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大一:心血管疾病治療同時,不要忽略心理問題

胡大一講健康 發佈 2020-03-20T19:41:40+00:00

最常見的軀體症狀在身體的兩個部位:一是胸悶、胸痛、後背痛、心悸、出汗、氣不夠用,一個經典動作是喜長出氣。


這是我一直強調的「雙心醫學」。「雙心醫學」指醫生看病不僅僅關注心血管有沒有器質性的病,同時要關注患者的精神心理問題,注意患者有沒有焦慮、抑鬱,包括焦慮的急性發作——驚恐,注意患者的睡眠情況。



1、焦慮/抑鬱絕不僅僅是情緒的激亢或低落。

它們會導致人體某些部位的不適,即「軀體化症狀」。最常見的軀體症狀在身體的兩個部位:一是胸悶、胸痛、後背痛、心悸、出汗、氣不夠用,一個經典動作是喜長出氣。驚恐發作時可夜間有瀕死感,而反覆到急診就醫。醫患雙方遇到這種情況都首先想到心臟病和心臟科,尤其心血管專科醫院。



第二個易發生「軀體化症狀」人體部位是腹部,表現為腹脹、腹痛、食欲不振、腹瀉(一有便意,馬上要上廁所,等不及,水樣便)。這種臨床表現的患者就診的科室自然是消化科。


2、單純生物醫學模式的弊端。

心血管病與其他慢病的發生髮展受心理-生物-社會綜合因素的影響,而「西醫」與生俱來的先天不足就是單一的生物醫學模式,忽視疾病的心理因素,加上分科越來越細。



相當一部分醫生看病是「盲人摸象」「鐵路警察各管一段」。因胸悶胸痛,上來單刀直入,想到的就是心絞痛,還都是不穩定的。問診三句半,上來就是冠狀動脈CT,發現斑塊就造影。一通地造,「深挖洞,廣積糧」。如查了一圈,全正常,就說是血管痙攣。腹部不適,就做胃鏡、腸鏡。嚴重浪費醫療資源,而解決不了病人的疾苦。


3、一例因強烈情感刺激引致的焦慮急性發作。

北京一所大學的一位即將畢業,已與同校同學訂婚的女生,突然接到男方通知,說自己是同性戀,要解除婚約。女孩十分痛苦,同時頻繁胸痛、胸悶、心悸、大汗,夜間憋醒,有瀕死感。一周內五次到專科醫院看心臟急診,每次檢查全部正常。



這是一例根本沒有心血管病,因強烈情感刺激引致的焦慮急性發作——驚恐,卻多次去看心血管急診。後在我的雙心門診明確診斷,經抗焦慮治療,病情明顯好轉。


4、「病症分離」。

不少患者平時毫無不適,沒有胸悶、胸痛。當下冠狀動脈CT做的泛而濫。查出不少「肌橋」,一些狹窄不重,尤其臨界(狹窄70%-80%)的病變。醫療信息不對稱,一些極其荒謬的信息傳播的家喻戶曉:「狹窄到了70%,一定要放支架,不放隨時可能心肌梗死或猝死。」「支架能預防心肌梗死」(支架根本不可能預防心肌梗死,預防心肌梗死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及必要時的藥物)。



CT檢查前毫無症狀的患者知道了CT結果後,聽到看到這麼多負面可怕信息,開始心有不安、糾結。不想安支架,又怕不放將來出事,這就出現了「慮病」的焦慮。於是開始出現胸悶胸痛症狀。這種症狀與CT的發現本不相關,我將之表述為「病與症」的分離。而目前常態醫學模式把不相關的病與症混為一談。導致過度支架。因症狀不是斑塊引起的,支架後更痛苦。


5、醫院只賣汽車,不辦4S店

接受了支架/搭橋手術、起搏器植入後,患者對自己的病情、支架將來會出什麼問題、搭橋能管多久、起搏器後注意事項、能不能運動,能不能開車乘飛機……心中無數,心裡沒底。網上查出的都是令人不安,甚至恐懼的壞消息。



我從自己的半個多世紀學醫從醫的經歷中深深體會到,對疾病和經受的治療心裡沒底給患者帶來的焦慮/抑鬱,及其產生的反覆胸痛、胸悶、氣急的難受程度遠遠超過疾病本身。


6、支架術後患者的心理陰影普遍存在,而在做支架的科室,心理評估和心理干預普遍缺失。

有些患者對用抗焦慮/抑鬱藥有顧慮,怕藥物依賴、吃上停不掉、也擔心副作用。實際上,和其他藥一樣,在醫生指導下,醫患溝通互動,抗焦慮/抑鬱藥也是安全有效的。有氧運動也有抗焦慮/抑鬱的效果。雙心醫學的溫馨服務讓眾多支架後的患者去除了心理陰影,讓人生重新充滿陽光。



雖然雙心醫學至今沒有醫保支持,但越來越壯大的雙心醫生隊伍在雙心醫學實際中充分體驗到這種服務以低的醫療成本,為患者更大程度上解除疾苦,收穫的是醫生職業的幸福感、價值感和成就感。每個從醫者只有認認真真學些精神心理常識,才能更好體貼理解患者的病痛,尊重患者的感受。從我在國內首先提出雙心醫學已22年了,這是我當醫生以來,一次對醫學理解的顛覆性轉變,也是今天拓展為慢病防控五大處方的基礎。


7、總 結

(1)焦慮/抑鬱決不限於精神情緒的起落,它們會引起身體某些部位的不適,最常見部位在胸腹部。容易誤診誤判為冠心病心絞痛或胃腸疾病;


(2)有些患者體檢冠狀動脈CT篩查發現的輕度至臨界(狹窄70%-80%)病變並非都與患者自覺的胸部症狀有因果關係,是一種「病(變)和症(狀)分離現象。而現在醫生問診普遍粗獷,三言兩語或三句半,就果斷下結論是冠心病心絞痛,並且普遍不做成本低的運動心電圖負荷試驗。


我國這麼多人口5百萬至上千萬的地市級醫院和數量更大的縣醫院熱衷於和大醫院攀比,購置血管造影機、CT與磁共振這些「搖錢樹」。運動心電圖設備或缺失或年久失修。僅根據造影發現的解剖學狹窄程度就上了支架。有的患者生動地描述:「支架前有胸痛,支架後,痛不欲生。」


(3)如何鑑別焦慮/抑鬱所致胸背部不適與心絞痛呢?心絞痛持續時間為數分鐘,焦慮/抑鬱所致胸部不適或過短(幾秒鐘或一兩下),或過長,可達數小時至數日。心絞痛常在運動進行中發生,焦慮/抑鬱所致胸痛往往運動起來不發生或反而減輕消失。


焦慮/抑鬱常伴有一些其他表現,如急躁心煩或情緒低落,對以往有興趣的事失去興趣。怕處於狹小封閉空間,如電梯。不敢乘飛機。睡眠障礙,包括入睡困難或早醒。總覺氣不夠用,喜長出氣;


(4)冠心病患者可同時存在心絞痛和焦慮/抑鬱所致胸部不適兩種情況,應注意鑑別,雙心服務,綜合治療;


(5)有些焦慮/抑鬱患者的軀體不適可主要表現在胸部,有的主要表現在腹部,有的兩個部位都有;


(6)有些根本沒有心血管病者可有焦慮/抑鬱所致胸背部不適,長年在心內科就診;


(7)老年人既常有心腦血管病,也常因孤獨、操心、睡眠障礙有焦慮/抑鬱。我們往往關注了與臨床上表現的頭暈、乏力、心悸、胸悶、胸痛、後背痛無關聯的CT發現的腔隙腦梗、冠狀動脈狹窄不重的斑塊和頸動脈超聲發現的輕度斑塊,而忽略忽視了老年人中非常常見的焦慮/抑鬱導致的「軀體焦慮」。


單純生物醫學模式的結果是「手到,病難除」。相當一部分患者藥沒少吃,支架沒少放,症狀非但不減輕,反而越治越重!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