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咽拭子是什麼?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前你要知道的五件事

中國質量萬里行 發佈 2020-06-14T16:20:46+00:00

隨著返工返校逐步開始,核酸檢測報告和綠碼成為了人們必不可少通行證。如果你還沒有做核酸檢測,不妨先看一下這篇文章,本文將科普關於核酸檢測的五件事。

文/老蔡嚼根

隨著返工返校逐步開始,核酸檢測報告和綠碼成為了人們必不可少通行證。但是在哪裡進行核酸檢測?在COVID-19鼻拭子測試期間實際發生了什麼?如果您的測試結果返回陰性,那意味著什麼?如果你還沒有做核酸檢測,不妨先看一下這篇文章,本文將科普關於核酸檢測的五件事。

什麼是咽拭子?如何工作?要注意什麼?

咽拭子分為鼻咽拭子和口咽拭子。

鼻咽拭子,是提取鼻咽部上皮細胞和分泌物的取樣工具。取樣方法為,用滅菌的鼻拭子深入到鼻腔內,併到達鼻咽部通過旋轉或擦拭等方式提取分泌物和鼻咽部上皮細胞,然後將粘有分泌物的一段放入無菌容器內,再進行病原學檢測。

值得注意的是身體不習慣這個動作。一方面,它可以激活淚道反射,這意味著如果操作正確,會刺激流淚。由於拭子也會接觸到喉嚨的後部,因此它可能還會觸發嘔吐反射。

口咽拭子,是提取口咽部的黏膜細胞和分泌物的取樣工具。取樣方法為,用滅菌的咽拭子等物品深入到咽部,通過舌根到咽後壁、扁桃體隱窩、側壁等處,左右反覆擦拭2~3次,輕輕取出拭子。然後將提取的黏膜細胞和分泌物一端放入無菌容器或裝有培養液的容器內,送檢病原學檢測。

值得注意的是口咽拭子取樣時,病人要儘量張口,醫務人員反覆觀察咽部情況後,再進行取樣。為了避免影響檢查結果,細菌培養的咽拭子取樣儘可能在服用抗生素藥物前。口咽拭子取樣最好在進食前,另外取樣前要漱口,取樣和取出拭子時要避免觸碰舌頭、懸垂體、口腔黏膜和唾液。

還有其他類型的COVID-19測試嗎?

唾液是另一種正在探索的標本類型,初步數據看起來確實很有希望。但是我們仍在等待更大的研究來證實這些初步發現。除了可以檢測病毒遺傳物質的核酸檢測外,還可以進行抗原檢測,可以檢測刺激抗體產生的病毒蛋白或免疫系統對入侵者的反應。雖然抗原測試更快,但它們也比核酸測試敏感得多。因此,哪怕陽性抗原測試是有益的,但陰性結果需要通過更敏感的核酸測試來確認。

如果需要對COVID-19進行測試,該怎麼辦?

目前基本省級三甲醫院都具有核酸檢測的能力,每個城市也有定點醫院可以做。您可以通過醫院的官網來挂號預約。一般核酸檢測在上午進行,現在不超過三天就能夠拿到結果。

我有可能會得到假陰性的測試結果嗎?

這是一個普遍的問題,重要的是要指出,處於感染初期且無症狀的患者可能會出現陰性測試結果。對該個體進行重複測試很可能是陽性的,因為他們體內的病毒數量增加到了可檢測的水平。如果您的醫生認為對COVID-19的懷疑指數很高,他們可能會重複測試以確認初步結果。

核酸檢驗陰性是不是能排除新冠肺炎?

核酸檢測如果是陰性,也不能完全排除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新型冠狀病毒主要侵犯肺部黏膜,對上呼吸道黏膜侵犯反而相對比較少。因此,現在發現有一些病人,咽拭子的核酸檢測有1次、2次甚至有3次是陰性,而到第4次或者是查痰才發現是陽性。要根據流行病學史,如果確實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有密切接觸史,即使1次、2次陰性,也要高度警惕。 第一,可以反覆再做,第二,可以留取痰液標本做核酸檢測。因此,結果為陰性,則需要再次測,測量數次都是陰性的話才可排除風險。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