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剛過,我卻查出乳腺癌!幸運的是,我遇見了他

好醫友 發佈 2020-05-13T09:25:45+00:00

上個月,疫情向好,我的生活也逐漸走出疫情的陰霾。正當一切步入正軌時,我卻無意中摸到左乳房有個小腫塊,心裡開始不安起來。

上個月,疫情向好,我的生活也逐漸走出疫情的陰霾。

正當一切步入正軌時,我卻無意中摸到左乳房有個小腫塊,心裡開始不安起來。後來,在老公陪同下,我去醫院做了乳腺鉬靶及MR檢查。老公說他查過資料,很多女性都有乳腺增生或結節,都是良性的,安慰我不用怕。

我也希望是自己多慮了。然而,當醫生告訴我腫塊可能是惡性時,我緊繃的神經一下子崩了……他後面還說了很多話,可是我一個字也沒聽清。好在老公強撐著保持冷靜,才勉強完成了和醫生的交流。按照醫生的意思,我要儘快做活檢,才能明確結果是好是壞。如果確認是乳腺癌,就得儘快治療。



從醫院回來,老公不停地勸慰我,等我緩過神後,突然有些莫名感動:平時話不多的他竟然一下子成了「話癆」。我相信,不管發生什麼事,他都不會離開我,哪怕因為癌症切掉了乳房,他也不會嫌棄我吧。我真的應該感謝命運讓我遇到他。無論如何,我都得挺住,希望能陪他走完這一生。

很快,我辦理了入院手續,進行了相關的術前檢查和手術活檢,術中病理提示左乳浸潤性癌,左腋窩前哨淋巴結癌宏轉移。後來我接受了左乳癌皮下腺體切除和腋窩淋巴結清掃。術後診斷:IIB期乳腺癌,Luminal A型,ER與PR強陽性,HER2陰性。

在家人的照顧下,我恢復得很快,醫生建議我後續要考慮進行EC-T或TC×6輔助化療和內分泌治療。

為謹慎起見,老公希望能諮詢一下權威專家。他說,方向比努力更重要,更何況還是性命攸關的事呢?

他和主診醫生商量,決定先通過院內好醫友中美遠程會診平台,諮詢美國腫瘤專家的第二診療意見後,再來定具體的治療方案。

對他的做法,我一開始並不理解,甚至覺得沒有必要:咱們中國的醫生也不差,幹嘛還要多此一舉。但未曾想,這次遠程視頻會診,讓我收穫良多。我很慶幸自己遇到了麥可·卡斯楚(Michael Castro)博士。



好醫友醫療網腫瘤專家Michael Castro博士

關於我的後續治療, 卡斯楚博士給了很多重要的指導,讓我更有信心對抗病魔。

/ 關於術後治療 /

卡斯楚博士強調,乳腺癌其實並不是一種病,而是多樣化的疾病群,對所有Ⅰ、Ⅱ期患者都進行化療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現在通過分子基因檢測可進一步明確癌症轉移復發和死亡的潛在風險。通過檢測,能明確無法從化療獲益的低危患者和化療後可極大提高生存率(死亡率降低超過70%)的高危患者。通常只有大約15%的患者為高危,其餘為低危。如果每個患者都進行化療,許多病人會過度治療。

對我的情況,他認為用基因組測序進行風險分級是合理的,建議使用Mammaprint· profiling 。根據基因組篩選的結果,將決定是否建議化療。

如果需要化療,該如何實施?

對此,Castro博士就4個主要問題與院內醫生進行了討論:包括劑量密集化療、禁食模擬飲食、預防心肌病、預防脫髮。

· 劑量密集化療

乳腺癌化療中最重要的創新可能為治療間隔安排為2周,而不是3周。這充分利用了Gompertzian生長動力學,即癌症在通過化療縮小後增長非常迅速,隨後減慢。結果是,治療間隔安排為2周時,消除癌症的幾率更高。隨機的臨床試驗證明與每3周比較,每2周即「劑量密集」計劃的治癒率更高。隨後,亞組分析表明這種方法在激素受體陽性患者組(如本患者)中與常規3周治療相比,劑量密集化療可使死亡率降低19%。在美國,這種方法代表了對任何適合接受化療患者的標準治療。因此,強烈推薦將這個策略納入治療計劃。

· 禁食模擬飲食

禁食模擬概念允許每天300千卡(Chemolieve·)或每天600千卡(Prolon·)的最小卡路里攝入量。Prolon(一種5天禁食營養配方)已經商業化了,而Chemolieve已經進行了許多臨床試驗,證明在實驗室觀察到的效果在臨床上也是可行的。從卡斯楚博士的臨床運用世間來看,他認為禁食模擬飲食是可靠的方法。該方法的特性在於它避免過度刺激細胞內MTOR信號,而MTOR信號是腫瘤生長強信號。若決定每2周化療禁食一次,推薦禁食4天,從每化療周期的第2天開始。

· 預防心肌病

表柔比星是一種蒽環類藥物,是治療乳腺癌最有效的藥物之一。蒽環類藥物會釋放活性氧,有削弱心肌並減弱心肌收縮力的風險,晚期可出現充血性心臟衰竭症狀。他建議,可考慮用依那普利、坎地沙坦或卡維地洛預防心臟毒性。更推薦依那普利,因為最容易控制劑量。如果有咳嗽,可換用坎地沙坦。每天記錄3次血壓,直到血壓穩定。

· 預防脫髮

蒽環類化療對毛囊非常不利,並且在EC化療期間,每個人都有脫髮。推薦使用英國產的Penguin冷卻帽。它通過冷卻頭皮,在化療期間會減少流向毛囊的血流。如果讓護士在治療期間每15分鐘更換一次帽子,能保留90%的頭髮。

/ 關於激素治療 /

卡斯楚博士表示,對所有雌激素受體陽性(ER+)患者都建議進行內分泌治療,尤其像我這種luminal A型乳腺癌患者,受益可能更大。自從1970年以來,研究表明ER+癌症沒有雌激素刺激其生長就會死亡。使用內分泌治療早期乳腺癌,死亡率降低40-50%。

相關臨床試驗結果顯示,與單獨使用內分泌治療藥物他莫昔芬相比,卵巢抑制聯合他莫昔芬治療死亡率降低約24%。35歲以下的女性死亡率降低了44%。因此,無論如何,強烈建議卵巢抑制治療(用Triptorelin或Lupron)。

而在使用他莫昔芬前,他建議基因檢測確保身體可以代謝他莫昔芬產生活性產物,因為涉及CYP2D6或CYP2C19藥物代謝先天障礙(多態性),大約有7-8%的人無法產生這種激活,可以用簡單的血液檢查來評估這些多態性。某些抗抑鬱藥物會抑制他莫昔芬代謝為活性產物,也應避免。

/ 關於放射治療 /

卡斯楚博士指出,淋巴結陽性乳腺癌患者在手術和化療後接受放療的生存優勢已得到臨床試驗的證實。照射範圍應該包括腋窩、乳腺淋巴結以及鎖骨上淋巴結。在美國,調強放療(IMRT)已成為一種標準治療,能儘可能減少肺和心臟的損傷。

/ 關於基因檢測 /

卡斯楚博士說我還年輕,需要關注DNA修復酶突變引起的遺傳性乳腺癌的可能。

他說,在有遺傳背景的家庭中,受父母遺傳影響約50%女性患有乳腺癌或其他惡性腫瘤,如結腸癌、胰腺癌或卵巢癌。由於家系較小,即家系內個體少,或因基因突變不完全外顯使得並非所有的攜帶者都患癌,或因家族史遺傳史信息不全等,即使無類似疾病家族史也需注意遺傳性可能。因此,他建議我做相關胚系基因檢測,包括BRCA1、BRCA2、BRIP1、PALB2、ATM,PALB2,CHEK1等的突變(Myriad, Ambry, 或Invitae Genetics)。

同時,他也強調了分子診斷的重要性。他說,「盲試」和「碰運氣」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返了。癌症驅動研究可使醫生對正在治療的腫瘤有更深的了解。治癒癌症的唯一機會在早期,因為一旦癌症復發轉移,將變得極其複雜,會伴隨許多耐藥機制的出現。

作為癌症精準醫療的倡導者,卡斯楚博士不建議在沒有全面分子基因分析的情況下貿然開始治療。

他說,雖然不能保證通過分子基因檢測就能治癒癌症,但可探索疾病驅動機制、可行靶向治療的驅動基因突變。從經驗看,患者通過分子診斷可獲得更高的存活率。

(備註:好醫友中美遠程會診案例的相關治療建議,均為個案個例,不適用於該患者之外的其他人。所有的臨床治療務必遵循醫師指導。)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