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手術哪家強?克利夫蘭科學家發現,胃旁路手術比胃袖狀切除術能帶來更好的代謝收益,更低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丨臨床大發現

fans news 發佈 2021-10-07T22:45:13+00:00

近年來,超重及肥胖患者人群數量在世界範圍內呈快速增長態勢,作為一系列致殘性與致命性疾病的先兆,肥胖已成為21世紀最具挑戰性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

近年來,超重及肥胖患者人群數量在世界範圍內呈快速增長態勢,作為一系列致殘性與致命性疾病的先兆,肥胖已成為21世紀最具挑戰性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

減重代謝手術已成為嚴重肥胖症及2型糖尿病合併肥胖的有效治療手段[1]。我國開展減重代謝手術相對較晚,而近年來,隨著全國各地區相繼建立了臨床研究中心,我國的減重代謝外科取得了長足的發展。2019年,我國開展減重代謝手術數量已達1萬例以上,術式方面也和歐美等發達國家沒有差別[2]。

胃袖狀切除術(SG)與Roux-en-Y胃旁路術(RYGB)是目前最常用的兩種主流術式[3]。雖然已有不少研究表明減重代謝手術的確能帶來很大的代謝收益,並延長生存時間[4],但這些研究大多基於使用RYGB的患者,關於SG對患者心血管風險及死亡率的長期研究仍非常有限

近日,來自美國克利夫蘭肥胖與代謝研究所的Stacy A Brethauer教授及其團隊,對1998年至2017年在克利夫蘭診所接受過RYGB或SG減重代謝手術的患者和與其匹配的未接受手術的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

結果表明,兩種術式均能帶來很好的生存收益並改善代謝,其中RYGB較SG相比,能帶來更好的代謝收益和更低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相關結果發表在美國糖尿病協會旗下著名期刊Diabetes Care上[5]。

論文首頁截圖

本研究共納入了13490名患者,其中包括1362名接受RYGB術式的患者,693名接受SG術式的患者,以及11435名相匹配的非手術患者。三組患者的糖化血紅蛋白(HbA1c)和腎小球濾過率等基本情況相互匹配,且隨訪持續至2018年。

研究的主要終點為擴展 MACE 複合事件(全因死亡,冠脈事件,腦血管事件,心衰,房顫和腎臟病變),次要終點為三組分MACE事件(全因死亡,心梗和中風)。

結果顯示,與非手術組相比,RYGB組及SG組終點事件發生率明顯降低。具體來說,RYGB組5年主要終點事件發生率為13.7%,SG組為24.7%,非手術組為30.4%;三組5年次要終點事件發生率分別為6.4%,11.8%和15.5%

此外,不論是擴展MACE複合事件,還是三組分MACE事件,RYGB組都較SG組有更低的終點事件發生率(風險率分別為0.77和0.81)

兩個綜合終點的五年累積發生率估計(Kaplan-Meier法)

在代謝收益方面,研究人員對三組中隨訪時間超過5年的患者進行了分析,發現與非手術組相比,RYGB組及SG組的體重及HbA1c水平明顯降低。同時,與SG組相比,RYGB組的體重和HbA1c降低情況更加明顯(較SG組多降低9.7%的體重和0.31%的HbA1c水平)。

在5年的隨訪中,不同組別的體重及HbA1c水平

實際上,代謝減重手術給患者帶去的遠不止生存及代謝收益。

在隨訪過程中研究人員發現,由於代謝狀況的改善,接受減重代謝手術患者的糖尿病和心血管相關疾病藥物使用情況也大幅度減少,如非胰島素類的降糖藥,降脂藥,阿司匹林等等。這也給患者減輕了不少負擔。

需要指出的是,雖然RYGB相較於SG在生存及代謝收益上都表現的更加良好,但RYGB需要更多的術後干預。RYGB術後有更多的患者接受了內窺鏡檢查(45.8% vs. 35.6%, P < 0.001)及修正手術(10.8% vs. 5.4%, P = 0.001),可能意味著發生了更多的術後併發症。

總體來說,本研究通過大樣本回顧性研究分析,為減重代謝手術的生存和代謝收益提供了新的證據。同時,研究人員詳細分析了使用SG術式與RYGB術式在生存收益,代謝改善情況,用藥情況及術後併發症等方面的表現,發現使用RYGB術式能夠帶來更好的生存和代謝收益,但同時發生術後併發症的風險也更大。這些信息對於減重代謝外科醫生來講是非常有價值的,能幫助他們更好的進行術式選擇。

最後要強調的是,雖然減重代謝手術能夠帶來非常好的收益,但手術畢竟有風險,並不是所有人都適用該手術

減重代謝手術有著嚴格的適應證和禁忌證,比如本文介紹的研究中,每組患者的BMI中位數均大於42kg/m2(本糕就曾被朋友諮詢過該術式,結果BMI都沒過25)。

因此,如果有想了解減重代謝手術的朋友,請一定要去正規醫院諮詢相關專業醫生。而對於大部分體重正常或者偏重的朋友,想要減肥還是努力管住嘴,邁開腿吧~

參考文獻:

1. Arterburn DE, Telem DA, Kushner RF, Courcoulas AP. Benefits and Risks of Bariatric Surgery in Adults: A Review. JAMA. 2020 Sep 1;324(9):879-887. doi: 10.1001/jama.2020.12567. PMID: 32870301.

2. 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甲狀腺及代謝外科學組,中國醫師協會外科醫師分會肥胖和糖尿病外科醫師委員會.中國肥胖及2型糖尿病外科治療指南(2019版)[J].中國實用外科雜誌,2019,(4).301-306.

3. 劉洋,李夢伊,張松海,等.大華北減重與代謝手術臨床資料資料庫年度報告(2018)[J].中國實用外科雜誌,2019,(2).149-154.

4. Aminian A, Zajichek A, Arterburn DE, Wolski KE, Brethauer SA, Schauer PR, Kattan MW, Nissen SE. Association of Metabolic Surgery With 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nd Obesity. JAMA. 2019 Oct 1;322(13):1271-1282. doi: 10.1001/jama.2019.14231. PMID: 31475297; PMCID: PMC6724187.

5. Aminian A, Wilson R, Zajichek A, Tu C, Wolski KE, Schauer PR, Kattan MW, Nissen SE, Brethauer SA. Cardiovascular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nd Obesity: Comparison of Gastric Bypass, Sleeve Gastrectomy, and Usual Care. Diabetes Care. 2021 Sep 9:dc203023. doi: 10.2337/dc20-3023.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4503954.

責任編輯丨BioTalker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