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頭壞死難治癒?沒想像中那麼困難

骨科趙醫生 發佈 2020-06-15T16:04:55+00:00

股骨頭壞死患者在治療過程應注意什麼?對骨修復過程不能操之過急,不必過於頻繁複查X線片或CT,因為即使病情好轉,X線片上也不會在短期內有變化。

股骨頭壞死患者在治療過程應注意什麼?

股骨頭壞死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應密切與醫生配合,並需注意以下事項:

(1)必須堅持按療程治療,不能半途而廢,也不能時斷時續。

(2)治療過程不能濫用其它治療股骨頭壞死的藥物和手段。

(3)治療過程中不能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或其它影響療效的藥物,慎用抗炎鎮痛藥。

(4)不能飲酒、吸菸,不吃過於油膩食物。

(5)防止扭傷,跌傷及過度勞累,並避免劇烈運動。

(6)堅持減少負重到骨修復正常。

(7)按治療階段逐漸進行功能鍛鍊,塑造髖關節。

(8)對骨修復過程不能操之過急,不必過於頻繁複查X線片或CT,因為即使病情好轉,X線片上也不會在短期內有變化。一般主張,3-6個月拍片一次為宜。

對於止痛藥一般來說短時間內能使股骨頭壞死止痛的藥物都是強止痛藥品,這些藥品主要是迅速緩解疼痛,對於股骨頭壞死沒有治療作用,這些藥物對股骨頭的副作用有以下兩個:

一方面藥物使關節疼痛減輕,使保護性痙攣的肌肉放鬆緩解,使患者更多地使用患病關節,其結果是患肢又遭受過多的應力作用與磨損,使壞死加速。

另一方面,這些藥物能抑制攝護腺素的產生,因此也即妨礙了軟骨下骨質的修復重構,因為骨質的修復是以攝護腺素所引起的炎症為動力的。儘管這些藥物引起的關節破壞與缺血性壞死不同,但它的確破壞了壞死骨質的修復,而且加速了關節面的塌陷和死骨破碎、游離的過程,最終也導致了骨質的壞死。

股骨頭壞死屬於骨科中的頑疾,不要盲目服用止痛藥物。目前止痛藥品用了只會加速病情的發展。

股骨頭壞死治療時間相對較長:股骨頭壞死是由某些致病因素造成股骨頭及其附近血管受損或堵塞,造成骨細胞不斷缺血,形成壞死,此環節需要一定的時間積累。另外,該病早期症狀不明顯,從病變發生到被患者發現,也需要時間,如患者不能及時發現,就會加大治療難度。

股骨頭壞死需要從根本上治癒,就需要疏通血管,恢復供血,通過每個患者不同病情以及個體差異現配的一人一方口服和外敷的保守治療藥物和康復保健(功能鍛鍊、減少負重)如不能長期堅持,對患者來說只有「害」而無「益。(治療過程中患者會明顯感覺到酸麻無力熱脹痛的感覺,甚至有的會出汗發涼,勿驚慌,這是正常的藥效反應。)

貴在堅持的重要性:如果患者斷斷續續地服用藥物和不注重日常保健,可以很肯定的說,註定離康復之路還是很遠!患者只有經過長期的堅持,配合好醫生的病情回訪跟蹤,才會起到對股骨頭快速治療的康復作用。股骨頭壞死患者需將康復保健融入到日常的生活中去,隨時隨地進行,堅持不懈,方能看到曙光。

經過治療的患者都能達到什麼程度呢?看下面:

早期診斷(1-2期),通過保守治療是可以治癒的,病人治癒後可完全恢復正常人的功能,無疼痛發作,像正常人一樣行走、工作和生活;醫學拍片顯示,壞死骨吸收,新骨細胞充分再生。

中期(3期)的股骨頭壞死,通過治療,大部分股骨頭壞死病人可以達到臨床治癒,即疼痛減輕或消失,病情得到控制,關節功能基本得以保留,行走基本正常,大部分病人可以完全恢復正常人髖關節功能,不伴有疼痛症狀;即:不喪失勞動能力,能生活工作、不留後遺症。

股骨頭壞死晚期(4期),重症患者不能自理的情況下,大部分也可達到臨床治癒,輕度跛行,疼痛不明顯。即:不喪失自理能力,能生活能簡單工作。

我們需要的是能直達病灶、清除炎性壞死物質、修復骨質,具體還需要根據患者的年齡、病理類型、生活環境因素、身心情況等因素綜合考慮。一般股骨頭缺血性壞死Ⅰ期、Ⅱ期、III期、IV期患者,通過恢復血供、從根治療就可達到不手術不住院不置換的效果。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