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令進補好時節,常用的4種「參」類中藥,該怎麼選,你都知道嗎

fans news 發佈 2021-12-24T07:57:10+00:00

因此,很多人對這類藥材情有獨鍾,但是在選擇上,就不知道該如何下手了,一個不留意,進補就有可能變成耗損,得不償失,這類中藥就是「參」類藥材。

冬季進補一直以來就是強身健體、預防病症的養生方式,中醫認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為了跟外在的自然環境相平衡,冬季的進補更多的是以滋陰補陰為主,同樣跟疏通自身的氣血運行,調和整體的陰陽平衡一樣重要。因此,很多人對這類藥材情有獨鍾,但是在選擇上,就不知道該如何下手了,一個不留意,進補就有可能變成耗損,得不償失,這類中藥就是「參」類藥材。

其實在中醫裡面這類藥材的種類很多,我們最熟知的就是人參、黨參,還有「一味丹參飲,功同四物湯」的丹參,其實除了這些之外,還有紅參、西洋參等,由於種類很多,而且功效也各有差異,所以在使用的時候,需要謹慎,最好是在醫師的建議下辨別選用,以免出現差錯。關於冬令進補常用的參類藥材的選擇,主要有4種,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1.人參

這味中藥材的知名度,不用多說,從古至今都有著很高的地位,甚至被很多人當做「起死回生」的神藥,人參具有「百草之王」的稱呼,在中藥學裡面,人參藥性甘溫,具有一定的苦味,主要歸入人體內的脾經、肺經和心經,具有大補元氣、補脾益肺、安神益智的作用。

人參在臨床中的使用很廣泛,不僅可以和其他的中藥材配伍使用,也可以單獨成劑,最有名的方劑就是「獨參湯」,單靠一味人參,便能夠扶危救脫,所以明代醫家李時珍更是將人參這味藥材稱為「神草」,主要用於氣虛證以及危重患者的救治。

現代研究發現,人參還具有降低血糖、改善全身症狀的作用,對消渴病也能發揮一定的功效,對衰弱的老人來說也是甚為適宜。但是「物極必反」,人參最大的作用就是補充元氣,假如體內的氣血運行通道不暢,就會造成氣機的大量積聚,從而誘生熱邪,同時現代研究還發現,人參裡面的一些成分,可能會促進兒童的性早熟,因此兒童用藥要謹慎。

2.黨參

其實在很久之前,許多人將人參和黨參視為一種藥材,在經過後來的臨床驗證之後,才將這兩者區分,黨參味甘性平,歸肺經和脾經,具有補脾肺氣、補血生津的作用,可用於脾肺氣虛等病症的治療或緩解,當人參的補氣能力太強,患者難以承受的時候,就可以用黨參這味中藥材來代替,並且黨參的價格要比人參低很多,但是在對重症治療的時候,不能靠黨參來代替。

3.丹參

「一味丹參飲,功同四物湯」,丹參的功效可以媲美補血第一方的四物湯,可見這味中藥的不凡。丹參最早的入藥記載是在《神農本草經》,味苦性寒,歸心、心包、肝經,具有活血調經、祛瘀止痛的作用,這味中藥雖然也是「參」,但功效和人參、黨參完全不同,丹參更重於補血,常用於月經不調、閉經、痛經、血瘀心痛等病症,由於這味中藥入血分,所以對孕婦而言,需慎用。

4.太子參

太子參又被稱為孩兒參,味甘苦,性平和,歸脾經和肺經,對於這味中藥材,具有補氣健脾、生津潤肺的作用,其實中醫醫家對這味藥材的使用並不多,常用於脾肺氣陰兩虛證的治療或緩解,由於這味藥材藥性偏寒,但能養陰生津,因此屬於補氣藥裡面的清補之品,更多時候是用於熱證,或者是作為複方之後的調補用藥。

太子參這味藥材更適用於小兒,因為小孩子的體質在患病期間,會特別的虛弱,身體難以承受藥性峻猛的藥材,所以太子參的平和會更適宜。現代研究還發現,太子參對淋巴細胞會有明顯的刺激作用。

所以這樣看來,同樣都是「參」,但是功效還是存在差異的,有各自擅長的領域,因此在使用的時候,還是需要對症選擇,更好的緩解病症,調補身體。

【本文由「金蘭中醫學社」新媒體獨家出品,圖片來源於網絡。作者周淺,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製】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