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的發生與哪些因素有關?

腫瘤科專家尚建中 發佈 2020-04-28T06:23:06+00:00

1.乳腺癌與月經一般認為,月經初潮時間早、絕經時間晚、第一胎生育年齡晚是乳腺癌最主要的三個危險因素。

1.乳腺癌與月經

一般認為,月經初潮時間早、絕經時間晚、第一胎生育年齡晚是乳腺癌最主要的三個危險因素。

即:乳腺癌的發生與卵巢功能有關。

(1) 初潮年齡:初潮年齡愈早,將來患乳腺癌的幾率愈大。初潮年齡小於12歲與大於17歲相比,乳腺癌發生的相對危險度增加2.2倍。

初潮年齡與絕經前乳腺癌的發病有關,而與絕經後乳腺癌的關係不大。

(2) 絕經年齡:55歲以上才絕經者,得乳腺癌的幾率比45歲以下絕經者多1倍。自然絕經年齡小於35歲者乳腺癌的危險性為絕經年齡50歲以上婦女的 1/3。

(3)初潮與絕經年齡:標誌著行經時間的長短。有效行經40年以上的婦女比行經30年的婦女發生乳腺癌的危險性增加1倍,行經35年以上比行經 25年以下者危險性增加2倍。另外,月經初潮早及經期間隔時間短者,乳腺癌發生率亦增高。

2.乳腺癌與婚姻、生育

1713年就已發現,法國終生獨居的修女中乳癌發病率很高。

流行病學研究表明:未婚者發生乳癌的危險為已婚者的2倍;結婚而不育或第一胎在30歲以後亦為不利因素。

適宜年齡的首次足月妊娠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但流產會破壞這種作用,尤其是流產還會增加乳腺癌的危險。

研究認為,自然流產不增加乳腺癌的發生,而人工流產則增加乳腺癌的危險。這是因為懷孕婦女人工流產後,妊娠被突然中斷,體內的激素水平驟然下降,剛剛開始發育的乳腺腺泡突然停止生長,腺泡變小,讓乳腺復原,但這種復原常常是不完全的,可誘髮乳腺疾病。

一般認為,生過1個孩子的婦女患乳腺癌的機會要比沒有生育的婦女少。18歲前首次生育者,患乳腺癌的機會比將近30歲才生育者少4倍;30歲以上首次生育者,發生乳腺癌的危險性增大。

天津的一項婦女患乳腺癌的危險因素調查結果表明:第一胎生育年齡晚和未經產婦患乳腺癌的危險係數增加。未經產婦的危險係數低於第一胎生育年齡35歲以上年齡組,高於34歲以下的各年齡組。

以第一胎生育年齡大於等於19歲年齡組為基準,未經產婦的相對危險係數為 29,第一胎生育年齡在35歲以上組相對危險係數為 3.5 。

哺乳對乳腺癌的發生是有保護作用的,主要是對絕經前的婦女。

1977年報導,香港船民因右手要操作,所以習慣於左手抱嬰右乳哺乳,結果發現他們的乳癌80%發生於左側。

加拿大的愛斯基摩人哺乳一般超過3年,其乳癌的發生率就非常低,哺乳可降低乳癌的危險性。

3.乳腺癌與遺傳

有人研究發現:有乳腺癌家族史者、其母親在絕經前曾患雙側乳癌的婦女,自身患乳癌的危險性為一般婦女的9倍,即她們當中的半數人可能患乳癌。

而且乳腺癌病人的第二代出現乳腺癌的平均年齡約比一般人提早10年左右,多發生在絕經前。這種易患傾向不僅與母系有關,也與父系有關。

母親未患乳腺癌,但自己的姐妹當中有兩人患乳癌,那麼自己患病的危險性則為常人的3倍。

4.乳腺癌與生活習慣

乳腺癌不是一種不可避免的遺傳性疾病,還與其他因素如生育、飲食、內分泌等有關,只有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才會導致乳腺癌發生。

(1)吸菸:絕經期前吸菸的婦女發生乳腺癌的危險顯著高於非吸菸者,而絕經後者則無差別。

(2)飲酒:飲酒婦女乳腺癌的發生率比非飲酒者高40%~90%,飲酒的種類和飲酒的量與發病率亦有關係。有些報導認為飲酒可使乳腺癌發病的危險度提高145%~200%。但飲酒還與社會經濟地位有關,可能只是混雜的作用。

5.乳腺癌與避孕藥

以前的研究認為,婦女在育齡中期使用口服避孕藥,並不增加乳腺癌的危險性。近期的研究證明,複方口服避孕藥輕度升高乳腺癌風險,與從未使用複方口服避孕藥者相比較,當前使用者和新近使用者中乳腺癌風險輕度升高。

怎樣預防乳腺癌?

1.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

從上述資料看,不良的生活方式無疑是乳腺癌發生的一個重要的原因,因此,緩解精神緊張、不熬夜、不吸菸、避免人工流產、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順應人類自然生殖繁衍規律,這些都是我們自己可以做到的。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將可以減少乳腺癌對我們健康的危害。

2.做好乳腺疾病的普查工作:

一個女孩子從一生下來,她患上乳腺癌的幾率是10%,因此普查是最好的預防方法。每次普查均須行超聲波和外科檢查,35歲以上的婦女應考慮行鉬靶檢查。

3.預防性治療:

對良性乳腺疾病可以短期預防性應用三苯氧胺。

好了,今天的話題我們就探討到這裡,我是腫瘤專家一尚建中,如果您想了解更多腫瘤相關的問題,請點擊左下方「了解更多」立即諮詢醫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