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建議:日常飲食,3「白」吃不得,多吃2口,傷肝不淺,警惕肝臟癌變

藝術東方必讀 發佈 2020-05-23T10:42:04+00:00

最近一年,孟先生時常乏力,感到疲憊,以為是工作生活壓力大所致,也就沒放在心上。食鹽是生活中必須的調味品,男人過了40歲,隨著身體器官功能的減緩,口味也會變重,但是攝入過量的食鹽,會造成肝臟解毒負擔變重,醫生建議,日常生活中要減少食鹽的攝入,食鹽會導致血容量增加,對血管壁的側壓力增

  42歲的孟先生,從不喝酒,卻怎麼也沒想到,自己會被確診為肝癌。

最近一年,孟先生時常乏力,感到疲憊,以為是工作生活壓力大所致,也就沒放在心上。


  半年前,孟先生髮現,手掌出現了「紅點」,但是不痛不癢,也沒太在意。

  可是最近一段時間,手掌上「紅點」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大,並且,奇蹟臉色也發黑,想著去醫院檢查一下。

  肝是人體五臟之一,以代謝功能為主,在身體中扮演著去氧化、存儲肝糖等作用,肝臟與膽互為表里,所以肝也有促消化的作用。

  肝臟最為重要的功能則是解毒功能,不管是食物或體內代謝的有毒物質,均要在肝臟的解毒下變成無毒或微毒的,隨著膽汁或尿液排出體外。

男人過了40歲,工作應酬多,不良的飲食習慣和和生活習慣,容易對肝臟造成損傷,更要注重對肝臟的保養。


  醫生建議,日常少吃3白,多吃2物,有助於排肝毒、養護肝臟,適合養生。

  少吃3白

  1、豬油

豬油作為食用油的一種,很多家庭依然在食用,很多人認為豬油炒菜比較香,因此長時間食用豬油,其實這種行為對身體的損傷比較大。

豬油中熱量比較高,其中的飽和脂肪酸,會對增加體內脂肪含量,導致脂肪大量沉積在血管壁上,堵塞血管,而肝臟要對所用的血液進行解毒,大量的脂肪沉積在肝臟內,造成肝臟壓力過大,還不利於維持肝臟內部環境的潔凈,還可能引發肝細胞內堆積過多的脂肪,形成脂肪肝。


  2、白糖

白糖是一種結晶體,白糖中細微的晶體是無法被水溶解的,這種晶體進入體內,在血管中摩擦血管壁,造成血管壁損傷,血管進行自我修復後,會增加血管壁的厚度,日積月累血管就會斑塊、堵塞的情況,血流速度減慢,就會造成血液粘稠,從而加重肝臟解毒負擔,對肝臟不利。

因為肝臟本身解毒工作量比較大,常吃白糖不利於糖分的及時消化、吸收、排泄,從而造成體內脂類物質增多,引起高血脂等症,不利於肝臟健康。


  3、食鹽

食鹽是生活中必須的調味品,男人過了40歲,隨著身體器官功能的減緩,口味也會變重,但是攝入過量的食鹽,會造成肝臟解毒負擔變重,醫生建議,日常生活中要減少食鹽的攝入,食鹽會導致血容量增加,對血管壁的側壓力增加,導致血壓增高,過量的食鹽會灼傷津液,讓人產生口渴的感覺,需要大量的水來緩解,大量的水分會增加肝臟壓力,肝臟解毒速度減慢,會造成水分滯留,無法排出體內,因此出現水腫的情況。


  多吃2物,清肝毒,修復肝損傷

  1、芹菜

中醫認為青色入肝,想保護肝臟健康,可以多吃青色食物,芹菜是常見的食材,具有清熱解毒、平肝降壓的作用,對於肝火過旺引起的口乾口苦,芹菜有很好的緩解作用,人體中多餘的脂肪、糖分、蛋白質等新陳代謝產生的廢物和腸道內食物殘渣,是體內毒素的主要來源。

多吃芹菜,其中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可以促進腸胃的蠕動,將肝臟和腸道內代謝的毒素排出體內,有助於養護肝臟健康。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