的阿姨也可以安心地入睡了……他們感激地對我們說:「謝謝,謝謝你們這麼老遠,這麼不容易,專程來照顧我們…… 」

看到這些,聽到這些,連日來的辛勞瞬間煙消雲散。

又有兩名患者康復出院

羅良:市中醫院呼吸科護士

2月2日夜,今天的工作時間是16時至20時,但現在的我們還在公交車上等剩餘的隊員集齊,才能回酒店。今天的武漢有點小雨,不會太冷。一切都在走上正軌,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今天讓我高興的是,我護理的床位(13床—22床),又有兩個病人(13床,20床)可以出院了。

知道消息那一刻,我就是很想哭,可必須忍著,哭了就影響護目鏡的視物,影響後續工作。在防護物資緊缺的現在,我不能這麼任性。

我相信,整個病區的病人都會慢慢康復,陸續地出院回家!

今天上班,我的狀態比昨天又要更好一點,慢慢的熟悉自己護理的病人,看著自己分管的病人情況越來越好,對我們醫護人員無疑是最好的回報

。17床患者今天的血氧飽和度比昨天好了,有93%了,昨天的氣喘比較明顯,血氧飽和度只有86%,今天和她短暫交談了一下,她也很開心自己慢慢在康復。

在病房工作的每一天,我們最常聽到的是病人說的一句話是:你們辛苦了。

其實,我想說,我們穿上這件衣服,為的就是你們。你們的康復,就是我們堅持下去源源不斷的動力。

【隊員心聲】

馬柱儀(市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主管護師):

來武漢七天,想念遠在東莞的親人和同事,就在這個時候,手機上收到了科室同事專門製作的視頻。

視頻里,大家手工繪製了「中國加油,武漢加油,東莞加油,平安歸來!」等字樣,並用整齊的隊形展示。兄弟科室、交警支隊和小朋友們也發來問候視頻和相片。感謝你們!

郭映婷(市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護師):

小林老師的漫畫作品,很有創意,給我們醫護人員一股正能量,還能舒緩大家內心的壓力,有一股強大的「治癒」力量。我在朋友圈裡轉發分享了部分漫畫圖片給大家,希望它們能溫暖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的心靈,緩解大家的工作壓力。大家一起加油!

全媒體記者 李春燕

全媒體編輯 賈慶森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