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剪指甲需特別注意 指甲剪太短極易引發感染

封面新聞 發佈 2022-02-20T17:17:54+00:00

每個人都需要剪指甲,但你未必真的會剪.太長容易藏污納垢,滋生細菌;太短容易形成嵌甲,甚至引起甲溝炎。對於健康人群,一點痛可能還能忍受,對於糖尿病患者,可就不只是痛了。糖尿病患者的末稍神經相比正常人來說反應遲鈍。

每個人都需要剪指甲,但你未必真的會剪.太長容易藏污納垢,滋生細菌;太短容易形成嵌甲,甚至引起甲溝炎。對於健康人群,一點痛可能還能忍受,對於糖尿病患者,可就不只是痛了。

糖尿病患者的末稍神經相比正常人來說反應遲鈍。糖尿病患者因為缺乏神經保護性反射,所以在受傷後不易察覺,極易引發感染,甚至潰爛,引發糖尿病足,如果不及時進行治療,可能導致截肢。

因此,糖尿病患者除了要管理好血糖,還應掌握正確的指甲修剪方法。

醫學指導: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內分泌代謝科主任趙長英副教授

剪指甲的正確方法

1、泡軟了再剪。越是乾燥的指甲,脆性越高,越容易剪崩。所以在剪指甲之前,可以先用溫水泡一下,尤其是剪比較厚重的腳趾甲。對於灰指甲和變厚的趾甲可到醫院門診尋求幫助。

2、先剪中間再修兩側。剪指甲不能剪成圓弧形,而應剪成方角。先在指甲中間修剪一條直線,邊緣大約與指尖平齊,稍稍修剪兩側,避免甲溝炎或劃傷皮膚。

3、打磨甲緣。藉助指甲銼,把指甲打磨光滑。將甲緣挫鈍,不要留有毛刺,以防劃傷皮膚。

圖源網絡

剪指甲的注意事項

1. 修剪頻率不要太高:指甲每星期會長0.5-0.7毫米左右,建議1-2周修剪一次。

2. 長度適宜:指甲頂端超出指尖一毫米,留出一小條白邊即可。不要剪得太短,這會導致腳趾甲向內生長,形成嵌甲。

3. 少去角質:指甲根部的角質層對指甲有很好的保護作用,頻繁去角質容易出現肉刺。如果出現肉刺不可直接用手拔除,應仔細用修甲刀將肉刺齊根剪斷。

文/趙長英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關鍵字: