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株洲的那些古橋

fans news 發佈 2022-01-13T12:46:03+00:00

【文史】株洲境內曾有古橋900多座株洲境內小河小港多,為行走方便自古建橋較多。據境內各州縣誌記載,株洲境內建有古橋900多座,其中以建於唐代歷時千年的醴陵龍船橋最古。從清光緒年間的《湘潭縣誌》地圖中我們就能看到株洲鎮及周邊有許多古橋。

【文史】株洲境內曾有古橋900多座

株洲境內小河小港多,為行走方便自古建橋較多。據境內各州縣誌記載,株洲境內建有古橋900多座,其中以建於唐代歷時千年的醴陵龍船橋最古。

從清光緒年間的《湘潭縣誌》地圖中我們就能看到株洲鎮及周邊有許多古橋。醴汜港(楓溪港)上有石步橋、古大橋、朱田關橋、白關橋;建寧港上有株洲橋(徐家橋下游南接城隍廟巷,為木板橋)、長沙橋(徐家橋)、牛沙橋、泥步橋、觀音橋、黃竹橋、萬世橋;白石港上有龍潭橋、橫石橋、新橋以及上游支流的太平橋、宋家橋、楊家橋等。河西的河港上有迎村橋、輝仙橋、萬樂橋、六龍橋等。

古橋的修建多為民間善舉,資金來源有獨修、合修、族修和眾修幾種。由於河流改道、道路發生變化以及解放後的大興水利、交通建設等使得一些古橋荒廢。

下面介紹株洲境內一些有特色的古橋。

醴陵龍船橋。據民國時《醴陵縣誌》介紹,該橋建於唐代,位於醴陵大障鄉江邊鋪,跨塹石水。橋有2墩3孔,石料砌成,長18.3米,寬2.7米。1973年6月因山洪暴發,橋被沖毀。

株洲徐家橋。連接解放街和建寧街的通道。由明代江南徐姓客商修建,名徐家橋。清康熙年間易元位率眾重修,改長沙橋。民國22年(1933),由凌澍臣倡議募捐改建,在舊橋上加修4拱,將橋升高延長,更名建寧橋。解放後多次修建,1981年恢復原名徐家橋。2003年在修建步行街時拆除。

醴陵淥江橋。跨淥水,溝通城區南北,古時也是通萍鄉、攸縣的要道。南宋乾道年間(1165—1173),始建浮橋於狀元洲尾。寶佑年間(1253—1258),醴陵知縣家遇於狀元洲下十餘丈處修建石墩、木樑新橋。後曾21次毀於水火,屢毀屢修。南北軍閥混戰時,北軍潰退時縱火將橋全毀。民國13年(1924),醴陵人傅熊湘、陳盛芳等人倡修新橋,在狀元洲西側附近,以石料建成2台、9墩、10孔的拱橋。就是如今跨在狀元洲上的石橋。

醴陵明月橋。位於株洲縣、醴陵、攸縣交界處的明月山下,因明代茶陵詩派李東陽寫有月橋詩序而著稱。該石橋為南宋寶慶三年(1227),陳壽卿興建。

炎陵安濟橋。為炎陵縣最早的石拱橋,位於縣城西郊。南宋紹定三年(1230),邑人陳平寧始建,因病故未成。元泰定元年(1324),陳氏後裔「節婦」江氏繼志續修告成。該橋現仍堅實可用。

炎陵沔渡橋。跨於沔水,是通往江西寧岡的要道。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張君柏等人倡議修建,初為木橋。清咸豐四年,縣人萬典璋與僧普明捐資改建為石墩木板橋,後遭水毀。民國16年(1927),曾文耀倡建石拱橋,後亦被水毀。以後時橋時渡,1962年,沔渡公路橋建成,古沔渡橋廢。

株洲縣福祖橋。位於株洲縣黃龍鄉,跨朱亭港。原為木橋,為謝姓族修。清道光元年(1821),謝氏族人捐資修石橋。2墩3拱,麻石橋面,長5.3米,兩邊石柱欄杆,四角飾石獅雄踞。解放後,改建成鋼筋水泥橋,使用至今。

此外,還有茶陵火田的五福橋、茶陵嚴塘的思永橋(寡婦橋)、炎陵大院農場的磧腦橋等古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