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要警惕的事情,這些抗抑鬱藥物可能會改變你的性格

阿爾法心理研究所 發佈 2020-04-25T08:11:03+00:00

在彼得·克拉馬所著的《神奇百憂解》一書中,他提出了好多個案例,有些人在症狀折磨下不堪重負,但服用百憂解後不僅症狀好轉,而且自己的性格也發生了巨大改變。

一個心理諮詢匠帶你進入自己內心的世界,喜歡的關注吧!

文/老K

當你聽說有時候藥物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性格後,你是否會有些恐懼。

作為解決抑鬱症的重要辦法之一的抗抑鬱藥物,其實很早之前就有人懷疑可能會改變我們的性格。

正作用:神奇的百憂解

很多人都知道百憂解是過去解決抑鬱症的重要「武器」之一,其實百憂解不僅能改善心理症狀,有時候還能改變一個人的個性。

在彼得·克拉馬(Peter Kramer)所著的《神奇百憂解》一書中,他提出了好多個案例,有些人在症狀折磨下不堪重負,但服用百憂解後不僅症狀好轉,而且自己的性格也發生了巨大改變。比如有些人不僅變得自信,而且更加容易面對人生的挫折,並且人際關係也大大改善。

後來他發現有抑鬱、焦慮、強迫等神經症問題的人多多少少性格方面也都有問題,不過當克拉馬給這些人服用百憂解後,很多人的症狀不僅消失,一些積攢已久的不良性格也有所改善。

這就是為什麼克拉馬會創造出「心理美容精神藥物學」(cosmetic psyciopharmacoligy)這個專有名詞的原因,他認為百憂解可以幫助病人打造美好的心靈。

副作用:改變一個人的人格

2009年有學者對此好奇,專門做了一項研究探討抗抑鬱藥物是否真的能夠改變一個人的人格。

對此尤其是針對大五人格中「神經質」人格進行研究,從恐懼、內疚、嫉妒、焦慮等情緒進行研究。

研究者將一些中度抑鬱症患者分為三組,分別給予抗抑鬱藥帕羅西汀(一種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SRI)、安慰劑和談話療法。然後在16周內觀察他們的情緒和性格變化。

研究結果表明:抗抑鬱藥物讓這些人的神經質人格水平降低,有研究者表示是藥物影響最明顯,其他幾個因素並不明顯。

更令人意外的是,藥物對神經質人格的減少程度,甚至高於對抑鬱的減緩程度。

不過我們要明確一點是,神經質人格並不都是不好的,比如藝術家甚至從事細節工作的人,多一些敏感反而成為了他們的天賦。

「美國精神病學家Peter Kramer曾警告大家,抗抑鬱藥物可能會讓患者變得冷漠。如果我的朋友需要服用抗抑鬱藥,我肯定希望他知道這一點」,DeRubeis說。需要強調的是,這些研究結果並不是讓人們停止服藥。

(⭐️優質心理學和心理成長社區,這裡會每日分享優質心理學和精神衛生知識,大家一同成長討論吧!)

寫下這篇文章,是希望我們對幫助我們的藥物有更多了解,知道一些正作用,也要了解一些副作用。

這樣我們才能讓這些幫助我們的藥物在幫助我們的同時,少一些對我們的傷害。


⭐️更多心理療愈文,可以參考我的學習經驗:

↙↙點擊連結閱讀更多文章,推倒阻礙改變內心的障礙!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