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中的「口渴」辨證方法論

青年中醫李鐸 發佈 2022-02-07T23:45:14+00:00

口渴是臨床常見的自覺症狀。在《傷寒論》中對於口渴的程度和出現的時間,有許多不同的描述:如咽中干、微渴、煩渴、消渴、大煩渴不解、欲飲水數升、服湯已渴者等等。其產生的機理,雖多系熱盛津傷,但氣不化津,津不上承者亦不少見。故臨床不能一見口渴,便作傷津論。

口渴是臨床常見的自覺症狀。在《傷寒論》中對於口渴的程度和出現的時間,有許多不同的描述:如咽中干、微渴、煩渴、消渴、大煩渴不解、欲飲水數升、服湯已渴者等等。其產生的機理,雖多系熱盛津傷,但氣不化津,津不上承者亦不少見。故臨床不能一見口渴,便作傷津論。傷寒六經病皆有口渴,歸納起來,大致有如下幾種:

(1)里熱熾盛,津液耗傷

陽明經病中白虎湯證、白虎加人參湯證,皆因陽明經邪熱亢盛,如火如焚,使津液過分丟失,故口渴非常。常常呈現煩渴、口大渴、渴欲飲水、舌上乾燥而煩。其特點為渴喜冷飲。治用清熱保津法,方如白虎湯,或清熱益氣生津法,方用白虎加人參湯。如系陽明腑實,邪熱與燥屎結聚大腸,消灼津液,則用承氣湯蕩滌積熱,保存津液。若邪熱壅肺,高熱口渴,則用麻黃杏仁石膏甘草湯辛寒泄熱,開宣肺郁。

(2)水熱互結,津不上承

大結胸證所見口渴,為邪熱與胸中素有之水飲實邪互結,氣機阻滯,津不上溯,故以大陷胸湯泄熱破結逐水。使熱泄水行,氣機通暢,口渴自解。若邪熱與痰互結心下,津液不能升騰於上而口渴,治用小陷胸湯辛開苦降,寬胸滌痰開結。痰消結開,津液四布,口渴自除。若陰虛水熱互結於下,津不上達而渴,治以豬苓湯育陰清熱利水。上述二證所見口渴,雖然皆系水熱互結所致,但邪有高下,證有輕重,故治法亦殊。

(3)濕熱鬱蒸

茵陳蒿湯證、白頭翁湯證和葛根苓連湯證所見的口渴,均系濕熱鬱蒸,氣機被阻,以致津液不行,雖口渴但口中粘膩,飲水不多。濕熱偏於陽明,阻滯膽液不循常道,口渴而身目發黃者,用茵陳蒿湯清熱利濕退黃。濕熱阻滯大腸,傳導失職,口渴而熱痢下重者,用白頭翁湯清熱燥濕解毒止痢。若太陽與陽明合病,口渴、泄利者,用葛根芩連湯清熱止利兼解表邪。

(4)津傷陰虛

陰津耗傷引起的口渴,多為口乾思飲,但飲水不多,且伴舌紅少苔,脈細數。這與邪熱熾盛之煩渴不解,苔黃燥,脈洪數者顯然不同,臨床須加詳辨。如陰陽兩虛之體,患太陽中風,誤用桂枝湯發汗,重傷津液,而見咽中干、腳攣急,可用為藥甘草湯酸甘益陰。若太陽病發汗過多,外邪雖解,但損傷津液以致胃中乾燥,津少不能滋潤口舌而見口渴、煩躁不得眠,可讓病人少少頻飲,待津生胃和,口渴自除。若少陰病邪從熱化,形成陰虛火旺,症見心中煩、不得臥、口乾口燥,此為虛火上炎,灼傷其津,治用黃連阿膠湯育陰清熱。

(5)水飲內停,氣不化津

小青龍湯證所見口渴,有兩種情況:一是患病之初,即見口渴,此為寒閉其飲,飲邪射肺,水津不化;二是服湯後口渴,多為水飲初去,胃氣失和。前者用小青龍湯解表化飲,後者可少少欲飲水,令胃氣和則愈。如太陽表邪隨經入腑,影響膀胱氣化功能,邪與水結,氣不化津,津失四布,口渴而小便不利,可用五苓散解表通陽,化氣行水。

(6)樞機不利

少陽病小柴胡證,柴胡桂枝幹薑湯證均有咽干口渴,二者同為少陽樞機不利,氣鬱津停。但前者尚有少陽熱盛,灼傷其津,治用小柴胡湯和解少陽樞機,使半表之邪得以外宣,半里之熱得以內徹。後者為三焦壅滯,水飲內停,氣不化津,治用柴胡桂枝幹薑湯和解少陽,溫化水飲。氣通津行,口渴自解。

(7)寒熱錯雜

厥陰病上熱下寒,可見消渴。此由上焦之熱灼傷津液所致。然下焦有寒,不可單治其熱,必須寒熱並用。若兼蛔蟲,可用烏梅丸清上溫下以安蛔。若無蛔蟲,可用乾薑黃芩黃連人參湯辛開苦降。

(8)陽虛陰盛

少陰病邪從寒化,陽衰陰盛,下利而口渴,渴喜熱飲,漱水不欲咽。此乃陽氣衰微,不能溫煦寒水蒸化津液上布,治用四逆湯溫補腎陽,蒸騰津液。

【醫學科普,僅供參考,文中素材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