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急性膽囊炎要不要放管子排膿?

fans news 發佈 2021-11-25T08:08:41+00:00

急性膽囊炎是臨床常見急腹症之一,是因為膽囊管梗阻和細菌感染引起。好發於40歲以上者,女性多見。表現為急性上腹部疼痛,疼痛與飲食有關,常因油膩食物誘發,疼痛位於右上腹或劍突下,持續存在,往往伴有右肩部疼痛。

急性膽囊炎是臨床常見急腹症之一,是因為膽囊管梗阻和細菌感染引起。好發於40歲以上者,女性多見。

表現為急性上腹部疼痛,疼痛與飲食有關,常因油膩食物誘發,疼痛位於右上腹或劍突下,持續存在,往往伴有右肩部疼痛。有發熱,噁心,嘔吐等症狀。早期疼痛感輕,而後逐漸加重。膽囊區域有按壓痛

絕大多數急性膽囊炎由結石卡在膽囊頸部,造成膽囊管阻塞,膽囊內壓力增高,膽汁淤滯,濃縮,膽汁酸刺激並損傷黏膜,引起膽囊炎症水腫,細菌滋生。

梗阻初期,壓力稍高,膽汁淤積,黏膜充血,水腫輕,膽囊稍腫大,顯微鏡下血管擴張,炎症細胞浸潤,稱為急性單純性膽囊炎

若梗阻沒解除,病變進一步惡化,膽囊壁充血水腫加重,出現淤斑和膿苔,出現部分黏膜壞死脫落,偶有潰瘍,即為急性化膿性膽囊炎

若仍未控制,繼續惡化,壞死範圍擴大,即為壞疽性膽囊炎,若仍未控制,此時膽囊壁極易穿孔,穿孔後,化膿膽汁流入腹腔,造成彌散性腹膜炎。也有病例膽囊穿透到腸道,形成膽腸瘺,膽囊減壓後,局部炎症稍有消退。

就診科室

消化內科 、急診科、普通外科

要不要放置引流管排膿?

大多數急性膽囊炎,經過規範的內科治療,症狀都會緩解,消失,炎症得以控制。個別急性膽囊炎,規範的內科治療,症狀若無緩解,消失;須考慮穿刺置管引流。

引流的目的:排出膿性膽汁,降低膽囊壁的壓力,改善血液供應,促進炎症癒合。減少淤積的膽汁酸對膽囊壁的刺激。

引流的方法:目前多選擇彩超或者CT指引下,局麻,經皮膚、肝臟,穿刺膽囊,然後引入導引絲,再沿導引絲引入引流管。

引流管護理家屬注意事項:固定引流管於皮膚上,保持皮膚口乾燥;穿衣、脫衣服、翻身等時注意避免引流管被拽出,避免引流管打折、扭曲等導致引流管梗阻情況。

拔除引流管時機:避免症狀反覆,一般炎症控制,症狀消失後,關閉引流管至少兩周,期間觀察症狀有無再現,若無,兩周後可考慮拔除引流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