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紀輕輕就房顫了,這些常見病因不可忽視

醫脈通心內頻道 發佈 2021-10-22T11:18:34+00:00

在社交媒體上,隨處可見這屆年輕人對身體的自嘲:年紀輕輕腰就不好了,年紀輕輕血壓就高了,年紀輕輕心臟就不好了,甚至很多人因此年紀輕輕就抑鬱了……房顫,曾經被認為是老年人群的專利,年齡越高,風險越大。然而,臨床上,常常能看到前來就診的低齡房顫患者。這屆年輕人,為何就房顫了呢?

在社交媒體上,隨處可見這屆年輕人對身體的自嘲:年紀輕輕腰就不好了,年紀輕輕血壓就高了,年紀輕輕心臟就不好了,甚至很多人因此年紀輕輕就抑鬱了……房顫,曾經被認為是老年人群的專利,年齡越高,風險越大。然而,臨床上,常常能看到前來就診的低齡房顫患者。這屆年輕人,為何就房顫了呢?究竟是病因不明還是有因可循?今天我們就來細數一下低齡房顫患者那些可能的病因。

作者:Myelin

本文為作者投稿,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一表總結房顫的危險因素

隨著社會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劇,房顫成為人群中越來越常見的疾病之一,房顫的機制研究和治療進展也是近幾年心血管領域的熱點。臨床上,患者常常會提出這樣的疑問:大夫,我為什麼會得房顫呢?這個問題的答案,醫生和無數科學家也很想知道,畢竟發現了病因意味著治療已經成功了一大半。有時候檢查完之後我們可以很欣慰地告知患者,您的房顫可能是XX導致的,把XX治好了,房顫就好了。然而,大部分時候,我們只能無奈地告知患者,您的房顫就像白頭髮一樣,跟您的年齡有關。房顫的確切機制目前並不清楚,危險因素眾多,且大部分危險因素都不可逆。

表1 房顫的常見危險因素

年輕人的房顫,應警惕哪些病因?

上表中所列的危險因素以老年人群更常見,在年輕房顫患者中,有哪些病因更值得注意呢?下面我們一一列舉。

1.甲狀腺功能亢進

對於心律失常的診治,甲狀腺功能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甲狀腺激素可作用於全身所有器官,調節人體代謝。在心臟的心房和心室細胞中,均有甲狀腺激素作用的受體,甲狀腺激素可提高交感神經興奮性,縮短心肌細胞動作電位時程以及提高離子通道活性等,進而導致心律失常。

甲狀腺功能亢進容易導致快速性心律失常,而甲狀腺功能減退容易導致緩慢性心律失常。大部分甲狀腺功能亢進所致的房顫在甲狀腺功能恢復正常後可恢復竇性心律,而不用藥物轉律或接受導管消融。因此,臨床上遇到因房顫來診的患者,別忘記完善甲狀腺功能檢查。

圖1 1例15歲患者因甲狀腺功能亢進導致的快心室率房顫

圖2 甲狀腺功能正常後恢復竇性心律

2.家族性心房顫動

顧名思義,家族性房顫指的是在一個家系中出現多位房顫患者的現象。與許多疾病一樣,房顫也有家族聚集性,這種家族聚集性來源於致病基因的突變和遺傳。據統計,大約5%-30%的房顫患者家族中有其他親屬發病。反之,當家系中存在房顫患者時,其他成員罹患房顫的風險可增加40%。

3.短QT綜合徵

有一項研究報導了25例短QT綜合徵的患者(平均年齡僅15歲),其中就有4例患者診斷過房顫,最小的年齡只有4天。短QT綜合徵合併房顫可能與KCNH2、KCNQ1和KCNJ2等基因突變有關。基因突變導致鉀通道功能異常,心房動作電位時程和不應期縮短,進而導致房顫發作。與單純房顫相比,短QT綜合徵合併房顫的患者危險性更高,更容易出現惡性心律失常,乃至猝死。

圖3 短QT綜合徵合併房顫的心電圖表現

4.長QT綜合徵

與短QT綜合徵相比,長QT綜合徵患者房顫患病率更高,甚至可高達1/3。約60%的房顫發生於18歲之前。長QT綜合徵患者出現房顫同樣與基因(KCNQ1、KCNH2和SCN5A)突變有關。除了先天性長QT綜合徵之外,臨床上還應考慮藥物導致的繼發性長QT綜合徵,常見的藥物包括抗生素、抗抑鬱藥和抗過敏藥物等。

5.J波綜合徵

J波綜合徵,包括Brugada綜合徵和早復極綜合徵,均與房顫存在明顯相關性。J波綜合徵和房顫並存的可能機制同樣與離子通道的基因變異有關。

6.室上性心動過速

電生理醫生在做室上速導管消融時常常發現,一些患者在進行常規電生理檢查時可誘發出房顫發作。其實,這並不是一個偶然的現象。Wutzler等學者的一項研究結果表明,房顫患者中既往出現室上性心動過速的比例甚至可高達57%。此外,合併房室結雙徑路或旁道的患者房顫治療後復發風險增加。

圖4 預激綜合徵合併房顫的心電圖表現

7.器質性心臟病

風濕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肥厚型心肌病、擴張型心肌病等器質性心臟病發展到晚期心力衰竭階段,大多合併房顫。即使在早期,仍有很大一部分器質性心臟病患者可能存在房顫。合併房顫的器質性心臟病患者預後更差。

抽絲剝繭,如何尋找年輕人房顫的病因?

針對老年人群的房顫,相關指南不斷推陳出新,不論是抗凝治療、導管消融、心室率控制等策略均有指南可依。而年輕人群房顫患病率低,基礎研究和臨床研究都寥寥無幾,這也決定了治療上尚有許多爭議。一個年輕人,一旦診斷房顫,是不是要抗凝一輩子呢?是不是要接受導管消融治療呢?萬一手術後房顫復發了怎麼辦?我想,在治療之前更重要的是尋找可能的病因,一旦可逆性病因解除,房顫亦可隨之消除。上文列舉的諸多病因,通過臨床上各項檢查,即可逐一排除。

表2 年輕房顫患者的常用評估方法

參考文獻:

1. Gourraud JB, Khairy P, Abadir S, et al. Atrial fibrillation in young patients. Expert Rev Cardiovasc Ther. 2018; 16(7): 489-500.

2. Subramonian D, Wu YJ, Amed S, Sanatani S. Hyperthyroidism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in Children: 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Front Endocrinol (Lausanne). 2021; 12: 689497.

3. Ceresnak SR, Liberman L, Silver ES, et al. Lone atrial fibrillation in the young - perhaps not so "lone"? J Pediatr. 2013; 162(4): 827-31.

4. Mills LC, Gow RM, Myers K, et al. Lone atrial fibrillation in the pediatric population. Can J Cardiol. 2013; 29(10): 1227-33.

5. El-Assaad I, Al-Kindi SG, Saarel EV, Aziz PF. Lone Pediatric Atrial Fibrill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Analysis of Over 1500 Cases. Pediatr Cardiol. 2017; 38(5): 1004-1009.

6. Villafañe J, Atallah J, Gollob MH, et al. Long-term follow-up of a pediatric cohort with short QT syndrome. J Am Coll Cardiol. 2013; 61(11): 1183-91.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