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女子感冒後不久竟出現血尿!醫生道出了原因

白小醫 發佈 2020-01-26T23:00:58+00:00

25歲某女士近期因為受涼而有些輕微感冒,出現發熱咳嗽症狀後卻也沒當回事,想著拖一拖就會好了。蛋白質的攝入,血尿素氮低於14.28mmol/L,蛋白可不限制;血尿素氮在14.28~21.42mmol/L之間,可限制到每日每公斤體重1.0g;在21.42mmol/L以上,則每日每公斤

關注我,每天帶你了解更多醫學知識!

25歲某女士近期因為受涼而有些輕微感冒

出現發熱咳嗽症狀後卻也沒當回事,想著拖一拖就會好了。

結果數日後上廁所時發現尿液變成了紅色!

她趕緊前往醫院就診,進行常規尿檢,

最後確診為急性腎小球腎炎

醫生明確表示,此類情況著實不少!感冒真的不能拖

那麼為什麼感冒會引起急性腎小球腎炎呢?

因為大多數的感冒都會合併細菌感染。這就是引起急性腎小球腎炎的罪魁禍首!

  • 急性腎小球腎炎(簡稱急性腎炎)是由免疫反應而引起的瀰漫性腎小球損害,多數屬於急性鏈球菌感染後腎炎。它是以急性發作的血尿、蛋白尿、浮腫、高血壓或伴短暫氮質血症為主要特徵的一組綜合徵,又稱為急性腎炎綜合徵。

當我們受到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後,鏈球菌體作為抗原,刺激機體B淋巴細胞產生相應抗體;當抗原稍多於抗體,可形成可溶性循環免疫複合物,而沉積於腎小球內皮下面致腎炎。

還有人認為:鏈球菌胞膜抗原與腎小球基底膜間有交叉抗原反應性,即鏈球菌胞膜的相應抗體,亦可與腎小球基底膜相結合,由此激活補體系統,誘集白細胞,促使血小板釋放第3因子及氧自由基的產生,使腎小球內發生瀰漫性炎症。

總而言之,就是當我們感冒後合併溶血性鏈球菌感染,會引起機體的免疫反應,而當免疫反應較強烈時,就會損傷腎臟。


那麼如何知道自己是否合併這種腎小球的損害呢?

我們應該注意以下幾點症狀:

一、前驅症狀 病前1-3周多有呼吸道或皮膚感染史,如急性咽炎、扁桃體炎、齒齦膿腫、猩紅熱、水痘、麻疹、皮膚膿皰疹等,部分患者可無前驅症狀。


二、血尿 肉眼血尿常為首發症狀之一(約占40-70%),尿色深呈混濁棕紅色或洗肉水樣,一般在數天內消失,也可持續1-2周才轉為鏡下血尿,鏡下血尿多在6個月內消失,也可持續1-3年才消失。


三、浮腫及少尿 以浮腫作為首發症狀者約占70%,浮腫多出現於面部、眼瞼,也可波及下肢。少尿與浮腫同時出現,起病時尿量較平時少,每日尿量可少於400ml,並隨浮腫加重而尿量愈減少,個別患者可無尿。


四、高血壓 血壓可自輕度至中度增高,隨尿量增多,血壓逐漸趨於正常,一般持續2-4周。少數患者可因血壓急劇升高(>26.7/17.3kpa)而致高血壓腦病或左心衰竭。


五、神經系統症狀 主要為頭痛、噁心、嘔吐、失眠、思維遲鈍;重者可有視力障礙,甚至出現黑蒙、昏迷、抽搐。

所以當我們感冒後,若出現以上這些不尋常的症狀時,切記一定要去醫院及時就診


我們應該怎麼做?

當然,雖然這個疾病會損傷腎臟,但是本病的預後還是很好的。

一般預後較好,尤其在兒童90%可痊癒。但是,凡是尿蛋白持續一年不退、血補體不升、發病時呈腎病綜合徵表現者預後較差,易發展成慢性腎小球腎炎

因此,出現感冒合併細菌感染時,及時、快速、有效的治療!

若不幸發展成急性腎小球腎炎,我們應積極預防、治療、和控制併發症的發生

一、臥床休息 

急性腎炎臥床休息十分重要。臥床能增加腎血流量,可改善尿異常改變。預防和減輕併發症,防止再感染。當水腫消退,血壓下降,尿異常減輕,可作適量散步,逐漸增加輕度活動,防止驟然增加活動量。


二、飲食和水分 

  1. 水分的攝入量以尿量、浮腫、高血壓程度及有無心衰綜合來衡量,在急性期以限制水分為宜,但不宜過份,以防止血容量驟然不足。
  2. 鹽的攝入量在有明顯水腫和高血壓時,以限制在2g/d左右為宜。
  3. 蛋白質的攝入,血尿素氮低於14.28mmol/L(40mg/dl),蛋白可不限制;血尿素氮在14.28~21.42mmol/L(40~60mg/dl)之間,可限制到每日每公斤體重1.0g;在21.42mmol/L(60mg/dl)以上,則每日每公斤體重0.5g,蛋白質以高質量蛋白為佳,如蛋類、乳類、瘦肉等。但一般主張進低蛋白、高糖飲食持續到利尿開始,待症狀基本緩解後,恢復常規飲食。

三、抗感染治療 

腎炎急性期在有感染灶的情況下要給以足夠抗感染治療,無感染灶時,一般以不用為妥。使用抗菌素來預防本病的再發往往無效。

四、對於其他合併症狀應及時去正規醫院就診!

最後,希望大家對感冒重視起來,勿要「因小失大」。

更多疾病健康知識請關注我查看主頁!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