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城市健康生活水平如何?2021版《中國城市健康生活報告》出爐,要了解都在這裡

fans news 發佈 2022-01-23T22:12:19+00:00

今天,上海健康醫學院、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布2021版《中國城市健康生活報告》。2021版藍皮書顯示,289個城市健康生活綜合得分均值為50.23分。

今天(1月24日),上海健康醫學院、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布2021版《中國城市健康生活報告》。

2021版藍皮書顯示,289個城市健康生活綜合得分均值為50.23分。進入前50強的城市中,東莞市、珠海市、北京市、廣州市、深圳市、杭州市、廈門市、上海市、烏魯木齊市、南京市位列前十。

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健康生活評價50強城市的得分及綜合排名(前二十)

位於東部地區的城市占30個,位於中部地區的城市6個,西部地區的城市14個,中國城市健康生活質量呈現出東部地區略優於中西部地區、東中西部地區差距持續縮小的特徵。

各城市群健康生活得分

按不同地區劃分京津冀城市群,綜合得分前5名的城市分別是北京市、天津市、唐山市、秦皇島市及石家莊市。

長三角地區進入前十的為杭州、上海、南京、蘇州、無錫、寧波、舟山、常州、湖州、嘉興。

珠三角綜合得分前3名的城市分別是東莞市、珠海市及廣州市,在珠三角所有的9個城市中,有7個城市的綜合得分在60分以上,健康生活質量總體表現較好。

成渝城市群綜合得分前5名的城市是成都市、雅安市、綿陽市、德陽市及重慶市。

這是全國首個聚焦城市居民健康生活的藍皮書。以我國所有地級及以上城市為研究對象,原始數據來源於《中國城市統計年鑑》、各個城市統計公報、各省統計年鑑等,從經濟保障、公共服務、環境、文化、醫療衛生5個維度選取40多個指標對全國城市健康生活情況進行評價,並對所有城市進行排名,同時對大陸31個省份的健康生活也進行評價和排序。

醫療衛生水平仍有短板

調查發現,醫療衛生這項指標總體得分不太理想,且各都市圈的平均水平較為相近。得分從高到低依次為珠三角都市圈(58.48分),京津冀都市圈(50.38分),長三角都市圈(49.74分),成渝都市圈(48.94分)。四大都市圈的醫療衛生平均水平不高,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我國醫療衛生平均水平仍有很大發展空間的現狀。

雖然我國的醫療衛生事業還存在發展不夠充分、配置不夠均衡的問題,但是總體來看執業醫師及註冊護士數量仍然取得了不錯的發展。

2021版藍皮書顯示,每千人擁有執業醫師數達到《「十三五」全國衛生計生人才發展規劃》的2.5人目標的城市有121個,比2020年增加了73個; 全國289個地級及以上城市2021年每千人擁有執業(助理)醫師數平均達到2.62人,較2020年增加了1.09人,超過了《「十三五」全國衛生計生人才發展規劃》的2.5人目標。

每千人擁有註冊護士數達到3.14人目標的城市有87個,比2020年增加了7個;全國289個地級及以上城市每千人擁有註冊護士數平均約2.98人,較2020年增加了0.19人,高於世衛組織提出的每千人口應有2名護士的標準,雖然沒有達到3.14人目標,但進步較快,醫護比倒置的局面逐年有較大改觀。

空氣品質有不同程度改善

在環境健康方面也有表現突出的指標。生活垃圾處理率、城市污水處理率等環境健康方面指標顯示,生活垃圾處理率達到100%的城市的共有173個,比2020年增加了21個。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100%的城市7個,比2020年減少了2個。而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95%的城市139個,比2020年增加了27個。

289個城市均公園綠地面積面積達到了14.11平方米,比上年增加了0.1平方米,比前年增加了0.41平方米;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了41.11%,比上年增加0.2%,比前年增加了0.81%.

2021年度的各個工業粉塵濃度和二氧化硫濃度均有所下降,空氣品質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工業粉塵濃度均值為1.75噸/平方公里,比2020年降低了約0.22噸/平方公里;二氧化硫濃度為1.49噸/平方公里,比2020年降低了約0.44噸/平方公里。

在環保重點城市中,PM2.5平均濃度小於等於35的城市有31個,較2020年增加了7個,小於等於40的城市有48個,較2020年增加了13個,小於等於50的城市有79個,較2020年增加了13個;空氣品質達到或好於二級天數300天的城市有38個,較2020年增加了4個;達到或好於二級天數250天的城市有77個,較2019年增加了7個。這說明我國的環境保護、污染治理成效日益凸顯,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綠水青山正在一步步變為現實。

調查發現,即便是排名靠前的城市也會存在健康生活質量不同方面的不平衡、不協調問題。

如在289個城市中綜合排名第9的烏魯木齊市,其環境健康指數排名第68;綜合排名第29的鄂爾多斯市,其公共服務指數排名第53;綜合排名第14的克拉瑪依市,其醫療衛生指數排名第53;綜合排名第8的上海市,其醫療衛生指數排名第29,環境健康排名第56;綜合排名第10的南京市,其環境健康排名第50。

由此可見,即便是健康生活綜合質量排名靠前的城市也會有指標間的不平衡和短板,這些都是影響健康生活質量的重要因素。

藍皮書顯示,中西部地區也有表現不俗的省份,內蒙古的環境健康指數位居第7名、人口發展指數位居第15名,說明近年來我國西部大開發、脫貧攻堅等政策的效果日益得到凸顯,中國的區域差距正在逐步縮小,區域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正在逐步緩和。

來源:周到上海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