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幼童創造生命奇蹟:溺水近乎腦死亡,半年後逐漸康復

寧夏新聞網 發佈 2020-06-15T09:53:34+00:00

「我發自內心地感謝每一位醫護人員,尤其是卞廣波主任,感謝你們,是你們給了我孩子生的希望。2019年12月4日下午,1歲多的陽陽午睡醒來,見爸爸媽媽不在身邊,便從床上溜下來走出臥室,然後走進了衛生間,衛生間地上有一個25厘米高的水桶,裡面的水有20多厘米深,是平時用來澆花的。

  「我發自內心地感謝每一位醫護人員,尤其是卞廣波主任,感謝你們,是你們給了我孩子生的希望。」6月11日,在自治區人民醫院康復醫學中心,銀川市民李先生為卞廣波主任及團隊送上3面錦旗以及厚厚的感謝信。從溺水近乎腦死亡到接受醫生長達半年的救治,再到發育水平恢復到接近正常年齡狀態,1歲多的陽陽(化名)創造了一個醫學奇蹟。

6月11日,在自治區人民醫院康復醫學中心,卞廣波主任正在給陽陽做檢查。

  不小心栽進水桶,男童溺水10分鐘

  陽陽出生在一個幸福的四口之家,打出生就機靈而健壯,10個月就學會了走路,最喜歡在家裡跑來跑去。

  2019年12月4日下午,1歲多的陽陽午睡醒來,見爸爸媽媽不在身邊,便從床上溜下來走出臥室,然後走進了衛生間,衛生間地上有一個25厘米高的水桶,裡面的水有20多厘米深,是平時用來澆花的。陽陽好奇地趴在桶邊上玩,卻一不小心倒栽進水桶里。當時,李先生正在接聽電話,陽陽的媽媽恰巧在外面晾曬衣服,大概10分鐘後,溺水的陽陽才被發現。

  李先生抱起陽陽放到床上,不停地呼喚他,此時,陽陽已經全身冰涼、面色發白。驚慌之下,李先生先清理了陽陽的口腔,又給他做人工呼吸,同時撥打120由工作人員給予搶救指導。「加油,繼續按壓,不要放棄,救護車很快就到,你要為孩子贏得最寶貴的搶救時間。」在最危急的時刻,李先生按照工作人員的指導對陽陽進行心肺復甦,那15分鐘,對於李先生如同過了一個世紀。經過不斷努力,陽陽終於有了呼吸。此時,救護車也趕到了。

  重症監護室外,家人接到一張張病危通知書

  在救護車上,陽陽每分鐘保持3到5次的呼吸狀態,隨後被就近送到了自治區人民醫院。在急救室,醫護人員立即對陽陽進行插管、檢查,此時距事發已經過去了40分鐘,隨後,陽陽被送入ICU(重症監護室)治療。李先生一家在ICU門口焦急的等待著,等來的卻是一張張病危通知書。幸好,在醫護人員的努力下,兩天後,陽陽終於睜開了眼。「原以為陽陽再無大礙,但當晚孩子就開始嚴重抽搐,進而呼吸衰竭,再次進入ICU,只能靠呼吸機維持生命。」李先生回憶起當時的情景仍心有餘悸,眼中泛淚。

  在ICU的12天裡,陽陽持續出現抽搐、呼之不應、身體呈嚴重反弓狀態、手足向背強牽、軀體低溫但滿頭出汗的症狀,還有嚴重的吸入性肺炎,更喪失了吮吸和吞咽的本能,心率維持在每分鐘50次至70次,臟器功能和腦神經嚴重損害,需要神經專科醫生及時醫治。

  2019年12月17日,自治區人民醫院康復醫學中心主任、兒童神經及康復學科教授卞廣波查看了陽陽的病情,發現其腦電圖平直基本未見波峰與波谷,核磁共振檢查雙側大腦半球瀰漫性異常信號,初步判斷陽陽腦損傷嚴重,及時治療也會面臨非常嚴重的生存質量問題。

  「當我被告知陽陽即使救過來也不一定和正常孩子一樣,我的心都要碎了,但我們不能放棄他,不能沒有努力就宣判他死亡,我還是堅持讓卞主任盡力去治療。」李先生說。為了讓陽陽更好的恢復,康復醫學中心科室每8小時安排1名護士對其進行專人護理,有醫生還以院為家晝夜值班,只為能及時應對患兒病情。「醫護人員眼中流露出對孩子的無盡關愛,讓我和家人特別感動。」李先生說,2020年1月1日,陽陽臉上終於再次露出了笑容,雖然有一些呆滯,但他和妻子卻抱頭痛哭,這個笑容給了他們極大的勇氣。

  奇蹟發生,陽陽會叫爸爸媽媽了

  據自治區人民醫院康復醫學中心神經電生理室主任拓煒介紹,當時陽陽的腦電圖背景波在2至10微伏之間,接近於電靜息狀態,經評估已嚴重昏迷。

  入院後,醫生立即為陽陽安裝了視頻腦電監測系統,對腦功能進行24小時長時程監測,根據臨床及腦電生理表現,調整藥物和治療方案。兩周後,陽陽的腦電圖有波動的起伏,波幅逐漸提高,經過半年的治療,陽陽的腦電圖背景波已經恢復到接近正常孩子的數值了。

  「整個救治過程最難的就是又要恢復患者的生命活動,還要抑制他的異常腦電活動所致的驚厥發作,也就是阻斷持續抽搐,讓兩者達到平衡。」據卞廣波主任介紹,陽陽當時呼吸、心跳全部停止,接近腦死亡,經過搶救呼吸、心跳恢復了,但腦功能一直處於腦死亡邊緣狀態。我們利用神經電生理技術、神經臨床診療救治技術和兒童康復技術方法結合,經過不懈努力患兒病情好轉,生命活動逐漸恢復。經過半年的康復訓練,患兒從植物人的狀態,恢復到出現肢體活動,現在還可以喊爸爸媽媽,能做各種表情表達自己的情緒。」卞廣波主任欣慰地說,這樣的病例在全國來說都十分罕見,能救過來也是奇蹟,而患兒發育水平現在已康復到接近正常年齡狀態,更是創造了奇蹟中的奇蹟。(新消息報記者 邱曦 文/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