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郵之戰為什麼讓張士誠名揚天下?

fans news 發佈 2021-11-30T20:53:27+00:00

為了養家餬口,張士誠從十歲開始就跟鄉親們一起,在白駒場的官鹽船上「操舟運鹽」,依靠賣苦力賺來的微薄收入補貼家用。

張士誠,男,1321年七月三十日出生於泰州白駒場的一個窮苦的「亭民」之家。家裡有三個弟弟:張士義、張士德和張士信。

為了養家餬口,張士誠從十歲開始就跟鄉親們一起,在白駒場的官鹽船上「操舟運鹽」,依靠賣苦力賺來的微薄收入補貼家用。


少年時的張士誠身體健壯,為人仗義疏財,雖然自己家裡經常窮得揭不開鍋,可是每當鄉親們遇到困難的時候,他總是慷慨解囊,有求必應。漸漸地,張士誠在當地鹽民中樹立了很高的威信。


元朝末年,元帝國財政收入入不敷出。統治者為了填補不斷擴大的政府開銷和軍費支出,大量增發鹽引,不斷提高鹽價。


泰州地處東南沿海,每到盛夏,都會遭遇颱風侵襲,海水倒灌。海潮退後,千傾良田都變成了鹽鹼地,老百姓苦不堪言。


由於給官家運鹽收入微薄,張士誠和幾個膽大的同鄉一起做起了販賣私鹽的營生。他們在給官府運鹽的同時,隨身夾帶一部分食鹽,賣給當地的富戶。


但是,鹽是國家管制的物品,非經允許不能販賣。統治者對販賣私鹽的處罰很重,販賣一石(約一百斤)私鹽就要處死刑。


當地有一個鹽警名叫丘義,負責監督鹽民出工、緝拿私鹽販子。這個邱義常常剋扣白駒場鹽民的勞動所得,鹽民們每月還要向他上貢,一有疏漏,就對鹽民非打即罵。


1353年正月,張士誠和弟弟三人帶著十七名膽大的鹽民,秘密籌備武裝暴動。


一天夜裡,十八名熱血鹽民在草堰場的北極殿中歃血為盟,抄起挑鹽用的扁擔,在寒風中悄悄摸進鹽警邱義的家中,把這個平日裡為害鄉鄰的惡霸亂棍打死。



隨後,十八個人又衝進當地富戶家中,打開倉庫,把糧食和錢財分發給當地的老百姓,接著一把火把房屋燒了個乾淨。


當時,在鹽場幹活的鹽丁們正嫌工作太苦太累,於是共同推舉張士誠為首,攻下了泰州。


就這樣,張士誠在泰州起義了。連續攻占泰州、興化等地後,1353年在高郵建都,稱誠王,國號大周,以天祐為紀年。


張士誠的王位還沒有坐多久,元朝就派兵打來了。其實元朝的官員們也是認死理的,誰稱王就去打誰,要是碰到個埋頭造反不稱王的,他反倒是不理的。


1354年九月,大元朝的丞相脫脫率百萬大軍把高郵團團圍住。最慘的是,想投降都不行,脫脫鐵定了心攻下高郵後要盡屠當地兵民,以在江南樹威示警。


當時很多人都建議放棄高郵,張士誠考慮良久,說出了一句話:「離開高郵,我們還能去哪裡呢?」

是啊,還能去哪裡呢?

死也要死在這裡!



元軍用各種武器攻城,張士誠和他的兩個弟弟張士義、張士德就在城樓上堅守,所有的將士都可以看到他們的身影。


更重要的是,這些起義者的心中有著這樣一個信念: 投降也是死,抵抗也是死,不如抵抗而死!至少死得悲壯!



於是,看似柔弱的小城高郵就在這種精神的支持下抵抗了百萬元軍三個月,這就是敢於拼命的力量。



正在高郵即將被攻下時,元朝政府內部出現了問題。 在以往的史書中,我們總是看到很多奸臣,這些人只顧自己不顧國家,是大家痛恨的對象,比如秦檜,比如賈似道,總是在關鍵時刻來那麼一下,壞了國家大事。事實證明,少數民族政權也有奸臣,也會來這麼一手。


人算不如天算,脫脫遭朝中奸臣算計,小人進讒言,元順帝一紙詔書把他就地解職押往吐蕃,半路就被毒酒賜死。群龍無首,「百萬大軍」一時星散,張士誠乘機擊潰了元軍,高郵保衛戰就這樣勝利了。


此戰之後,張士誠名揚天下,他再接再厲,連續攻克江蘇、浙江的富饒地區,成為占地不是最大,卻最富有的國王。



高郵之戰勝利了,張士誠建立的大周沒有被元朝統治者剿滅,還牽制了百萬元軍,是元末農民起義的轉折點。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