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熱是吃草莓引發的?大草莓是打了激素?草莓的「黑鍋」還有啥

fans news 發佈 2021-12-23T06:28:31+00:00

日前,一則「西安出現多例出血熱」的消息流傳,與此同時,「吃草莓是出血熱主因」的言論也引起眾人關注。不少愛吃草莓的網友也是嚇了一跳,不敢再吃草莓了。其實,專家已經闢謠,吃草莓和「出血熱」本並沒有什麼關聯,這個鍋草莓不能背。01、什麼是出血熱?

日前,一則「西安出現多例出血熱」的消息流傳,與此同時,「吃草莓是出血熱主因」的言論也引起眾人關注。不少愛吃草莓的網友也是嚇了一跳,不敢再吃草莓了。

其實,專家已經闢謠,吃草莓和「出血熱」本並沒有什麼關聯,這個鍋草莓不能背。

01、什麼是出血熱?

出血熱是乙類傳染病的一種,它是漢坦病毒引發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以發燒、出血、腎損傷為主要臨床表現,疾病早期有頭疼、感冒等症狀,不少人可能誤以為感冒而誤了診斷。正因此,「出血熱」致死率偏高,且疾病流行比較廣。

而出血熱主要是攜帶漢坦病毒的齧齒動物傳播,如尿液、糞便、唾液等都可傳播。當然因鼠類攜帶病毒所污染的水源、農作物、土壤等,通過各種途徑從呼吸道傳染給人,也會出現「出血熱」病症。



我國的出血熱病例占全球的90%,全年都有發病病例,且每年4-7月為感染小高峰、10月到次年1月為感染大高峰。

從研究發現,2004年到2015年,東三省、陝西省為感染的重災區。而在17年時,陝西出現2001例,占全國的17%,主要分布在關中一帶。

那麼,又該如何預防呢?

最基本的就是接種疫苗,16-60歲均可接種,可大大減少發病。而對於高發區,要做好防鼠滅鼠工作,做好個人衛生,注意飲食安全,不觸摸鼠類排泄物,不去鼠類活動頻繁的區域,出門戴好口罩。

在鼠類活躍的區域,不能直接食用果蔬,需要先清洗加熱才行。

02、吃草莓能引發出血熱嗎?

不少醫生表態,「出血熱」並非是吃草莓引發的,如果真是吃草莓導致的,早在多年前就有該謠言,畢竟「出血熱」在我國存在數年之久,每年都有相關感染病例。

當然,如果有人在鼠類活躍區域的草莓大棚內,邊摘邊吃草莓,且食用量偏多,可能還真會吃出「出血熱」,畢竟這些大棚草莓上面可能沾染鼠類尿液、唾液等,如果不清洗直接食用,那就增加了感染概率。因此生活在高發區的人們,要特別注意好食品衛生。

而平時,就算果蔬、農作物上,沾上了少量攜帶病毒鼠類的排泄物,但清洗後也可洗出大量病毒,之後就構不成傳播的毒素量。


研究發現,漢坦病毒在60℃下加熱10分鐘,或100℃下加熱1分鐘,即可將其殺死,可見其容易滅活。研究發現,因食用污染食物而引發的「出血熱」並非主要的傳播方式。

因而,大家也別擔心因「吃草莓」而導致出血熱,完全可以大膽食用。而西安長安區工作人員對當地草莓進行監測,但並沒有發現草莓有病毒異常情況。

因此,在食用草莓時,只要做好及時清洗工作,就不用擔心出現「出血熱」感染。


03、還有哪些「黑鍋」草莓不背?

草莓作為一種營養價值豐富的水果,其中的維C成分豐富,還包括檸檬酸、胡蘿蔔素、鈣鐵磷、果膠、黃酮類成分等,對人體有不錯的保健效果,且容易消化吸收,可謂是老少皆宜,因而其市場價一直偏高,冬季動輒30多元一斤。

不過,有關草莓的「謠言」比較多,特別是下面幾個:

①草莓是最「髒」的水果?

有媒體稱,草莓身上的農殘種類多,且連續5年被美國機構評為「最髒」的水果,不能輕易食用。

其實,檢測的農殘多,並不意味著就是「最髒」,只要農殘含量在國家認定的標準範圍內,那就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而我國衛健委等部門,對各類果蔬均制定最低農殘標準,草莓可能農殘種類多,但並非是農殘留量多。

而2019年,農業農村部對多種農產品檢測,其合格率為97.4%,而草莓合格率較高,並沒有農殘超標問題。同時,上市的果蔬,均會通過檢測,農殘在最低範圍內才能上市,因此市場購買的草莓,並不需要擔心食用安全問題。


②個頭大是打激素

有文章表示,草莓個頭大、空心、畸形都是因為打了大量的激素。實際上,草莓個頭大小,和水肥管理、品種有關,且草莓果肉密度低,很容易就會出現空心現象。

而草莓中就算含有植物激素,但人體並沒有相關受體,因此不可能出現因草莓植物激素導致孩子性早熟的現象。且上市的草莓,植物激素量都不會太多。反而,如果動物激素攝入量多,確實會對孩子的發育造成影響。


總而言之,市場上出現的草莓,其農殘、植物激素量均控制在規定範圍內,大家不需要擔心。將草莓買回家後,需要先用上清水洗上1-2分鐘,隨後再放入淡鹽水裡泡上5分鐘,之後再用清水洗淨即可食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