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污染的微小顆粒可能引發非致命性心臟病

艾德醫訊 發佈 2020-01-28T19:09:29+00:00

信用:Dreamstime一位耶魯大學附屬的科學家發現,即使暴露在空氣污染中常見的環境超細顆粒中幾個小時,也有可能引發非致命性心臟病發作。

信用:Dreamstime

一位耶魯大學附屬的科學家發現,即使暴露在空氣污染中常見的環境超細顆粒中幾個小時,也有可能引發非致命性心臟病發作。

心肌梗塞(MI)是全世界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形式。超細顆粒(UFP)的大小為100納米或更小。在城市地區,汽車尾氣是UFP的主要來源。

據認為,《環境健康觀點》雜誌上的這項研究是首次對UFP暴露和心臟病發作的影響進行流行病學調查,該研究使用每小時暴露間隔的顆粒數量,顆粒長度和表面積濃度進行。

助理教授Kai Chen博士說:「這項研究證實了長期以來一直令人懷疑的東西- 空氣污染的微小顆粒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心臟病。在暴露的最初幾個小時內尤其如此。」在耶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任職,也是該研究的第一作者。「升高的UFP水平是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

由於UFP的體積小,單位質量的表面積大,並且具有穿透細胞並進入血液系統的能力,因此構成健康風險。慕尼黑亥姆霍茲中心流行病學研究所所長,論文的共同作者安妮特·彼得斯說:「我們是在1990年代的一項流行病學研究中首次證明UFP對哮喘患者健康的影響。」 「自那時以來,已經發表了大約200項其他研究。但是,流行病學證據仍然不一致,不足以推斷因果關係。」

在流行病學研究中缺乏一致的發現可能部分是由於檢查了不同的大小範圍和檢查指標以表征環境UFP暴露。Chen和他的合著者對短暫暴露於UFP是否會引發心臟病以及顆粒長度和表面積濃度等替代指標是否可以改善對UFP相關健康影響的研究感興趣。

Chen與來自慕尼黑的亥姆霍茲中心,奧格斯堡大學醫院和諾德林根醫院的同事一起,檢查了德國奧格斯堡所有非致命性MI病例登記表中的數據。看著超過5,898非致死性研究心臟發作 2005年至2015年個人心臟發作之間對患者的的小時空氣污染超微顆粒的數據進行了比較心臟發作和調整一系列其他因素,如當天周,長期時間趨勢和社會經濟地位。

「這代表了在確定短期健康影響方面理解超細顆粒暴露的適當指標的重要一步,因為顆粒長度和表面濃度的影響要強於顆粒數濃度的影響,並且在調整其他空氣後仍保持相似污染物」,陳說。「我們未來的分析將檢查每小時暴露於空氣污染和極端溫度的總和。我們還將確定與先前存在的疾病和藥物攝入有關的脆弱亞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