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胰島素治療的三大誤區

桃園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發佈 2020-01-13T01:56:53+00:00

事實上,並不是所有糖尿病患者都需要胰島素治療,也不是只有糖尿病晚期才需要胰島素治療,胰島素是人體本身就存在的物質,並沒有「上癮」一說。

胰島素是人體重要且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也是唯一可以促進蛋白質、糖原、脂肪合成的激素。糖尿病的病因主要是由於胰島素不足和胰島素抵抗引起的,所以對糖尿病患者來說,使用胰島素是一種比較有效的降糖手段。


  

但有些糖尿病患者非常牴觸使用胰島素,以為胰島素是糖尿病晚期才使用的治療藥物,而且一旦用了就會上癮。事實上,並不是所有糖尿病患者都需要胰島素治療,也不是只有糖尿病晚期才需要胰島素治療,胰島素是人體本身就存在的物質,並沒有「上癮」一說。

  

糖尿病患者應該樹立正確的觀念,先了解清楚胰島素的治療,走出誤區,不抵抗,也不盲目使用。

  


誤區一:胰島素會上癮嗎?


  不會。

  

這個問題的產生源於大家對胰島素認識的誤區,胰島素是人體胰腺自身分泌的一種蛋白質,用以維持人體正常的血糖水平,也是體內唯一一種可以直接降低血糖而沒有副作用的物質。

  

實際上,每個人都離不開胰島素,沒有胰島素機體就不能完成新陳代謝,生命就無法繼續。糖尿病發展到一定程度,患者自身分泌的胰島素不足以把血糖控制在正常範圍,造成高血糖毒性,這時候注射胰島素進行治療,幫助身體降低血糖,解除糖毒性,改善病情及預防併發症發生髮展。即使長期注射也是病情的需要,不存在成癮的問題。

  


誤區二:使用胰島素是到了糖尿病晚期了嗎?


  不是。

  

病情輕重根據血糖控制水平判斷,而不是用藥種類。如果血糖長期控制不好引起併發症發生或發展,會導致嚴重健康問題。胰島素治療有助於血糖長期達標,預防或延緩併發症的發生或發展,控制病情進展。

  

胰島素是人體自身分泌的降糖物質,隨著病程延長,體內胰島素分泌越來越少,因此需要從外部補充缺失的胰島素。就像渴了要喝水,餓了要吃飯一樣,當身體缺乏胰島素時,就要補充胰島素來幫助控制血糖,防治併發症。

  


誤區三:使用胰島素治療一定會出現嚴重低血糖嗎?


  不一定。

  

初始治療胰島素劑量一般都很低,低血糖風險會很小。配合血糖監測、定時定量進餐、合理運動等方法,可以很好地避免低血糖的發生。此外,還可選擇低血糖風險小的胰島素類似物。一般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島素避免發生低血糖,就要注意合理飲食、科學運動,正確使用和注射胰島素。有些患者認識不到位,根據血糖隨意增加胰島素劑量;注射方式不正確,多次在同一部位注射,易導致皮膚出現硬結,由皮下脂肪增生或硬結處更換至正常部位注射等劑量胰島素時,會使血糖驟然降低,而發生低血糖。

  

本文由山西省健康教育中心主任、主任醫師董海原進行科學性把關。


-END-


版權聲明


來源:科普中國-樂享健康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