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維,秦公簋的伯樂

中國甘肅網 發佈 2020-01-20T18:05:46+00:00

「秦公簋,器高19.8厘米,口徑18.5厘米,足徑19.5厘米,腹徑23厘米。弇口,母口深蓋,蓋面呈圓弧狀,蓋頂突起小圓握。鼓形圓腹,圈足外侈。雙獸首耳微上揚,耳下無珥。蓋坡沿與腹上部飾細密蟠虺紋,蓋面與腹下部飾瓦壠紋,圈足飾上下兩重波帶紋。蓋54字,器身51字,器、蓋聯銘,合而

原標題:王國維,秦公簋的伯樂

  秦公簋

  有時候,古玩文物,也像人一樣需要伯樂。郭沫若一眼看出銅奔馬與眾不同,由此走向世界。他就是銅奔馬的伯樂。

  伯樂出現的時間,有早有晚。甘肅天水出土的秦公簋,流傳多年,還被用來裝殘渣剩飯,這樣流傳了多年,直到王國維看到後,才慧眼識珠,一眼看出它的價值。這件秦公簋有著與眾不同的經歷。

  它的發現者,最初是個放牛娃。他追趕驚牛的時候,一腳卻踢出個東西。像盆子,還有兩隻耳朵。敲一敲,有金屬聲。這個盆怎麼也值三五十個銅錢,放牛娃開心了。

  幾天後,銅盆出現在當鋪。當鋪老闆掃一眼就知道是銅的。很爽快地拿出幾枚小錢,將放牛娃打發走了。最後,這件銅盆進了省城。流落到酒肆中,用來放殘漿。

  一天,忽然一個商人來到後堂,掃了一眼,心就突突跳,商人給酒肆老闆一點錢就拿走了。然後,商人花大價錢找人鑑賞,僱人包裝,四處宣傳,後來敬獻給了督軍。督軍將銅盆帶到了天津。1923年,國學大師王國維在北京見到此物,大為驚奇,為其撰文,取名《秦公敦跋》(當時稱簋為「敦」)。銅盆一鳴驚人。

  如今,人們把這個銅盆叫做秦公簋。「秦公簋,器高19.8厘米,口徑18.5厘米,足徑19.5厘米,腹徑23厘米。弇口,母口深蓋,蓋面呈圓弧狀,蓋頂突起小圓握。鼓形圓腹,圈足外侈。雙獸首耳微上揚,耳下無珥。蓋坡沿與腹上部飾細密蟠虺紋,蓋面與腹下部飾瓦壠紋,圈足飾上下兩重波帶紋。蓋54字,器身51字,器、蓋聯銘,合而成一篇完整的祭祀文章,共計105字。」

  上世紀初,有青銅器銘文一字值一萬大洋的說法。而在秦公簋上有105字的銘文。開頭寫道:「秦公曰:丕顯朕皇祖,受天命……」20世紀30年代,簋被捐獻給北京故宮博物院。

  文丨王文元

來源:蘭州晨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