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偏癱後,手硬地跟石頭似的,無法打開怎麼辦?記住這幾個小妙招

fans news 發佈 2021-12-20T19:50:45+00:00

有些偏癱患者在進行康復訓練過程中,常常遇到消極鍛鍊的情況,比如今天已經做了5分鐘左右的康復訓練,就覺得訓練的時間已經足夠了,但是這是遠遠不夠的,所以我們需要將「多使用,多鍛鍊」的概念結合到日常生活中。

我們在說手的功能康復訓練前,有幾點值得關注。第一點,就是要堅持重複地進行康復訓練,而鍛鍊時重複的次數在康復訓練中尤為重要。

有些偏癱患者在進行康復訓練過程中,常常遇到消極鍛鍊的情況,比如今天已經做了5分鐘左右的康復訓練,就覺得訓練的時間已經足夠了,但是這是遠遠不夠的,所以我們需要將「多使用,多鍛鍊」的概念結合到日常生活中。

第二點,我們在做手部訓練的時候,要有意識地保持正確的體態,比如,為了能夠讓手部更加容易活動,而讓身體持續保持錯誤姿勢進行大量鍛鍊的話,身體的彎曲程度則會越來越嚴重,而為了保持身體的平衡,肩膀會更加用力,從而手指會越來越僵硬,習慣成自然,異常模式一旦形成,很難糾正。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手掌內部肌肉群包括19條肌肉,那如何使大拇指及其他手指的對掌操作更有效率呢?下面,就跟大家分享下,對手掌內部小肌肉群的具體手法操作的一些小經驗。

更多上肢康復訓練方法可以點擊西面的視頻卡片進行了解。

一、松解大魚際,此法對於手部屈肌張力高的患者非常有效,通常重複幾次患者的張力便可有明顯的改善。

二、打開手指骨間間隙,患者坐位,患側上肢肘關節伸展,腕關節中立位,不要出現尺橈偏,治療師一手握住患者的拇指和大魚際,向拇指的長軸方向延長並且使大魚際展開,另一手握住患者其餘四指,將大魚際內收,拇指對指位,被動帶動MP關節向上,保持,然後,其餘四指向長軸方向延長。

三、治療師手指與患者手指交叉,另一手固定患者拇指以及大魚際,帶動患者手指活動MP關節。

四、從患者第三掌骨開始,向大魚際方向,治療師用自己的指腹放鬆患者手掌內側,也就是拇指內收肌群向外展方向放鬆。

五、許多患者第一背側骨間肌容易短縮,拇指屈曲內收,食指屈曲,治療師一手固定患者拇指與大魚際,另一手固定其餘四指,用固定拇指的手中指或食指將患者的虎口向上頂起,松解第一背側骨間肌的兩個頭。另外還可以用固定四指的手的大拇指沿著第一背側骨間肌的走行從遠端向近端牽伸松解。

六、患者坐位,前臂旋後位,腕關節輕度掌屈,治療師兩手固定患者手掌,一手將患者手舟骨向長軸方向遠端推,注意手腕不要背伸,同時頭狀骨也向遠端推送。

七、患者坐位,前臂旋後位,腕關節輕度掌屈,治療師兩手固定患者手掌,將患者食指屈肌群向遠處推。每個手指重複這個手法。

八、患者坐位,前臂旋後位,腕關節輕度掌屈,治療師一手向遠處輕輕牽拉小指,另一手在小魚際處活動小指對指肌和小指展肌。

手的康復確實非常困難而漫長。我們都需要有充分的心理準備,持之以恆的康復訓練,不放棄,踏踏實實,從基礎開始一步步訓練,努力總會有收穫。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