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究竟該如何管理?

fans news 發佈 2022-01-20T03:58:57+00:00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診治指南(2020)中指出一半的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相關的孕產婦死亡是可以避免的。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診治指南(2020)中指出一半的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相關的孕產婦死亡是可以避免的。



在基層醫院就診的孕婦保健意識不強,產檢不規律,醫生往往不能及時發現疾病進展,容易出現危重症導致孕產婦死亡率偏高,指南(2020)中強調了對子癇前期發病風險因素的篩查和子癇前期發病的預警,制定相應的監管計劃,以提高早預防和早識別的能力,這是診治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層層設防的重要臨床措施,關鍵在於1個「早」字。


妊娠期血壓的管理


高血壓孕婦均應進行非藥物治療。孕婦應情緒放鬆,保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時間,但不建議絕對臥床,應保證一定的運動量。


在飲食上應注意營養豐富均衡。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孕婦不同於一般高血壓患者,嚴格限制食鹽攝入量可能導致血容量減少而對胎兒產生不利影響。



但對於全身水腫者應當限鹽。體重指數的增長應保持在孕期推薦的合理範圍。


血壓≥140/90mmHg生活方式干預同時建議啟動藥物治療,治療過程中嚴密監測血壓。


對於血壓≥160/110mmHg的孕婦,屬於妊娠期高血壓急症,應收產科住院。緊急給予降壓藥物治療,必要時啟動靜脈降壓藥物治療。每10~20min 監測血壓直至降至<160/110mmHg,並嚴密監測孕婦臨床症狀及體徵,監測血常規、肝功能、腎功能,評估胎兒情況,由產科醫生評估終止妊娠時機。


指南(2020)中明確了關於降壓的目標:


對於無危險因素的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孕婦將血壓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合併靶器官損害的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孕婦根據患者合併臨床情況,將血壓控制在135/85mmHg。為保證子宮⁃胎盤血流灌注,孕婦血壓不可低於130/80mmHg。


藥物的選擇:


目前公認的妊娠期較為安全的常用口服降壓藥包括拉貝洛爾、硝苯地平、甲基多巴(國內暫未上市)。


重度高血壓需應用靜脈藥物降壓時,可使用拉貝洛爾、烏拉地爾、尼卡地平、酚妥拉明、硝普鈉。靜脈使用降壓藥物需從小劑量開始,嚴密監測孕婦血壓及其他生命體徵和胎兒宮內情況。


合併急性心功能不全和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徵的孕婦可靜脈滴注硝酸甘油。請心內科會診共同救治。



重度妊娠期高血壓和重度高血壓急性發作:


2020指南強調當收縮壓≥160mmHg 和(或)舒張壓≥110 mmHg時,需要間隔數分鐘重複測定以便及時獲得診斷,考慮重度高血壓;


強調如果重度高血壓急性發作,當持續時間>15min即為持續性重度高血壓,也稱為高血壓急症,會導致母兒不良結局,需要積極的抗高血壓藥物治療。


重度妊娠期高血壓也要按照子癇前期處理。


妊娠期高血壓可以發展為子癇前期;無論是輕度還是重度高血壓如果合併了其他系統累及的表現,應當診斷為子癇前期,並按照子癇前期處理。


子癇前期的篩查


指南(2020)提示,目前為止仍未建立有效且特異度高的子癇前期預測方法,臨床醫師不要依賴於單一預防方法或模式化預測方法,需要注意母體風險因素的排查及臨床預警信息,更要注意整個孕期內可能發生的不良因素,從多方位、多視角審視疾病的發生、發展。




子癇前期的處理原則


指南(2020)中,將治療基本原則概括為:正確評估整體母兒情況,休息、鎮靜,積極降壓,預防抽搐以及抽搐的復發,有指征的利尿、糾正低蛋白血症,密切監測母兒情況,預防和及時治療嚴重併發症,適時終止妊娠,治療基礎疾病,做好產後處置和管理。



這是引導臨床醫師多角度、動態性審視和處置疾病,不要把對子癇前期的處理看成僅僅是降壓、解痙和鎮靜,監測評估也是重要的一方面,選擇適時的終止妊娠又是一方面,力求從全方位解讀疾病和著手處置,從而最大程度地減少疾病對母兒造成的損害。


本文圖片來源:攝圖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