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二手菸都小心躲開,怎麼還會被肺癌找上門?

fans news 發佈 2021-11-17T08:58:16+00:00

癌症是全球第二大死因,據世衛組織數據統計,2020年確診癌症的患者數達1930萬人,1000萬人死於癌症,而這其中,就有180萬例患者死於肺癌。

癌症是全球第二大死因,據世衛組織數據統計,2020年確診癌症的患者數達1930萬人,1000萬人死於癌症,而這其中,就有180萬例患者死於肺癌。

肺癌是我國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2020年,我國新發肺癌病例數量為82萬例,其中男性新發肺癌病例為54萬例,女性新發肺癌病例為28萬例;肺癌死亡病例為71萬例,其中男性肺癌死亡病例為47萬例,女性肺癌死亡病例為24萬例。

眾所周知,肺癌的發生發展與吸菸密切相關,約85%的肺癌病人都有吸菸史,但是,同樣有一些患者,他們從來不吸菸,也努力避開二手菸環境,卻還是不幸罹患肺癌,這是怎麼回事呢?

「太長不看」版:

1.世衛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的調查表明,空氣污染的顆粒物質成分與癌症,特別是肺癌發病率的增加有極密切的關係。

2.國際癌症雜誌《Lung Cancer》(肺癌)上曾發表過相關研究表明:烹調油煙會讓女性非吸菸者的肺癌發生風險升高3.79倍。

3.除了吸菸(包括被動吸二手菸)和空氣污染,職業暴露、電離輻射、飲食與體力活動、遺傳等也於肺癌的發生有一定關聯。

4.肺癌早期可無明顯症狀,當病情發展到一定程度才出現症狀,有症狀者主要表現為痰中帶血、刺激性乾咳、喘鳴、胸痛等。

不可忽視的空氣污染

空氣污染是全球健康的重大威脅,已被證明與心血管病、中風、急性呼吸道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病和肺癌等多種疾病有關,每年約有300萬例死亡與暴露於室外空氣污染有關,室內空氣污染也同樣可以致命。

世衛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於2013年進行了一項評估,結論是室外空氣污染對人類有致癌作用,空氣污染的顆粒物質成分與癌症,特別是肺癌發病率的增加有極密切的關係。

在2016年,與室外空氣污染有關的過早死亡中,約58%是因為缺血性心臟病和中風所致,慢性阻塞性肺病和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分別導致18%的過早死亡,另有6%的過早死亡是由肺癌所致。

除了室外空氣污染,通過使用固體燃料(如木柴、作物廢棄物、木炭、煤炭和動物糞便)和煤油進行烹飪而產生的室內空氣污染同樣不可小視。

肺癌病因追蹤調查發現,70%的男性肺癌患者歸因吸菸,而只有18%的女性肺癌患者是因吸菸或長期被動吸菸所導致的。

在非吸菸女性肺癌危險因素中,超過60%的女性長期接觸廚房油煙;有32%的女性燒菜喜歡用高溫油煎炸食物,同時廚房微小環境中油煙污染嚴重;25%的女性家中廚房連著臥室,冬天又很少開窗,高溫油煙久久不散。

據世衛組織統計,在死於肺癌的人中,大約有17%是由於接觸到使用木柴、木炭和煤炭等固體燃料和煤油烹飪產生的室內空氣污染中的致癌物,而婦女因負責做飯,面臨的風險更高。

國際癌症雜誌《Lung Cancer》(肺癌)上曾發表過相關研究表明:烹調油煙會讓女性非吸菸者的肺癌發生風險升高3.79倍。

其他肺癌危險因素

除了吸菸(包括被動吸二手菸)和空氣污染,職業暴露、電離輻射、飲食與體力活動、遺傳等也於肺癌的發生有一定關聯。

職業致癌因子

某些職業的工作環境中存在許多致癌物質。已被確認的致癌物質包括石棉、砷、雙氯甲基乙醚、鉻、芥子氣、鎳、多環芳香烴類以及鈾、鐳等放射性物質衰變時產生的氡和氡氣等。由於肺癌的形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其潛伏期可達20年或更久,故不少病人在停止接觸致癌物質很長時間後才發生肺癌。

電離輻射

肺對放射線較為敏感,大劑量電離輻射可增大肺癌患病風險。

飲食與體力活動

有研究顯示,成年期水果和蔬菜的攝入量低,肺癌發生的危險性升高。血清中β胡蘿蔔素水平低的人,肺癌發生的危險性高。也有研究顯示,中、高強度的體力活動使發生肺瘤的風險下降13%~30%。

遺傳

如果家族中有人患肺癌,那麼個體發生肺癌的風險會增加。

其他

病毒感染(如HIV感染)、某些慢性肺部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結核、結節病、特發性肺纖維化和硬皮病等),與肺癌的發生也可能有一定關係。

不過,菸草使用仍然是肺癌的第一大誘因,任何時候,只要開始戒菸,都能對健康產生好處。

在預防方面,有以上危險因素接觸的人群,要格外注意,如加強職業防護措施,霧霾天氣出門戴好N95口罩,做飯時提前打開抽油煙機,並注意開窗通風,肺癌高危人群可每年做一次低劑量胸部螺旋CT篩查。

肺癌早期有哪些症狀?

肺癌早期可無明顯症狀,當病情發展到一定程度才出現症狀,目前多數肺癌患者在就診時已有症狀,僅5%~15%的患者發現肺癌時無症狀。有症狀者主要表現為痰中帶血、刺激性乾咳、喘鳴、胸痛等。

1.咳嗽:早期出現的症狀。常為無痰或少痰的刺激性乾咳,當腫瘤引起支氣管狹窄後可加重咳嗽。多為持續性,呈高調金屬音性咳嗽或刺激性嗆咳。當有繼發感染時,痰量增多呈黏液膿性。

2.痰血或咯血:以中央型肺癌多見,多為痰中帶血或間斷血痰,偶有大咯血。

3.喘鳴:腫瘤引起支氣管狹窄,造成部分阻塞,可產生局限性喘鳴音。

4.胸悶、氣急:腫瘤引起支氣管狹窄,或壓迫大氣道,或轉移至胸膜引起大量胸腔積液和轉移至心包發生心包積液,或者膈肌麻痹、上腔靜脈阻塞以及肺部廣泛侵犯時,均可引起胸悶、氣急。

5.發熱:腫瘤壓迫或阻塞支氣管引起肺炎、肺不張,或腫瘤壞死時,可引起發熱。

6.消瘦:為惡性腫瘤常見表現,晚期由於腫瘤毒素以及感染、疼痛所致食慾減退,可表現消瘦或惡病質。

7.胸部或者是肩背疼痛:腫瘤侵犯胸膜或胸壁時,可表現為隱痛、鈍痛,隨呼吸、咳嗽時加重。侵犯肋骨、脊柱時,疼痛持續而明顯,且與呼吸、咳嗽無關。肩部或胸背部持續疼痛常提示腫瘤侵犯胸壁外組織。

8.呼吸困難:腫瘤壓迫大氣道,可出現呼吸困難。

9.吞咽困難:為腫瘤侵犯或壓迫食道所致。

10.聲音嘶啞:腫瘤直接壓迫,或轉移至縱隔淋巴結後壓迫喉返神經(多見左側)使聲帶麻痹,可導致聲音嘶啞。

肺癌雖然死亡率很高,但在早發現、早診斷及早治療的情況下,可以達到治癒;晚期通過積極治療,也可以緩解症狀、改善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期。

因此,當身體出現上述症狀時,要及時就醫檢查,排查是否患有肺癌。


參考文獻:

[1]權威發布——數據「說」肺癌[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誌,2021,29(11):4.

[2]WHO,環境(室外)空氣品質和健康,https://www.who.int/zh/news-room/fact-sheets/detail/ambient-(outdoor)-air-quality-and-health

[3]劉少偉.我國女性肺癌的罪魁禍首:廚房油煙[J].江蘇衛生保健,2020(10):21.

[4]李東航,姚頤,耿慶. 中國臨床腫瘤學會肺癌診療指南(2018版)更新解讀[J]. 臨床外科雜誌,2019,27(1):36-39. DOI:10.3969/j.issn.1005-6483.2019.01.010.

[5]中國醫藥信息平台,肺癌,https://www.dayi.org.cn/disease/1124509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