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知識

fans news 發佈 2022-01-14T14:58:45+00:00

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是由於長期高血糖及與糖尿病有關的其他異常所引起的以視網膜微血管損害為特徵的慢性、進行性視力損害的眼病,早期眼部多無自覺症狀,病及可有不同程度的視力減退,眼前黑影飛舞,或視物變形,甚至失明。

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是由於長期高血糖及與糖尿病有關的其他異常(如高血壓、高血脂等)所引起的以視網膜微血管損害為特徵的慢性、進行性視力損害的眼病,早期眼部多無自覺症狀,病及可有不同程度的視力減退,眼前黑影飛舞,或視物變形,甚至失明。

患者的眼底情況,可以根據臨床需要,通過眼壓、裂隙燈顯微鏡、最佳矯正視力、彩色眼底照相、眼底螢光血管造影、光學相干斷層掃描、超聲檢查等手段檢查。

臨床上早期DR非增殖性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其特徵為視網膜內微血管異常,包括微動脈瘤、視網膜內出血、棉絮斑,在此期或稍晚期,視網膜血管通透性的增加會引起視網膜增厚(水腫)及脂質沉積(硬性滲出),此前患者眼部多無自覺症狀或有輕度的示例下降及眼前黑影飛舞;

中西醫 而病變進一步發展的階段稱為增殖型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其特徵為視網膜缺血引起視網膜內表面新生血管,視盤新生血管及視網膜其他區域新生血管均有出血傾向,可導致玻璃體積血。而這些新生血管可以發生纖維化並收縮,類似的纖維增生可以導致視網膜前膜形成、玻璃體牽拉多索、視網膜裂孔、牽拉性或孔源性視網膜脫落。此前患者可出現嚴重的視力減退、視物變形,甚至失明。

國際臨床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嚴重程度分級標準

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DR)的患病率及嚴重程度與糖尿病疾病之間的關係

  • 1型糖尿病

通常在糖尿病發病後6-7年會出現明顯的視網膜病變,包括眼底病變及視力下降,因此建議1型DR患者在發病3-5年後檢查眼底情況,並每年複查一次;

  • 2型糖尿病

約30%的糖尿病患者在確診時已有DR的一些臨床表現,固即使無眼部症狀及視力下降,2型糖尿病患者確診時也應檢查雙側眼底情況,並每年複查一次。儘量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

國際臨床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嚴重程度分級標準

國際臨床糖尿病性黃斑水腫嚴重程度分級標準

辨證要點

微血管瘤在DR中最為常見,也最容易忽視,若患者突然視力下降或出現視野缺損或突然失明,可能是視網膜脫落;若視野中心出現黑點,或視物變形,可能是黃斑水腫病變;若突然失明或視物不明僅有光感,可能是玻璃體大量積血。出現上述臨床症狀,則說明DR 病變嚴重。

根據DR患者臨床症狀及眼底檢查結果的不同,可分為早期(NPDR 期)和晚期(PDR期)。

西醫治則治法

  • 藥物治療

糖基化終末產物抑制劑;抗氧化應激藥物;蛋白激酶C抑制劑;ACEI類藥物;

  • 雷射治療

臨床上嚴重的NPDR及PDR患者,建議雷射治療。

  • 玻璃體切割術

治療PDR的有效方法。

DR機制及西醫治療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中醫病因病機

常用中成藥

  • 複方丹參滴丸

用於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血瘀證。吞服或舌下含服。每次10丸,每日3次,28天為1個療程,或遵醫囑。

  • 芪明顆粒

用於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非增值期氣陰虧虛、肝腎不足、目絡瘀滯證。每次4.5g,每日3次,3-6個月為1個療程。

  • 糖網康膠囊

用於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氣陰兩虛證、瘀血阻絡證。每次4粒。每日3次,12 周為1個療程,或遵醫囑。

  • 複方血栓通膠囊

用於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血瘀兼氣陰兩虛證。每次3粒,每日3次,或遵醫囑。

  • 通絡明目膠囊

用於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氣陰兩虛證、瘀血阻絡證。每次4粒,每日3次,或遵醫囑。

  • 銀杏葉片

用於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局部缺血所致視網膜疾患。每次40mg,每日3次, 或遵醫囑。

  • 明目地黃丸

用於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肝腎陰虛證。每次8-10丸,每日3次,或遵醫囑。

  • 石斛夜光丸

用於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肝腎兩虧、陰虛火旺證。每次15丸(9g),每日2次, 或遵醫囑。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