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主任聲明:很多病要會治、很多冤枉錢不用花,比如尿毒症

骨科琳師姐 發佈 2020-05-26T23:56:28+00:00

糖尿病是一種血液中葡萄糖濃度增高為顯著表現的慢性疾病,長年累月的高血糖對各個臟器都可造成不可逆的傷害。而在糖尿病的控制過程中,監測血糖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因為血糖監測結果,一方面可以用來判斷血糖控制的情況,另一方面還可以指導治療。

糖尿病是一種血液中葡萄糖濃度增高為顯著表現的慢性疾病,長年累月的高血糖對各個臟器都可造成不可逆的傷害。而在糖尿病的控制過程中,監測血糖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因為血糖監測結果,一方面可以用來判斷血糖控制的情況,另一方面還可以指導治療。我國糖尿病人自購血糖儀、自我檢測血糖的不足3%,而先進國家達80%。能夠自我監測或到醫院檢測血糖的病人。對各時段血糖的檢測意義了解得也甚少。

糖尿病主任聲明:很多病要會治、很多冤枉錢不用花,比如尿毒症

血糖監測的三大作用:

1、為調整治療方案提供依據

2、了解自己血糖波動的規律,使血糖維持在接近正常而又安全的範圍,

3、預防併發症 及時發現低血糖

糖尿病患者自我監測有哪些好處

1、有益於治療方案的調整

由於糖尿病人自身調節糖代謝的能力喪失,內外環境的微小改變都會導致血糖的波動,(諸如氣候變化、飲食不當、緊張勞累、情緒波動等),為使病情控制在滿意的水平,就需要經常對糖尿病的一些指標進行監測或自我監測,獲取血糖及有關代謝異常的信息,以此作為調整飲食、運動及藥物治療的可靠依據,判斷現行的治療是否正確,是否達標。這樣做,除能嚴格控制高血糖外,還能防止醫源性低血糖的發生。

2、有益於糖尿病知識的傳授

糖尿病教育是糖尿病防治工作中的重要環節,而糖尿病的自我監測是施行糖尿病教育的最佳途徑。對每個自我監測的糖尿病人事先都要進行有關監測意義、監測技術、結果分析及用藥方法的培訓,可使病人較全面的掌握糖尿病知識。同時,在以後不斷的隨訪中自然地建立起良好的醫患合作,共同對病情控制的好壞進行評價。

3、有益於自我保健的開展

糖尿病自我監測的開始就意味著糖尿病人加入了自我保健隊伍,是該隊伍的成員之一。在保健系統的統一關懷下,病人義不容辭地配合醫生、護士、營養師、藥劑師、運動生理學家、社會心理學家共同控制病情的發展,獲得成功的管理。

為何"尿毒症"越來越多?

醫生坦言:不是菸酒,多數是3件事害的!

習慣一飲食愛吃重口

常言道:病從口入,腎病也是如此,現代人腎病高發,多跟飲食過於重口有關,相信外賣、小吃、炸雞、漢堡、可樂等等,都是現代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三餐"組成,而這裡面不乏高鹽、高脂、以及高蛋白。腎臟怕咸,鹽攝入過多,易誘發高血壓,而高血壓會促使腎臟血流量增加,損傷腎臟。

長期攝入高蛋白物質對腎功能的傷害也是極大的,因為蛋白質在人體新陳代謝後,會產生尿素等廢物,需要由腎臟排出。如果腎臟功能不好,多餘的尿素會在腎臟中堆積起來,對於腎臟不利。

習慣二慢性病拖的太久

尿毒症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很多慢性疾病都是尿毒症的前身,就像是高血壓、高尿酸以及高血糖,都是尿毒症的導火索。

糖尿病患者的體內血糖升高會破壞腎臟穩定的濾過系統,增加腎臟的負擔,未能正常清理體內物質導致蛋白質等一些有用的物質可能會被濾進尿液,而無用的肌酐、尿素等,卻被留在血液中。

這時,尿毒症就會被加重,疾病癒演愈烈。

習慣三經常性熬夜、憋尿

熬夜以及憋尿是損傷腎臟最嚴重的兩個行為,調查顯示,一半以上的腎炎病人都是和長時間的勞累有關,人在疲勞的狀態下加上工作精神緊張,容易造成人體抵抗能力下降,會導致細菌病毒的感染,加重腎臟損傷。

此外長時間憋尿,則很容易導致體內的腎臟、膀胱等持續處於高壓的狀態,造成雙腎盂積水,若得不到及時治療,最終會使腎功能受損造成尿毒症。

糖尿病怎麼辦?

專家表示,糖尿病患者每天需要喝水的,可以調節身體里的血液濃度,讓血糖的水平有所下降,水裡放點食物,可使血液中的糖耐量下降,改善糖代謝 , 調節脂質代謝,有效增加胰島素分泌,有效幫助調節血糖起到積極的作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