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後間諜案頻出的美國,掀起了怎樣的「白色恐怖」

fans news 發佈 2022-01-22T22:03:21+00:00

1945年3月11日,美國聯邦調查局的幾名特工在紐約市第五大道225號大廈一個名叫「美亞」的雜誌社附近耐心等待著。經過大約兩周的監視和竊聽,這天晚上,他們在確定了「美亞」雜誌社裡的工作人員下班後,「秘密」地進入了這個雜誌社,並進行了仔細的搜查。

1945年3月11日,美國聯邦調查局的幾名特工在紐約市第五大道225號大廈一個名叫「美亞」的雜誌社附近耐心等待著。經過大約兩周的監視和竊聽,這天晚上,他們在確定了「美亞」雜誌社裡的工作人員下班後,「秘密」地進入了這個雜誌社,並進行了仔細的搜查。

在進行了大量的翻找和拍照後,他們發現這個雜誌社裡存有數百份「國家機密」,這也使他們認定了之前在《美亞》雜誌上發表的《英帝國在亞洲的政策》這篇文章「是一次泄密事件」。

美國政府認為這是泄露國家機密或者間諜活動的冰山一角,由此拉開了美國「白色恐怖」的序幕……

一、「美亞」事件浮出水面

1945年1月的一天,曾擔任南亞辦公室主任的肯尼斯·威爾斯無意中翻開了一本名為「美亞」的雜誌。剛翻看了幾頁,他震驚地發現,其中有一篇竟跟自己在戰略情報局時向國務院提交的一份英國對泰國政策的文件高度雷同!只是這篇文章對原文的一些文字和句子進行了修改和增補。而他本人難以相信的是,除了當時的政府人員在場外,並沒有其他人知道此份文件的內容,所以說這很大程度上是一次政府的泄密事件!

因而,他立刻向戰略情報局匯報此事,時任局長多諾萬立刻判斷此事關係重大,要求徹查文章來源與相關人員。但經過幾個月的監視、竊聽、非法潛入雜誌社和雇員家中搜集文件並進行拍照,但竟然一直沒有充分的證據證明「美亞」雜誌社創辦者菲利普·賈菲以及相關人員有泄露政府機密和充當間諜的罪行。

實際上「美亞」雜誌社僅僅是美國人菲利普·賈菲在二戰中美國身處太平洋戰場的背景下,出於遠東事務感興趣的初衷而創辦的雜誌社。

而這篇掀起驚濤駭浪的《英帝國在亞洲的政策》的文章,其來源也並非政府的機密文件,而是由於《美亞》雜誌的本身具有一定的學術性,所以它的訂閱以及影響主要是在美國政府官員中,因此賈菲與美國政府官員、東方問題的專家都有密切的聯繫,而這篇文章就是根據一些政府公開的簡介以及專家推斷寫出的。

因而,美國聯邦調查局憑藉一些非法手段獲取的不充分「證據」根本無法證明創始人菲利普·賈菲、向他提供東方問題概況的國務院外交人員謝偉思,還有其他相關人員泄露國家機密或間諜行為的罪名。但即使這場風波以證據不足而草草收場,但受牽連的這些無辜人員還是經歷了美國社會各界的爭論與攻擊。而美國政府由此開始了更大範圍的「間諜」風波。

二、間諜案頻發

1945年11月,「美亞」雜誌社案後不久,蘇聯安插在美國的女間諜伊莉莎白·本特利在身份即將暴露之際選擇了變節,供出了多達80人的特務名單,其中竟包括美國財務副部長、高級外交官等高級政府官員!

此事一出便被列為高級機密,進行了嚴格的保密措施,雖然此事如同一顆重磅炸彈投向了美國聯邦調查局,但是他們迅速展開行動對數十名嫌疑人進行監控的同時,選擇了按兵不動,繼續由本特利對蘇聯進行一切如常的聯繫與匯報。

然而,蘇聯方面卻馬上切斷了與本特利的一切聯繫,那些被監控的嫌疑人也顯而易見地警覺和謹慎起來。這不由地令聯邦調查局膽寒起來,由於聯邦調查局一向負責保密與調查工作,在保密方面經驗豐富,而且此事一出立即便列為高級機密,只由信得過的高級工作人員負責行動,卻依舊被蘇聯方面洞悉。再加上美國政府中竟被安插如此多的間諜,這不得不令人懷疑美國政府、甚至聯邦調查局中依舊存在數量眾多的間諜。

1946年,美國在三年前就開始破譯蘇聯電文的「維納諾計劃」宣告結束,從破譯的「維諾那計劃」的蘇聯文件中顯示,美國境內有349名在蘇聯安排下為其提供情報的線人,其中就有伊拉莎白·本特利供出的財務副部長哈里·懷特。

而且美國聯邦調查局還搜出了蘇聯的克格勃在美國招募、訓練美國間諜的教材,涉及對象上至總統班子、政府高官,下至社會組織、私營企業。這種情況不僅讓美國政府感受到刺骨的危機感,同時也使愈加清晰的美蘇對立局勢敏感起來。

三、杜魯門政府9835號「忠誠調查」令

1946年3月5日,邱吉爾在美國威斯敏斯特學院發表的「鐵幕演說」中稱:「一道橫貫歐洲大陸的鐵幕已經降落下來……」拉開了美蘇冷戰的序幕。

而在美國與蘇聯的對立愈加緊張的態勢下,國內間諜案的壓力使得杜魯門政府面對共和黨稱其「軟弱」行為的批評,不得不於1947年3月21日下達9835號《忠誠調查令》,要求對全體政府人員、學校雇員以及研究人員進行「忠誠調查」。要求所有政府雇員都必須宣誓「效忠」政府 ,而參加或者贊同「顛覆政府組織」的都作為不忠誠者的依據,必須引咎辭職。

雖然法令中規定了對於判斷「忠誠」與否的標準,但是,杜魯門政府對於其界定是模糊不清的。而且賦予忠誠調查委員會自主解僱政府雇員的權力,使得評判「忠誠與否」有了一定的主觀因素。有時候調查人員會相信一些相互攻訐之詞,而加上發表言論與否又難以取證,導致社會風氣愈加緊張。而此次「忠誠調查」也愈演愈烈,範圍逐漸擴大到軍隊、私營企業以及新聞界、醫學界甚至好萊塢演員、製片人、導演。

據調查,此次「忠誠調查」持續5年之久,調查規模高達400萬人次,其中有數千人被迫辭職或者被解僱。但是,時任忠誠調查委員會主席後來稱:「一個間諜案件的證據都沒發現」,這些被迫或者主動離職的人或許發表了不同的政見或者言論,或者與一些被認為「顛覆組織」的人有來往,就被判定其「不忠誠」而丟掉工作,甚至親友鄰里都因為害怕引火燒身,而不敢與之有任何來往。

結語

1947年3月,美國總統杜魯門曾在致國會咨文中宣稱:「美國具有領導『自由世界』的使命」。但與之相反,同一個月下達的「忠誠調查令」卻使這個倡導「自由」的國家陷入了長久的「白色恐怖」中。指證、審訊、宣誓、聽證等手段使得當時的美國社會進入了人人自危的恐慌中,人們之間的關係也疏遠了,剛經歷了二戰的美國人承受著精神與心理上的雙重禁錮。

同時,許多無辜受牽連的美國民眾不得不承受著來自各方的指責,以及事業與生活的雙重打擊。這對於普通民眾來說正是「時代中的一粒塵埃,往往是砸向個人的一塊巨石」。

作者:鐵錘 校正/編輯:莉莉絲

參考資料:

〔1〕《杜魯門執政時期「忠誠調查」研究》 趙大因

〔2〕《1940年代後期的間諜危機與麥卡錫主義的興起》 藺曉林

〔3〕《「美亞」事件探析》 丁春硯、畢元輝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