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兒童提供有情感、有溫度、有人文的醫療服務!建設兒童友好醫院,他們在行動

醫師報 發佈 2021-10-20T06:21:18+00:00

融媒體記者 張玉輝 荊冰 尹晗「2020年,全國嬰兒死亡率、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分別下降至5.4‰、7.5‰。我國兒童健康狀況得到明顯改善,優於全球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10月15日,國家發改委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兒童友好城市有關情況。

融媒體記者 張玉輝 荊冰 尹晗


「2020年,全國嬰兒死亡率、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分別下降至5.4‰、7.5‰。我國兒童健康狀況得到明顯改善,優於全球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10月15日,國家發改委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兒童友好城市有關情況。

國家衛健委婦幼健康司副司長沈海屏強調,兒童友好醫院建設是推進兒童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內容之一。「以環境符合兒童心理特點,設施符合兒童生理需求,建築符合兒童安全要求,醫療保健服務更加優質高效為重點,以婦幼保健機構、兒童醫院、綜合醫院兒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主體,建設兒童友好醫院,為兒童提供有情感、有溫度、有人文的醫療保健服務。」

實際上,為給兒童提供有情感、有溫度、有人文的醫療保健服務,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北京市通州區婦幼保健院等已經做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嘗試。

「上海每5~6個新生兒中,就有一個在我院出生,我院被市民們親切地稱為『上海大搖籃』。產科是首批全國重點臨床專科,建設兒童友好醫院,是我們的使命之一。」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萬小平院長說。

據了解,2020年初,出於防疫需要,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新生兒科病區原來提供的袋鼠式護理、家長探視開放活動暫停。產婦無法看到在NICU及新生兒科病房裡的寶寶,心情異常焦慮,這對其產後身體恢復有著不利影響。該院東、西兩院區新生兒科團隊換位思考,與信息科等科室討論,研發了「寶寶奶量」小應用,家長們通過關注微信服務號「第一婦嬰客服中心」,提供相關信息後,就能了解寶寶何時吃奶、每天吃了多少奶量等動態。

「在絕大多數醫院,兒科診室所在的樓層往往是整棟大樓最嘈雜、最擁擠之處。一走進兒科門診,嬰幼兒的哭聲、家長呵斥孩子聲、家長與醫護人員爭執聲,可謂聲聲讓人心煩意亂。最大的問題還在於,由於就診流程不合理,『急診不急』,造成醫患糾紛不斷。」北京市通州區婦幼保健院張萬龍院長表示,醫院兒科實施「AtoB模式」(The moment of Arriving is to the Beginning of treatment。),進院就是診療活動的開始。新的診療模式強化預檢分診作用, 設立一醫一護的診治小組,預檢分診與簡易門診融為一體,同時,通過對重、急、輕症患兒進行分層管理,保證急危重症得到及時診治,輕症檢驗提前,減少不必要的等候;通過功能分區、融合布局,降低了院感風險,密切了醫療保健結合。

張萬龍要求兒科院區的設計「兼顧舒適性、趣味性、安全性」。他們設計的輸液椅,不但考慮到要讓孩子能躺能坐能讀書,還貼心地為家長們設計了座位及存放物品的空間。

沈海屏還強調,應繼續完善兒童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加強兒童保健服務和重大疾病防治,以信息化手段方便兒童看病就醫。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