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養生防「五寒」,平安歡樂健康年

醫學科普袁大夫 發佈 2020-01-25T04:47:04+00:00

養生要順應冬季「藏」的原則,最簡單的方法是早睡晚起,每天多睡1小時。早睡可以養人體的陽氣,晚起可以養陰氣,使精氣內聚以潤五臟,從而增加身體的免疫力,尤其是上班族,更建議早睡1小時。大寒養生——每周吃1次羊肉驅寒1月在一年中最冷,「風」和「寒」是此時的氣候特徵。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關注袁大夫,科普健康知識,同享健康生活。歡迎收藏+轉發!

醫學知識科普我們是認真的,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動力!

節氣來源

大寒是二十四節氣的最後一個節氣,諺語云:「三九四九冰上走」。大寒正值三九剛過,四九之初,是一年中最冷的季節,風大、低溫、地面積雪不化,呈現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凍的嚴寒景象。為了有個良好的狀態迎接萬物復甦的春天,在大寒時節,除了忙著置辦年貨、迎接新年外,還應該注意進補,正如民諺所說:「大寒大寒,防風禦寒,早喝人參、黃芪酒,晚服杞菊地黃丸。」

那麼,從中醫治未病的角度應該如何正確養生保健呢?

大寒養生——多睡1小時

大寒正值生機潛伏、萬物蟄藏的冬季,人體的陰陽消長代謝也處於相當緩慢的時候。養生要順應冬季「藏」的原則,最簡單的方法是早睡晚起,每天多睡1小時。


早睡可以養人體的陽氣,晚起可以養陰氣,使精氣內聚以潤五臟,從而增加身體的免疫力,尤其是上班族,更建議早睡1小時。


大寒養生——每周吃1次羊肉驅寒


1月在一年中最冷,「風」和「寒」是此時的氣候特徵。飲食上應多吃溫散風寒的食物,以防禦風寒邪氣的侵擾。這類食物包括生薑、大蔥、辣椒、花椒、桂皮,還有羊肉。



中醫專家認為在溫熱食物中,羊肉性價比最高,可以用山藥、當歸、胡蘿蔔、芡實搭配,佐以生薑、大蔥等調料,每周吃一次,這樣更有利於安度寒冬。


大寒養生——個性養腎飲食

中醫認為冬季進補,重在補腎;腎的機能強健,可以調節身體應對各種侵擾,但補腎的方法要因人而異。



如果經常冒虛汗、精神疲乏,應該多吃紅參、紅棗、淮山補腎氣;

如果頭昏眼花、心悸失眠、面色萎黃,要用當歸、阿膠、首烏補腎血;

如果經常午後低熱、兩頰潮紅、比較多,宜用冬蟲夏草、銀耳補腎陰;

如果經常手足冰涼、怕冷,可用鹿茸、肉蓯蓉補腎陽。

大寒養生——有氧運動最適宜

冬季可循序漸進地進行一些有氧運動,比如快走、慢跑、跳繩、踢毽子、打太極拳、打籃球等,既運動了肢體,也加強了氣血循環運行,使氣血旺盛,氣機通暢,血脈順和,全身四肢百骸才能溫暖。



如果膝關節不好,可改為原地踏步,跺著腳走,對於改善足部血液循環立竿見影。大寒時節的運動應注意適宜、適度,同時室外活動不可太早,待日出後再進行為好。

大寒養生防五寒

1.防鼻寒——晨起冷水搓鼻

天冷後 「涼燥」更明顯,鼻炎成了許多人的大麻煩。此時不妨「以寒制寒」,每天早上或者外出之前用冷水搓搓自己的鼻翼。


每天早晚用冷水洗鼻有利於增強鼻黏膜的免疫力,是防治鼻炎的不錯辦法。用冷水洗鼻子時,順便揉搓鼻翼可改善鼻黏膜的血液循環,有助緩解鼻塞、打噴嚏等過敏性鼻炎症狀。


2.防頸寒——戴圍巾穿立領裝

冬天是頸椎病高發的季節,頸部是人體的「要塞」,不但充滿血管,還有很多重要的穴位,比如大椎穴、風池穴以及延伸到肩部的肩井穴。



穿立領裝是個好辦法,不但能擋住寒風,給脖子保暖,還能避免頭頸部血管因受寒而收縮,對預防高血壓病、心血管病、失眠等都有一定的好處。另外,一條得體的圍巾、絲巾或者披肩,也能幫助保暖。


3、防肺寒——喝熱粥散寒

流鼻涕、咳嗽、頭痛……風寒感冒是冬日最常見的毛病。症狀較輕的,可以選用一些辛溫解表、宣肺散寒的食材,清代《惠直堂經驗方》中的神仙粥就不錯。有歌云:「一把糯米煮成湯,七根蔥白七片姜,熬熟兌入半杯醋,傷風感冒保安康」。溫服後上床蓋被,微熱而出小汗;每日早、晚各1次,連服2天。


4、防腰寒——雙手搓腰暖腎陽

雙手搓腰有助於疏通帶脈、強壯腰脊和固精益腎。腰部為「帶脈」(環繞腰部的經脈)所行之所,特別是脊椎兩旁的後腰是腎臟所在位置,腎喜溫惡寒,常按摩能溫煦腎陽、暢達氣血。



具體的做法是:兩手對搓發熱後,緊按腰眼處,稍停片刻,然後用力向下搓到尾椎骨(長強穴)。每次做50—100遍,每天早晚各做一次。


5、防腳寒——常做足浴

足浴跟熱水洗腳不一樣,足浴要注意三點:

第一是溫度,水溫最好40℃左右,水淹沒踝關節處;

第二是時間,每次浸泡20—30分鐘,不時添加熱水保持水溫,泡後皮膚呈微紅色為好;

第三是按摩,泡足後擦乾用手按摩足趾和腳掌心2—3分鐘。



最後要注意的是,以上三點做完之後最好在半小時內就寢,保證足浴效果。另外,足浴不宜在飯後立即進行;糖尿病、頸椎病患者浸泡水溫不宜太高、時間過長;凡燒傷、膿皰瘡、水痘、麻疹、足部皮膚皸裂者及足部外傷者均不宜足浴;足浴後立即擦乾雙腳,注意足部保暖;足浴過程中如出現神志模糊、面色蒼白、出冷汗等異常情況應立即停止並及時就診。


養生食譜

黑芝麻紅棗粥



【材料】粳米150克、黑芝麻20克、棗(干)25克、白砂糖30克

【做法】黑芝麻下入鍋中,用小火炒香,研成粉末,備用;粳米淘洗乾淨,用冷水浸泡半小時,撈出,瀝乾水分;紅棗洗凈去核;鍋中加入約1500毫升冷水,放入粳米和紅棗,先用旺火燒沸,然後改用小火熬煮,待米粥爛熟,調入黑芝麻及白糖,再稍煮片刻,即可盛起食用。

【功效】黑芝麻具有護肝補腎、潤五臟、益氣力的作用,可用於治療肝腎精血不足所致的眩暈、鬚髮早白、脫髮、腰膝酸軟、四肢乏力、五臟虛損、皮燥發枯、腸燥便秘等病症,在烏髮養顏方面的功效,更是有口皆碑。


黑豆枸杞粥



【材料】黑豆100克、枸杞5克、紅棗10個

【做法】鍋中加適量的水再倒入黑豆、枸杞子、紅棗,用急火煮沸後,改用文火熬至原料熟爛,即可食用,每日早、晚服食,可長期食用。

【功效】黑豆有補腎強身、活血利水、解毒、滋陰明目的功效。枸杞性味甘平,能夠滋補肝腎、明目、養血、增強免疫力。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關注袁大夫,科普健康知識,同享健康生活。歡迎收藏+轉發!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