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實行海禁,咋還有那麼多人移民東南亞?答案讓人驚喜但不意外

fans news 發佈 2022-01-19T15:14:12+00:00

中國人移民東南亞相信已有一段頗長久的歷史,但是唐代及以前的史料所記錄下來的都是貿易者、使節或僧侶等,他們完成任務後大都回到中國。

我是棠棣,一枚歷史愛好者。歡迎大家【關注】我,一起談古論今,縱論天下大勢。君子一世,為學、交友而已!


1、明代以前的東南亞移民


中國人移民東南亞相信已有一段頗長久的歷史,但是唐代及以前的史料所記錄下來的都是貿易者、使節或僧侶等,他們完成任務後大都回到中國。中國人定居東南亞,似是從宋代開始有較明確的記錄。由於海船出洋貿易者多,因此「住蕃」或「住冬」的現象出現,但人數顯然不多。


南宋末年因政局不穩定而移民的人確實不少,據說當時有宋人「以海船三十艘,裝載財物及妻子」投奔安南。到了元代,對海貿政策基本上採取開放態度,人民出海貿易及移居的亦多有。我們可從周達觀《真臘風土記》一書的記錄中體會出來。他說:「唐人之為水手者,利其國中不著衣裳,且米糧易求,婦女易得,屋室易辦,器用易足,買賣易為,往往皆逃逸於彼。」又說:「國人交易,皆婦人能之,所以唐人到彼,必先納一婦人者,兼亦利其能買賣故也。」由此可見,唐人移居東南亞的日漸增多,到了明代便有較具體的記錄。

在史料中最早記錄華人聚落形態的是《瀛涯勝覽》一書,作者馬歡在描述爪哇地區的華人聚落說:

杜板此處約千餘家,以二頭目為主,其間多有中國廣東及漳州人流居此地。又如新村又名革兒昔,村主廣東人也。約千餘家,各處番人多到此處買賣。又如蘇兒把牙,亦有村主,管番人千餘家,其間亦有中國人。

值得留意的是,定居在爪哇的華人,多有從回回教,受戒持齋者。當時,爪哇人大都信仰印度教,這些華人並不是新移民,他們可能是元代的海商。因明初海禁而滯留國外,又或者是宋元以來在南海定居做代理商的華人。其實,在舊港(三佛齊)亦如爪哇地區,成為華人的重要聚落,國人多是廣東、漳、泉州人,逃居此地。」


他們的領袖是廣東籍的陳祖義,據《瀛涯勝覽》所載,他是在洪武年間(或作洪武二年)「全家逃亡於此,充為頭目,甚是豪橫。」


2、鄭和下西洋對移民的影響


這裡所說的逃亡,顯然與明朝洪武年間施行海禁政策有關,也就是說有一批為數不少從事海貿活動的華人,因政府的新政策而滯留不歸,成為新移民。值得留意的是在舊港及爪哇的華人大都是信仰伊斯蘭教的阿裔華人,如鄭和生擒陳祖義後便扶立施進卿為舊港大頭目,而施進卿的繼承者施二姐竟是印尼伊斯蘭教聖人拉登巴古的養母。施二姐年老後又回到爪哇從事宗教活動,可見明初印尼地區的華人與回教的關係。他們並非因鄭和下西洋的關係而信仰伊斯蘭教。

鄭和下西洋(1405-1433)期間或之後八十年,並沒有帶動新一波的移民潮。不必懷疑鄭和之後陸續有中國人非法移民出境,但絕不會是大規模的,明代探取的海禁政策並未因鄭和下西洋而改變,而當時的誘因並不十分強烈,成化、弘治年間(1465-1504)廣東的海口貿易興起,私出南海貿易的人在官僚的包庇下漸多,一般去而復還,移居的不多。因此,明中葉以前,中國人移民的速度仍然是緩慢的。


暹羅一地可能較為特殊,由於明代中暹關係良好,據學者統計在明朝的276年中,暹羅來朝貢112,而中國使者往訪19次之多。值得留意的是一些華人充當了暹羅國官吏或朝貢使者如謝文彬、陳舉成、文智利、陳子仁等,都反映華人在阿瑜陀耶的特殊地位。

張燮稱讚暹羅「國人禮華人甚摯,倍於他夷,真慕義之國也。"所以華人聚落很早便出現在暹羅國都阿瑜陀耶,華人稱作大城或稱「有奶街,為華人流寓者之居。」到了晚明時期,阿瑜陀耶日漸成為重要的東西方貿易中心;馬來人、日本人、華人、葡萄牙人、荷蘭人等都前來大城貿易。

暹羅皇家的海外貿易,都委託大華商承包,城市手工業者亦多是華人,因此大城已成為華人重要的聚落,不過,當時華人的人口數究竟多少仍是謎團一個:有學者估計在十七世紀末的十年中,在暹羅的華僑不會在三千以上。


值得提及的是《東西洋考》紀載大泥/北大年一地「華人流寓甚多, 趾相踵也。」又說:」吉蘭丹即渤(大)泥之馬頭也……嘉靖末海寇餘眾,遁歸於北(此),生聚二千人。」

這位海寇就是林道乾,據說曾入贅於女王,並鑄造三尊大炮,因製作第三尊大炮時失誤爆炸而死。


3、西歐人東來貿易對移民的影響


大泥是華人重要的聚落,可見華人在大泥是受到重視的。荷蘭人就是通過大泥的華人來澎湖尋找貿易機會,不過,沿海人民大規模的移民是在明代中葉之時。

這又跟歐人東來有密不可分的關聯。到了正德六年(1511),當葡萄牙人占領滿刺加/馬六甲後,東亞的貿易生態開始改變,特別是葡萄牙人將貿易範圍擴張到中國沿海及日本,東亞的海域秩序也掀起了根本的變化。

由於葡萄牙人帶來白銀,而日本貿易亦以白銀來交易,因此中國沿海人民趨之若鶩,非法貿易達到空前高潮,也帶動了新一波的海外移民潮。正德、嘉靖年間(1506-1566)因為走私貿易興起,華人在海外尋找新貿易基地亦是順理成章的事。


到了嘉靖三十二年(1553),葡萄牙人開始定居澳門,當時廣東人民獲准沿海貿易,隆慶元年(1567)年,福建月港亦開放人民揚帆出海。由於貿易的需要及商埠的建構與發展,華人移居海外的越來越多,以華人主體的埠頭在東亞海域出現。

明代中、晚期,在東亞海域新發起來的華人聚落,數量實在不少,其中較大型的華人僑居地包括長崎、萬丹、巴達維亞和馬尼拉等商埠,在日本的平戶和長崎,由於浙、閩走私貿易興起而形成新的華人聚落。《籌海圖編》會提到「閩、廣、徽、浙無賴亡命,潛匿倭國者不下數千,居民里巷,街名大唐。」


4、四個著名商埠


最初的中國私商多在九州的博多貿易,其後一路擴大貿易圈。到了嘉靖中葉,倭寇亂起,私商與日本的關係更為密切,如當時的倭寇頭領王直便以平戶作為貿易港口。到了隆慶五年(1571)日本長崎建港,逐漸取代博多及平戶,成為華人聚居的貿易港口。萬曆三十一年(1603)德川家康取得政權後,為了加強對中國貿易,頒發「朱印狀」給明朝走私商人,許商舶到日本貿易。因為日本以銀易貨,對中國私商極有吸引力,雖然明朝仍禁止中國海商赴日本貿易,但來日貿易者眾。

萬曆三十六年(1608),長崎有華商二三千人,且在當地娶妻生子;日本政府早在萬曆三十二年(1604)便委任華人「唐通事」專責管理華商貿易及住宅之唐人。晚明一位中國學者說:「合諸島計之,約有二三萬人。」可見,在長崎的華人聚落已形成一定的規模。

位於爪哇西部的萬丹, 十六世紀初開始繁榮起來。自葡萄牙人占領滿刺加後,「見華人不肯駐,輒迎擊於海門」,華商中斷前往滿剌加貿易,部份華商轉往北大年,部份轉來萬丹。因此從前香料貿易在滿剌加集中出口的航路改變了。而新的香料運輸航線有兩條:一是從香料群島經蘇祿至浡泥,再經北大年轉至亞齊出口:一是從香料群島經萬丹至北大年,轉亞齊出口印度等地。

而萬丹便成為南部新香料運輸航道的受惠者,也成為華商的新聚落。萬丹即《東西洋考》所稱的下港,在巴達維亞仍未建港(1619)以前,萬丹可說是爪哇最繁忙的國際貿易港,而華人確實扮演一重要的角色。

萬丹的沒落與荷蘭人建構巴達維亞城有關,華人也隨著貿易形勢轉變,移居至巴達維亞。由於萬丹已無法維持貿易,一些中國人開始移居巴達維亞,譬如得到荷蘭人優惠貸款的著名萬丹華商蘇鳴崗、林六哥等,他們的移居必引發爪哇區域華人再移民的效應,蘇鳴崗在1619年被荷蘭人委任華人社區的第一任甲必丹、而林六哥在1636繼蘇鳴崗鴛第二任甲必丹。


由此可見,巴達維亞開埠華人便參與其貿易活動,蘇鳴崗更扮演一重要角色;他帶領一批中國人移居巴達維亞後,萬丹國王便進行鎖國政策,禁止中國人離開。1620年彼得遜·昆透露:「萬丹每日有許多中國人逃亡到我們這裡來。

人們推測尚有二千名在萬丹,他們也將會迅速到我們這裡。「由於巴達維亞已取代萬丹的貿易地位,華人移居日多,據資料顯示1625年中國船帶來的移民共有1,580人;1626年1,450人;1627年1,250人。

換言之,三年移入共4,280人。值得注意的是1644年即明朝亡國那一年,中國船帶來的華人有4,000人。

萬曆二年(1574)當西班牙人占領馬尼拉時,月港海商允許出海貿易已有七年之久,由於西班牙人從墨西哥帶來大量白銀購買中國絲貨及其他物品,馬尼拉很快便成華人的貿易新聚落。西班牙殖民政府為了有效管理華人,在市內建了一個市場名叫八連,使中國人集中這裡買賣。

西班牙殖民者在馬尼拉對華人進行過二次大屠殺:即萬曆三十一年(1603)死亡人數約有二萬五千多人;及崇禎十二年(1639)約有二萬人,而每次殺戮一二年後,華人又重回八連貿易。而馬尼拉的繁榮一直持續著,由此見證馬尼拉與華人的依存關係,並不是一刀就可切斷。



現在我們大概可以估計一下,晚明時期僑居海外的華人人數或有十萬人左右;廣東人大多移居中南半島,而福建人(閩南人)大多移居馬來群島。這都是明代中葉以後國際貿易發展的結果,隨著時間的推移,華人因各種因素而移民海外的日多,影響著東南亞傳統社會的結構和民族關係的發展。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關於歷史領域的話題或觀點可以【關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第一時間回復。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